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話

海寧話

海寧話,是海寧地區當地方言,是一種吳語,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 海寧話又稱海寧閒話,是海寧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也是浙北吳語的重要代表之一,與吳語太湖片其他方言(如上海話、杭州話等)基本能互通。 狹義海寧話指硤石話,是海寧市政府所在地硤石片區的方言。 廣義海寧話還包括其他各街道和鎮、鄉的方言,主要有斜橋話、丁橋話、周王廟話、郭店話、袁花話、黃灣話、鹽官話、長安話、許村話等。

基本信息

釋義

海寧話 海寧話

海寧話,是海寧地區當地方言,是一種吳語,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

狹義海寧話指硤石話,是海寧市政府所在地硤石片區(硤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的方言。

廣義海寧話還包括其他各街道和鎮、鄉的方言,主要有斜橋話、丁橋話、周王廟話、郭店話、袁花話、黃灣話、鹽官話、長安話、許村話等。

歷史發展

海寧中國皮革城 海寧中國皮革城

海寧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嘉興市南部。全市總面積700.5平方千米.下轄8個鎮、4個街道。至2007年底,戶籍總人口64.61萬人:有村委會161個,社區居委會62個。海寧市市區為原硤石鎮和原馬橋鎮,原硤石鎮位於海寧市的東北部,處於滬杭鐵路中段,是杭嘉湖平原著名古鎮之一。硤石話是海寧方言中的代表性地方話。

據考占發現,距今6000年前,海寧這一帶已經有先民生息。在春秋戰國時期,海寧是越、吳、楚的屬地,秦時在海鹽縣、由拳縣境內。東漢建安八年(203),海寧為海昌屯田都尉屬地,都尉治所在鹽官鎮南10千米。三國時吳置鹽官縣,硤石仍為由拳縣治。南朝後期設海寧郡,郡治鹽官,轄吳郡鹽官、海鹽、前京三縣。隋朝時海鹽併入鹽官縣,屬杭州。唐以後至清朝大部分時間鹽官縣屬杭州。民國時期開始屬嘉興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海寧一直屬嘉興。海寧縣1958年10月曾與海鹽縣合併,1961年海鹽縣恢復,原海鹽的獅嶺公社留屬海寧。民國時期縣治大部分時間在鹽官.1945年設於硤石鎮.1949年3月還治鹽官.6月遷治硤石鎮,此後一直延續到2003年11月。此後硤石鎮劃分為硤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政府駐海洲街道。

歷代的行政區劃的更替影響了方言的發展,海寧東片方言與海鹽話比較接近.西片方言和餘杭話有共同點。海寧水路、公路、鐵路運輸均較發達,歷來與外來人員交流頗繁,海寧方言在和各地方言的交流中不斷發展。

存在意義

語言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載體。海寧歷史積澱深厚,文化源遠流長,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海寧方言,並成為浙北吳語的重要代表之一。海寧方言是海寧籍人士溝通信息、交流感情、凝聚親情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地方歷史和文化積澱的鮮明體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海寧方言保留了較多古代漢語特色,是數千年來文化方式、風土人情、語言習慣等多種因素交織而成的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載體,發揮著傳承歷史,延續文脈的重要作用。

語音

概說

從語音角度來看,海寧話比國語有更多的變化來展示不同的語法意義。

1.不同構成方式的詞具有不同的連讀變調。在海寧話中,動賓式結構的連調與其他結構的連調不同。這種能夠區分出動賓結構的變調實際上是構形法中的“內部屈折”。

2.同形詞其有不同的聲母和韻母。在海寧話中,同一個詞的不同的語法功能可以通過不同的聲母韻母來區別,而變化後的聲母韻母讀音有著發音部位、發音方法等方面的聯繫。

3.同類詞的語音有趨同的現象。在海寧話中,表示同一詞類的詞在語音上會有一些不合音系規則的變化,以凸顯其同類的語法功能。

一般特點

海寧方言屬吳語區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因此.海寧方言在語音上具備吳語的一般特點。從硤石話語音看,這些特點還是非常明顯的。

