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口市經過多年的努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已經擁有7個國家級、10個省級、2個市級共19個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8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37名。

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7個(瓊劇、海南八音器樂、海南公仔戲、海南椰雕、海南齋戲、冼夫人信俗、海口天后祀奉)、省級9個(海南虎舞、海南麒麟舞、海南粉烹製技藝、海南龍塘雕刻藝術、府城元宵換花節、土法製糖技藝、海南黃花梨家具製作技藝、鹿龜酒釀泡技藝、瓊式月餅製作技藝),市級2個(海南獅舞、海口舞)。

國家級(7個)

瓊劇

瓊劇是海南一大劇種,其音樂曲調優美動聽,唱腔以板腔為主,兼有少量的曲牌。一般分為中板、苦哭嘆板、專用腔、雜調和創作小曲等。中板比較接近口語,通俗易懂,適合自由表達思想感情;苦哭嘆板在表現人物哀傷悲痛時使用,演唱時常帶有哭泣哀嘆氣息,能摧人淚下;專用腔是為特定內容和特定人物所用的,有走神腔、教子腔、太和腔、爭辯腔、古腔等等;雜調分為民謠、南無經、吟詩調等;創作小曲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音樂工作者們新編的一些小曲。

瓊劇的曲牌是歷史流傳下來的,曲調相對固定,常用的曲牌有“程途”、“報春花”、“醒嘆”、“哭流水”、“五回頭”和“尾聲”等。

海南八音器樂

海南八音器樂是海南器樂的主要品種。它因採用八大類樂器演奏而得名。八大類樂器為:弦、琴、笛、管、簫、鑼、鼓、鈸。海南俗稱的八音包括樂器,樂曲和樂隊。

海南八音在唐宋代出現雛形,明代已十分成熟。明代海南瓊山縣(今屬海口市)就出了一位熟操八音而聞名京城的音樂家汪浩然,他於成化年間(1465-1487),與其兒子晉京,同選為宮庭樂師,著有《琶瑟譜》3卷、《八音摘要》2卷。海南八音器樂在清代就已經盛行,隨後流布全海南島,並隨著瓊僑的腳跡走向東南亞各國。

海南公仔戲

公仔戲也叫木偶戲,人在後台手持木偶,邊唱邊舞,音樂、唱腔、動作與瓊戲沒多大區別。木偶頭部用木頭雕刻而成,頭戴帽子、髮簪,身著長袍,演出舞台簡便,用木板或桌子搭成一丈左右的舞台,用布幔圍遮,演員在幕後唱戲,操縱的木偶在幕前表演,偶像表演程式多種多樣,可根據劇情靈活運用。演出的劇目有歷史戲、古裝戲,也有現代戲,伴奏的器樂為海南八音。海口市現有公仔戲表演隊10支,主要分布在三江鎮、大坡鎮和舊州鎮。

海南椰雕

海南椰雕歷史悠久,有“天南貢品”之譽。史料有載,唐代已有椰雕。《瓊州府志》載:“唐代李衛公征蠻時,常配一椰杯帶於懷中。”椰雕因有鑒毒性能而流行於士大夫階層,明、清兩代,椰雕已被官吏作為珍品進貢朝廷。調查得知,300年前,道富村就有了椰雕工藝廠,上世紀三十年代,海南椰雕已銷往南洋群島和歐洲各國。

1956年,海口市人民政府成立椰雕工藝廠。1958年,道富村椰雕老藝人文必得參加北京群英會,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文必得老人即席表演椰雕茶具贈送毛主席。上世紀六十年代,海南椰雕有近百種展品參加國際特產展覽會,部分藝人還被邀遠赴非洲、南美洲培訓當地徒弟並幫助建廠。1999年澳門回歸時,海南省政府向澳門特別行政區贈送的紀念品《椰樹傳說》和《天涯歡歌》就是海南椰雕花瓶嵌貝作品。

海南齋戲

海南齋戲是祭祀儀式性戲曲,類似我國北方的儺戲。素有“北有儺戲,南有齋戲”之說。海南齋戲源於民間的祭祀儀式,早期的祭祀儀式只是簡單的舞蹈和念唱咒文,海南民間稱為“做齋”。隨著外來戲曲劇種的傳入,祭祀儀式吸納了“以歌舞演故事”的形式,發展成為齋戲。齋戲是海南戲曲的雛形,大約產生於明代,已有400年歷史。

