海派盆景

海派盆景

海派盆景,是以上海命名的一個中國盆景藝術流派,它的分布範圍主要是在上海及其周圍各縣市。自然條件的優越,經濟文化發展都是海派盆景流派形成的主要因素。據考證上海盆景也有400多年歷史,集眾家之所長,在學習和研究我國傳統盆景藝術的基礎之上,師法自然,刻意求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而成了海派盆景藝術。

特點

海派盆景海派盆景
海派盆景造型的特點是形式自由,不拘格律,無任何程式,講究自然入畫,精巧雄健,明快流暢。海派盆景分枝有自然式與圓片式,雖然有些樹木盆景成圓 片,但與蘇派、揚派的雲朵、雲片不同,主要表現在片子形狀多種多樣、大小不一、數量較多等方面,且分布自然、聚散疏密, 注意變化,因此形式仍傾向於自然。海派盆景還以自然界的千姿百態的古木為摹本,參考中國山水畫的畫樹枝法,因勢利導,進 行藝術加工,賦予作品更多的自然之態。因此有“雖由人作,宛 若天開”的效果。
海派盆景是我國首先使用金屬絲加工盆景的流派之一。採用金屬絲纏繞乾、枝後,進行彎曲造型,剪扎枝法采 用粗扎細剪、剪扎並施,成型容易,成條流暢,剛柔相濟。

造型

海派盆景海派盆景
海派盆景的造型形式比較自然,不受任何程式限制,因此其造型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直於式、 斜乾式、曲千式、臨水式、懸崖式、枯乾式、連根式、附石式, 還有多於式、雙乾式、合栽式、叢林式,觀花與觀果盆景。此外 還有一種“點石式”盆景,在樹木盆景內結合樹幹的蟠曲,根系裸露配以山石,以增加山野情趣。
海派盆景乾、枝造型(蟠曲)均採用金屬絲纏繞法,造型基本完成後,對其發生的各級小枝,均採用修剪剝芽方法,使其最一後成型。此法類似於粗扎細剪,剪扎並施扎法。此法簡便、自由,成型容易,線條自然,明快,流暢。枝條的直與曲變化多端,比較接近自然。
微型盆景也是海派盆景的又一特色,其特點是形簡意賅,玲 瓏精巧,其志生機勃勃,猶如曠野千年古術。這也是適應上海高樓建築,場地有限的結果。

材料

海派盆景海派盆景
海派盆景所用樹木有140餘種之多,如松類有黑松、馬尾松、錦松、五針松等;柏類有檜柏、真柏等;闊葉樹有榔榆、雀 梅、金雀松、三角楓、樾(木迷)木、六月雪、胡頹子、枸杞、黃楊、黽甲冬青等。
用盆以宜興紫砂盆為主,花果類盆景也有用釉陶盆,盆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多用淺盆,以取得更好的畫面效果。

景區

正式開放於1978年的上海植物園盆景園占地50餘畝,園內匯集了以海派盆景為代表的精品數千餘盆,構成江南庭院式園林風格。樹樁展示區、山石盆景展示區、海派盆景博物館以及盆景養護區四大區域組成了一個至今仍屬行業領先的國家級盆景園。

傳承

海派盆景海派盆景
海派盆景的傳承遭遇困難,儘管上海植物園在國內第一個建立了盆景博物館,園內有數百盆“50歲”以上的盆景研究和製作享受著國家財政的專項津貼,然而,從植物園盆景展出區到盆景新作品,從盆景專業技術人員到盆景觀賞人員、盆景技術接班人,盆景創作的方方面面俱已呈現出全面萎縮的態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