1.有聲母的清濁對立。 硤石話的聲母中,塞音、塞擦音、擦音聲母都有清濁兩套;

2.聲調大體和古四聲對應,連讀變調豐富。 硤石話中7個單字調,除陽平陽去合流外,其餘均與古代“平、上、去、入”四 聲對應,並依照聲母的清濁各分陰陽;

3.單元音豐富,陰聲韻缺少複合韻母。 在硤石話的非鼻音韻母中.除了韻母[ɤw]外,很少有帶有韻尾的韻母.缺乏現代北京話中的前響複合韻母[ai ei au ou]的真性複元音。北方方言中的北京話和吳方言中的海寧硤石話在常用開口呼單元音韻母、複元音韻母數量上有很大差別。

4.普遍存在文白異讀現象。 文白異讀是讀書音和口語音的差異,具休體現在某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讀音。如硤石話中.同樣是“人”字.在“客人”中讀[ȵin113],在“人民”中 讀[zən113],主要是書面語境和口語語境不同造成的異讀。吳語中出現文白異讀的字往往集中在有限的古代聲韻組合中,硤石話中也是這樣。

自身特點

作為一種具體的方言,海寧方言又具有自身的特點。就硤石話而言,在語音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聲母中沒有舌尖後音[tʂ]組,塞擦音聲母[ts]沒有對應的濁音[dz];單韻母中沒有撮口呼[y];單字調中古全濁上字仍念陽上(調值42)而不念去聲。如”近、柱、是、坐“等字。

2.鼻邊音和零聲母的發音方法往往有兩套。

3.聲母n和l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能混讀,“南、蘭”不同音,“呂、女”不同音。 但是在韻母[ən]、[õ]前,n聲母可讀成l。

4.海寧方言中有尖團音的分別,但在硤石話中,這種分別已經不是非常明顯,不是所有來自古精組的字和來自古見曉組的字在細音前都讀得不一致。

5.海寧方言是在不斷發展的,就硤石話而言,年輕人的發音和中老年人有了很明顯的區別。在此.姑且把60歲以下的人的發音稱為”新派發音”.把60歲以上的人的發音稱為”老派發音”。

6.硤石話內部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

語法

構詞

從構詞上看.海寧話的詞綴有著和國語不一樣的表現。

1.重疊。形容詞、動詞的重疊有較國語更豐富的形式。

2.從詞綴上看,海寧話中“頭”尾和“子”尾較為發達。有一些是國語中所沒有的用法。

3.單音形容詞重疊形式後的助詞不用“地”,用“叫”。

虛詞

從虛詞上看海寧話中有一些國語所沒有的獨特的虛詞。

1.否定詞一般用“勿”,不用”不”。

2.有豐富的副詞連詞和助詞。值得一提的是,海寧話的副詞有一些是國語所沒有的。

3.海寧話中不說“在”。

句子構成

從句子構成上看,海寧話的成分、時態等和國語有一些不同。

1.動詞的時態通過獨有的助詞來實現。

2.語序有時和國語不同。

3.動詞重疊後可以帶補語成分。

聲母

聲母表:

聲母表 聲母表

特點:保持了較完整的清濁聲母對立體系等。

韻母

韻母表:

韻母 韻母

特點:缺乏撮口呼韻母,單元音發達、缺乏前響複合韻母等。

單字聲調

硤石話有7個聲調。

單字調 單字調

特點:

1.古全濁上字讀上聲,不讀去聲。

2.按古四聲各分陰陽形成四聲七調.陽平和陽去單字調歸為一類。

3.同類聲調調型協調:

上聲(陰上、陽上)調型都是降調。

去聲(陰去、陽去)都是曲調,調型都是先平後升。

入聲(陰入、陽入)都是短調。

4.陰調調值高於陽調調值。

辭彙

辭彙系統

1.和共同語語詞的交流。

2.與其他方言的交流。

3.保留了一些古語詞。

辭彙舉例

硤石話語詞
國語語詞
吾(拉)我(們)
你們
伊(拉)他/她/它(們)
面孔、麵皮
不要
屋裡
賊骨頭賊,小偷
狠、殺渴、結棍、著力厲害
嘸不沒有
聰明
歡喜
喜歡
魂靈靈魂
氣力力氣
牢監監牢
爹爹爺爺,祖父
外生外甥或外孫
小人小孩子
長遠好久
上肢
白開水
茶葉茶茶水
日頭太陽
陰頭裡蔭蔽
埄埄雨
濛濛細雨
落雨下雨
涿
烊 融化
渟宕屋檐下的冰柱

天公天氣
還潮、返潮變潮濕
街浪街上或小鎮上
鄉下農村
弄堂小胡同
䞣近路抄近道
ha445-33 la42 角落
根年今年
萌年明年
舊年去年
葛年子前年
年腳邊
年底
春天公、春頭浪春天
夏天公、六月里夏天
辰光 時候
根朝今天
萌朝明天
蠻後日大後天
上晝、上半日上午
日中中午
晚頭、下晝、下半日下午
夜快邊、黃昏頭傍晚
日腳日子
一日到夜一天到晚
老底子從前
上卯上次
頭卯剛才
竹刀 柴刀
漏孔比匾大的竹器
粟米、六穀玉米
含豆豌豆
山薯紅薯、白薯、番薯
洋山薯馬鈴薯、土豆
蒲頭植物的頭
辣茄辣椒
洋花蘿蔔胡蘿蔔
嗚嘟桑葚
竹管頭短竹段
㫰竿曬衣服用的竹竿
花微頭花骨朵
宗生 牲口的總稱
豬玀
騷骨頭雄雞半大雄雞
活猻猴子
麻鳥麻雀
百腳蜈蚣
甏裡屋皮蟲
蟈蜢蚱蜢
蹔蝍蟋蟀
蜒蚰蝸牛
鱗片
翼翨膀翅膀
廊沿頭屋檐下
坐落間客廳
雞坍盆雞籠
挾鑷鑷子
冷水自來水
溫湯水溫水
滾水沸水
洋鉛皮鐵皮
物事東西
馬子馬桶
台子桌子
骨牌凳方凳
夜壺箱床頭櫃
鑊子鍋子(炒菜用的大鍋)
鋼種
搶刀
鍋鏟
瓢鉤、瓢羹湯勺、調羹
匹碗大碗
小碗
拖 fən55 帚拖把
洋火、洋煤頭火柴
捻線
開刀
螺絲刀
洋龍消防水龍頭
跡作污漬
紙枯、紙枯頭
男人家/女人家男子/女子
小百戲、小鬼頭小孩
囡囡 對小孩的愛稱
小毛頭,毛毛頭小嬰兒
老老頭老頭或老伴男方
囡兒女兒,閨女
告化子叫花子
新倌人新郎
喥頭言行無度者或專心如痴者
戶頭傢伙
木徒笨蛋
壽頭、碼子傻子
趤頭遊手好閒者
吞頭勢、相道
樣子、模樣
癟三精神萎靡、外表猥瑣之人
大塊頭大胖子
讀書倌倌讀書上學的孩子
皮老闆做皮革生意的人