海南齋戲融會了海南民間故事、歌謠、民間戲曲、音樂、雜技、工藝等藝術元素,成為保存海南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齋戲是民俗活動的產物,也是聯絡瓊籍華僑的精神紐帶。

海口天后祀奉

海口天后祀奉是一項以宮(廟)為主要活動場所,以習俗和廟會為表現形式的崇奉、頌揚媽祖的民俗信仰活動。海口天后祀奉從元代開始在民間形成,已700多年。其活動形式極具民間信仰的代表性。

媽祖尊為海上女神,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在福建、廣東、海南、台灣、東南亞各地都有廣泛的媽祖信仰,而海口天后祀奉作為媽祖信俗的其中派系,也有著自己的演進過程和特徵。

海口天后祀奉集中展現了海口特色的民間祭祀習俗和媽祖文化。海口作為內陸遷民來島的主要生活區,各種原始宗教以及本土道教都在海口繁衍發展,而後形成以道教文化體系為主體的海南宗教文化。天后祀奉就是在這樣一個民俗傳統更迭交錯的歷史背景中形成的。

每逢媽祖誕辰(三月二十三)和忌日(九月初九),海口各天后宮(天妃宮)便會舉行祭典活動,人們以母親的形象創造了一個敬而親之、亦神亦人的神祗,將母親的大愛集於媽祖身上。從元代延續下來的天后祀奉活動,體現了海口民眾對媽祖精神的景仰和對人類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冼夫人信俗

冼夫人信俗在海南流布最廣。從唐代沿襲,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海口市鄉村是冼夫人軍隊的駐營地,也是海南“軍坡節”的源頭,其活動形式和內容極具代表性。

南北朝至隋朝,嶺南族首領冼英(後稱冼夫人)輔佑丈夫高涼太守馮寶,派軍南下,平亂安民,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被冊封為“譙國夫人”。冼夫人去世後,海南人民建廟緬懷。

自唐代以來,海南島先後建有100多座冼夫人廟(現存60多座),每年農曆二月是廟會活動的高峰期,稱“軍坡節”。廟會活動期間,村民仿當年冼夫人出征的壯觀場面化裝巡遊,俗稱“裝軍”。“軍坡節”集中展現民族歷史、民俗、民生和傳統文化,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大課堂。弘揚冼夫人的愛國愛民精神,對促進社會和諧,豐富民眾文化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

省級(9個)

海南虎舞

虎舞是一項傳統的民間活動,集舞蹈、武術、音樂於一體,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據說虎舞起源於道教,因天師派鼻祖張天師居龍虎山而在百姓中孕育出虎舞的雛形,到了南宋朝時便形成了虎舞。

三江虎舞始於何時,史料不詳。大概自明代中後期隨中原移民傳入。據明《古氏南遷》記載:“祖上自中原南遷,越南海而入,歷盡艱辛,難險誰知?千里奔波,糧盡物耗,獨有傳世盛物虎頭,雨淋日曬,隨眾翻山越嶺,虎舞覓食,斗虎擂台,誰能分真假焉!”。虎舞的產生與中國歷代習俗有著密切的關係,老虎歷來被人們視為最威武的動物,既顯威風、又壯權勢。

虎舞自明朝由中原傳入海南,大約三百多年。在海口三江鎮及其周邊農村現有七支虎舞隊伍。虎舞帶有厚重的傳統色彩和濃郁的鄉土氣息,深得當地人民民眾的擁護和喜愛,是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

海南麒麟舞

麒麟舞流行於中原地區,明朝中葉隨遷瓊始祖傳入,全島各地都有過麒麟舞隊,解放後逐漸失傳。如今,海口羊山地區永興鎮的昌儒、吳洽、儒東等村仍有人會跳麒麟舞。

麒麟舞,也叫“麒麟送子”,但不是簡單的“青童騎麒麟,送子到人間”,而是由樂師8人、舞隊7人組合而成。其樂師乃八音彈奏組合,舞隊則由元帥、家院、土地爺和4個天兵組成,人員雖不多,但表演生動活潑,舞姿矯健,場面壯觀,聲樂嘹亮。

