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日常俗語]

浪[日常俗語]

浪(làng),一般形容人,表現出一種玩世不恭、自信膨脹、不按常理出牌的行為和心理狀態,帶有無所謂、我行我素、行為隨意、舉止輕佻的意味。 浪,動詞,即玩的意思。

基本信息

浪,(làng) 在俗語中有多重意義:

1.浪是“淫蕩”的意思

2.“浪‘還有褒義的意思,像“大姑娘美來那個大姑娘浪,大姑娘走進了青花帳”,這裡面的“浪”指女子灑脫,風情萬種,溫婉可人。

3.表示一種近乎囂張且自信滿滿的行為和心理狀態

4.浪是帶點貶意的形容詞,有騷、媚、盪的意思,一般有指女子在男女關係方面、在對待性生活的態度方面很放得開,有點不檢點的意思。

5.“浪漫”,無拘無束,沒有約束。

6。 ,動詞,即 的意思,如:和你去浪、去哪裡浪、去浪啊等詞。*常見使用地區:廣西欽州-靈山話和山話,當地比較常見使用“浪”字,所以一般不使用“玩”字。

詳細解釋

(1)到處遊逛。

【出處】:宋姜夔《契丹歌》:“一春浪蕩不歸家,自有穹廬障風雨。” 明屠隆《彩毫記·妻子哭別》:“你本是王堂仙迴翔赤墀,翻做了路傍兒浪蕩天涯。”

【示例】:《恨海》第十回:“﹝張鶴亭﹞也不去再尋伯和;只索由他浪蕩著去。”

(2)遊手好閒,不務正業。

【出處】:浩然《艷陽天》第九七章:“頭好幾年前我就勸她,總是當耳旁風,那孩子,從小就浪蕩慣了。唉!”

【示例】:陳殘雲《山谷風煙》第十七章:“文盛嫂護住丈夫,無可奈何地解釋說:‘那倒是受了人家的招惹,變得浪蕩了。’”

(3)行為不檢點;放蕩

【出處】: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直到下午七點,他才在一個同學屋裡換上一套漂亮的西裝,搖晃著身子吹著口哨,像個浪蕩公子,乘著黃昏時的騷亂,走出了北大三院的大門。”

(4)曠廢敗落。

【出處】:清 那振興《那張氏墓碑》:“﹝那顯宗妻﹞久飄泊於鄉外,弗得歸故土以整家風,以致家務浪蕩。”

(5)同“ 朗朗 ”,明朗;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出處】: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清平世界,浪蕩乾坤,你怎么當街里打人?”

【示例】: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浪蕩乾坤,怎敢行兇撒潑,擅自勒死平民!”

網路用語

聊天

在聊天當中,浪表示隨意。在群聊中兩人聊天,一人如果因為說話太隨意而泄露了什麼秘密或惹別人生氣,圍觀人會說他說話太浪。

遊戲

在遊戲裡如果一人因沒有戒備之心或玩得太隨意而導致失敗,會被人稱為太浪,所以,有人就說:猥瑣發育,別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