父親(背稱)
姆媽媽媽
光啷頭
光頭
富延、贊發劉海
頭頸拳脖兒拐
額角頭額頭
枯郎頭骷髏
眼烏珠
眼球
眼泡皮眼皮
眼腳毛眼睫毛
鼻污鼻屎
嘴脯嘴巴
饞唾、饞唾水、口裡水唾沫、口水
牙上肉牙齦
烏雞板上顎
腡紋指紋
肩架肩膀
節頭指頭、腳趾
算盤子脊椎骨
肋克子腋部
順手右手
藉手左手
胸棒頭胸口
媽媽乳房、母乳
寒毛管子陡高汗毛豎起
胴肛、胴肛子肛門、屁眼
女陰
八屌陰莖
卵脬陰囊
卵核子睪丸
性交
膝殼饅頭膝蓋
蹄髈肘子
辦勿倒、勿舒齊、勿適意、攋勿起、困倒不舒服
肚皮射拉肚子
咳嗽
ɕie55
過、惹傳染
凍瘃
凍瘡
鼻頭紅血鼻血
頭繩毛線
躺底鞋墊
洋襪襪子
料作布料
鑊貯鍋巴
飯米糝米粒
面羹麵條
菜水、過飯、小菜菜(下飯的)
糖氽蛋糖水泡蛋
腈肉瘦肉
油肉肥肉
冰棍冰棍
飯蒂頭、腳腳頭
碗底剩餘食物
乳腐腐乳
找對象、談朋友
談戀愛
做事體幹活或辦喜事
大肚皮
懷孕或孕婦
翹辮子、故世去世
豆腐飯喪酒宴
請阿太祭祀
仙家神仙
洋拷
手銬
現世出醜
嘸乾沒用
出山有出息
做淘作伴
攋起起床、起來
漍嘴漱口
銼牙齒刷牙
困晏早睡懶覺
迴轉回來,回家
孛相
陶太陽曬太陽
搛菜用筷子夾菜

汏浴、漕浴洗澡
屙、拉
漕面洗臉
睏覺、困睡覺
醒來
打咜
打呼嚕
搨野磨蹭
銅鈿
角子硬幣
價鈿價錢
倒灶倒霉
會鈔付錢
難為浪費
壓坍街滿大街都是
學堂學校
扎鉤
對鉤
爛鋼叉叉叉
揩刷板黑板擦
關夜學放學後留下來
鷂子風箏
黑搭白
單繃兒我喝蜜
講閒話說話,講話
講空頭聊天
夾急閉上
伸起,舉起,抬起

摔,扔
端或轉

藏東西
按,壓
蹔跑跑步
軋鬧猛湊熱鬧
端正準備
弄鬆欺負
巴結抓緊 
相把幫助
恨毒怨恨
坍台丟面子
盤箍羅圈繞圈
出松離開,上路
發虎跳側手翻
剩下
斟(酒)、倒(茶)
斜出
撿拾
里廂裡面
葛頭
那邊
上南落北從南到北
推板
登樣漂亮
齷齪
茂盛
莫勞勞、交關很多
熄滅
寬舒寬敞
蹩腳、坍包差勁
精赤一絲不掛
肉麻可惜
窩心心裡高興

文學作品

徐志摩

徐志摩 徐志摩

《一道金色的光痕(硤石土白)》1924.1.29

得罪那,問聲點看,
我要來求見徐家格位太太,有點事體……
認真則,格位就是太太,真是老太婆哩,
眼睛赤花,連太太都勿認得哩!
是歐,太太,今朝特為打鄉下來歐,
烏青青就出門;田裡西北風度來野歐,是歐,
太太,為點事體要來求求太太呀!
太太,我拉埭上,東橫頭,有個老阿太,
姓李,親丁末……老早死完哩,伊拉格大官官,