麒麟舞表演,開始是元帥奉玉皇大帝之命,帶家院、天兵到塵世,由土地爺前導引路送麒麟。於是,麒麟在人們的翹頭以待中歌舞騰跳,給人一種超凡脫俗,情趣盎然的感覺。

海南粉烹製技藝

海南粉,海口人稱醃粉。海南粉以其特有的發酵製作工藝製成的細冬粉,以及精選的各種拌料和獨到的醃製方法,使其具有香、滑、軟、韌、爽的獨特風味,深受民眾喜愛,其美名已是遠播海外,很多早年遠離家鄉,漂流海外的海南僑胞,回到海南的一個願望就是品嘗一下久違多年的海南粉這道美食。

據傳,海南粉具有400多年的悠久歷史,海口人自古以來,每逢娶親、嫁女、生日、滿月、公期,款待親戚朋友,筵席上總有海南粉這一佳肴。許多餐廳、食堂常有供應。在海口地區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出售海南粉的粉店和小攤,一些老字號、小規模經營的傳統粉攤更是大受客人喜愛。

海南龍塘雕刻藝術

龍塘民間雕刻藝術起源於陶瓷業的泥塑,延伸到石雕、木雕,一脈相承,互為影響。從元代開始就有了石雕、木雕,到了明朝,工藝已經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尤其在神像雕刻方面。當時的雕刻藝人繼承了我國北方雕塑的優良傳統,吸收了一些外來手法。明、清兩代富有人家建造房屋石木結構,四圍牆體雕琢光滑,室內棟樑大多為鳳梨蜜或花梨格木結構,上面雕刻的花紋細緻,雕飾精美。而現代土木結構的房屋,還延續了明、清石木結構的特色。

1995年,龍塘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民間石雕)之鄉。龍塘民間雕刻藝術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在傳承中華文明,塑造藝術精品和延續鄉土文化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其所反映的內容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府城元宵換花節

府城元宵換花節原為“換香節”,俗稱“駁香”(諧音,海南方言)。元宵換花節是海口市瓊山區府城鎮的民間傳統節日,其來源於民間,發展於民間,是從祖先沿襲下來的一年一度的節慶活動,也是社會性的民眾節日。

府城鎮是古代瓊州府的所在地,是明代名家丘浚、海瑞的故鄉,素有“瓊台福地”之美稱。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海南省文化、教育的中心,其獨特的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聞名於世,是每年正月十五元宵換花節慶典的場所。

1984年,當時的瓊山縣人民政府針對換香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的問題,提倡以換花代替換香的文明舉措,很快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回響。同時,在元宵節的各類民間活動中也增添了許多有益的文體項目,從而形成了集博愛、吉祥、友誼、歡樂於一體的民間傳統活動。

土法製糖技藝

蔗糖是海南島的特產。海南省海口市遵譚鎮農民利用傳統的土法工藝製成的紅糖、白糖,一直都是海南土特產的一大農副產品。據《廣東通志》、《正德瓊台志》載:傳統製糖業在遵譚鎮有六百多年歷史。

傳統土法製糖是以本地種植的甘蔗為原料,經過榨汁、煮熬、凝固等工序將榨出的蔗汁糖條、糖粉,在製造過程不加入漂白劑、疑固劑等化學物品。廢品也可循環利用,如甘蔗渣可釀酒、造紙、有機肥料及農家燃料。

土法製糖有較高營養及藥用價值。紅糖是中藥中的藥引,《本草綱目》記載: 紅糖有健脾養胃之功效。《滇南本草》記載: 紅糖有溫中補氣的作用,是產後婦女的滋補品。

海南黃花梨家具製作技藝

海南黃花梨號稱“國寶”,其木材質堅硬,紋理奇麗,結構細密,極耐腐蝕,木頭乾燥後不變形,精加工後光澤油亮,是製作各類高級家具和工藝品的最理想的原材料,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欣賞價值。

製作海南黃花梨家具的手工技藝本身所代表的是傳承了上千年的鄉土文化,以優等材質和高超技藝所創造的家具,它本身所形成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替代的。人們喜愛海南黃花梨木家具,欣賞其精美的造型和非凡的技藝,從審美的角度凝視黃花梨木家具的華貴、典雅,其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已經遠在享受之外。

海口市的龍塘鎮、龍泉鎮等地仍活躍著一批優秀工匠。1000多年來,這些地方的藝人代代承傳,一件件黃花梨家具精品相繼誕生。著名藝人吳坤桃(1892-1924)的傳世佳作“花梨屏雕”,雕刻技藝出神入化,可謂爐火純青,堪稱稀世珍寶。早在上世紀50年代,該鎮著名藝人曾到北京人民大會堂獻藝;1996年,龍塘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雕刻之鄉”。