——李三官,起先到街上來做長年歐,——早幾年
成了弱病,田末賣掉,病末始終勿曾好;
格位李家阿太老年格運氣真勿好,全靠
場頭上東幫幫,西討討,吃一口白飯,
每年只有一件絕薄歐棉祆靠過冬歐,
上個月聽得話李家阿太流火病發,
前夜子西北風起,我野凍得瑟瑟叫抖,
我心裡想李家阿太勿曉得哪介哩。
昨日子我一早走到伊屋裡,真是罪過!
老阿太已經去哩,冷冰冰歐滾在稻草里,
野勿曉得幾時脫氣歐,野嘸不人曉得!
我野嘸不法子,只好去喊攏幾個人來,
有人話是餓煞歐,有人話是凍煞歐,
我看一半是老病,西北風野作興有點歐——
為此我到街上來,善堂里格位老爺
本里一具棺材,我乘便來求求太太,
做做好事,我曉得太太是頂善心歐,
頂好有舊衣裳本格件吧,我還想去
買一刀錠箔;我自己屋裡野是滑白歐,
我只有五升米燒頓飯本兩個幫忙歐吃,
伊拉抬了材,外加收作,飯總要吃一頓歐!
太太是勿是?……暖,是歐!暖,是歐!
喔唷,太太認真好來,真體恤我拉窮人……
格套衣裳正好……喔唷,害太太還要
難為洋鈿……喔唷,喔唷……我只得
朝太太磕一個響頭,代故世歐謝謝!
喔唷,那末真真多謝,真歐,太太……

金庸

金庸 金庸

吳語作為江南文化的重要載體,對金庸這個江南人的影響是極深的。不光是說國語時帶江浙口音,金庸寫文章,也經常選用吳語的辭彙。

例如,金庸在小說中用以代替“東西”一詞的“物事”就是吳語的常用詞語。

再比如,《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稱呼母親的那一聲“姆媽”,就是吳語區特有的叫法。

而金庸使用得最傳神的吳語辭彙,非《鹿鼎記》中的那個“賊忒嘻嘻”莫屬。由於韋小寶被設定是揚州人,這個詞語又是從韋春花的口中說出,但這個詞在江淮官話揚州話中是沒有的。“賊忒嘻嘻”是吳語特有。

金庸在他的小說中還用過“眼烏珠”、“鑊”、“晏”、“耳刮子”、“瞎七搭八”等字詞。對於不說吳語的讀者來講,見到這些詞語可能會感到不習慣,而對於吳語區的人來說,則是再親切不過了。

金庸小說中集中展示吳語之優美的,是《天龍八部》中阿碧的對白。

茲抄錄幾段,以饗諸位:

那少女嫣然一笑,道:“啊唷,我是服侍公子撫琴吹笛的小丫頭,叫做阿碧。你勿要大娘子、小娘子的介客氣,叫我阿碧好哉!”

阿碧微笑道:“兩位大爺來啊來到蘇州哉,倘若嘸不啥要緊事體,介末請到敝處喝杯清茶,吃點點心。勿要看這隻船小,再坐幾個人也勿會沉格。”

阿碧向段譽瞧了一眼,笑道:“我彈著好白相,又算啥絕技了?段公子這樣風雅,聽仔笑啊笑煞快哉,我勿來。”

阿碧笑道:“阿朱就是阿朱,伊只比我大一個月,介末就擺起阿姊架子來哉。我叫伊阿姊,介末叫做嘸不法子,啥人教伊大我一個月呢?你用勿著叫伊阿姊,你倘若叫伊阿姊末,伊越發要得意哩。”

阿朱輕笑道:“你就是會體貼人。小心公子曉得仔吃醋。”阿碧嘆了口氣,說道:“格種小事體,公子真勿會放在心上。我們兩個小丫頭,公子從來就勿曾放在心上。”阿朱道:“我要俚放在心上做啥?阿碧妹子,你也勿要一日到夜牽記公子,嘸不用格。”阿碧輕嘆一聲,卻不回答。阿朱拍拍她肩頭,低聲道:“你又想解手,又想公子,兩樁事體想在一淘,實頭好笑!”阿碧輕輕一笑,說道:“阿姊講閒話,阿要唔輕頭?”

研究著作

《杭州大學學報增刊·浙江吳語分區》:1985.9

杭州大學·傅國通.《海寧市志·方言》:1995.12

湖州師範學院·蘇向紅.《湖州師範學院學報·海寧方言聲韻調之研究》:1999

杭州師範大學·徐越.《浙北杭嘉湖方言語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5

海寧市史志學會、海寧市史志辦公室.《海寧方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