鹿龜酒釀泡技藝

鹿龜酒是中國南方湯藥味飲酒的釀泡代表作,其相關釀造、泡製技藝的產生、傳承、發展均在海南省。這一技藝的重要載體就是海龜龜甲和海南坡鹿鹿骨膠;由於人類活動的原因,海龜和海南坡鹿都已成為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鹿龜酒的配料亦已改為人工養殖的山龜龜甲和人工馴養的馬鹿骨膠。鹿龜酒的釀造與泡製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明代醫藥學家王三才的《醫便》和藥聖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有龜甲鹿骨泡製於酒,相寖入藥的記載。由於南方人喜飲帶有湯藥味酒的習慣,故久而久之,鹿龜酒便成了海南島上獨特的家常飲酒,其釀造和泡製技藝也因此得以傳承與發展。

鹿龜酒傳統釀造及泡製技藝包括米酒的釀製與質量選擇,龜板膠與鹿骨膠的熬制、泡製過程,煮酒熬膠的溫時控制,以及後期成品的勾兌嘗品等多方面的技藝及相關法則。

鹿龜酒始於明代,興於晚清,盛於上世紀中前期;曾是瓊崖縱隊藥食同濟的保障物品。鹿龜酒傳統釀造和泡製技藝是在特定的時空氛圍下孕育、定型並逐步走向成熟的。

瓊式月餅製作技藝

瓊式月餅由蘇式月餅演變而成的,大約有300多年歷史,是蘇式月餅與廣式月餅相結合的產物。它利用廣式月餅的糖漿皮突出“軟”的特點,包入蘇式月餅油酥心產生“酥”的特點,經過幾百年錘鍊,不斷改進,形成瓊式月餅“松、酥、軟”的鮮明特徵。

瓊式月餅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品種不斷增加,花樣不斷翻新,同時,吸收不同地區差異品種的優點,加上本地區的獨特自然原材料的優勢(如椰子,鳳梨)等,形成極具海南口味、口感的獨特風格。瓊式月餅不僅是美味的點心,而且是海南傳統文化的標誌之一,品嘗瓊式月餅更是精神享受,文化與懷舊心靈的交流。

市級(2個)

海南獅舞

海南的獅舞明代已有史書記載。明《正德瓊台志》云:“裝僧道、獅鶴、鮑老等劇,又裝番鬼舞象,編竹為格,衣布為皮,或黑或白,腹圍貯人,以行代舞。”清《崖州志》記述節慶時“晝打鞦韆,夜放天燈或扮獅子,麒麟為戲”。海南島有來自我國各地的移民,傳入北獅和南獅兩派風格,海南獅舞將北獅和南獅的風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文武兼備,有舔毛、搔癢、抖毛等斯文溫情表演,也有跳躍、翻騰、爬高、跌扑等勇猛動作,更顯得多彩多姿。海南獅舞的表演程式可歸納為三部曲:獅子醉醒、獅子出洞、獅子“采青”。采青的情節來自海南民間的“采青”風俗。元宵節時,青年外出採摘“青菜”,以象徵“青春”和“發財”(海南方言青菜的諧音)。采青情節表演獅子爬高“采青”的高難度動作,舞獅高潮迭起。

海口龍舞

龍舞是中國漢族的民間舞蹈,因舞蹈者手持傳說中的龍形道具而得名。龍的形象源於中國古代圖騰,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龍在歷史文籍記載中出現的時間極早。據漢代學者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記載,當時已經有了形式比較完整的龍舞。

海口市龍華區、美蘭區都有舞龍隊伍。逢年過節,海口街坊鄉里的民眾都喜歡扎龍、舞龍,尤以龍文坊的舞龍活動著稱。龍文坊是海口歷史最悠久的街坊之一,因其狀似兩條龍鬚,被認為是龍的家鄉。逢年過節,居民們便聚集在龍文坊附近,造龍、舞龍,慶祝平安吉祥、五穀豐登。活動高潮多在農曆正月至二月間。清朝末年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龍文坊的龍隊沿街遊行表演,龍隊浩浩蕩蕩,威風凜凜,成為當時海口的一大盛事,為海口民眾的文化娛樂生活增添喜慶、祥和氣氛。

海口龍舞體現造形藝術特徵,民間武藝表演特徵和地方傳統文化藝術等特徵,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和社會價值,對繁榮地方民俗文化藝術,促進社會和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