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省樹人大學: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目前學校已發展成一所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藏書量80餘萬冊,在校生1萬多名,教職工680餘人,涵蓋經濟、管理、文學、工學、法學與藝術的多學科民辦高校。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日本、美國、加拿大、韓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際交流關係。

基本信息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學校籌備小組租用的辦公場所

浙江樹人學院創辦於1984年,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最早成立並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日制民辦普通高校之一。2003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
學校秉承“崇德重智,樹人為本”的校訓,堅持“以生為本,以師為尊”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民辦體制機制的優勢,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模式,在28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辦學領域不斷拓寬,社會聲譽日益提升,初步走出了一條民辦高校發展的獨特之路。目前,學校占地面積近500畝,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普通在校學生14000餘人,教師800餘人。學校設有現代服務業學院、管理學院、城建學院等9個二級學院,基礎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2個公共基礎教學單位和圖書信息中心。學校開設城市規劃、藝術設計等29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法學、藝術學等6個學科門類,其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浙江省優勢專業,環境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設有會計電算化、茶文化等11個專科專業,其中套用電子技術、套用日語為省重點專業。學校建有人文社科實驗中心等12個實驗室(中心),其中,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化學教學實驗中心、城建工程實驗中心、信息與電子工程實驗中心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749萬元。學校圖書館現有紙質圖書124萬冊,電子圖書60餘萬種,中外文期刊1650種,中外文資料庫30個,數字信息資源豐富。學校建有一流的體育館、標準田徑運動場、籃(網、排)球場等體育運動設施。另外,占地面積1150畝的桐廬校區正在積極籌建之中。
學校視教學質量為生命線,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2006年,學校全面實施了“教學質量工程”,2009年啟動了“課程改革三年行動計畫”,2010年開展了“優秀課堂”創建活動,2012年制定了“關於加強套用型人才培養的若干意見”,通過狠抓課堂教學,強化實踐基地建設,大力推進教學改革,不斷加強套用性建設,教學質量得到了穩步提升,“高級套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初步形成,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深化,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高。近年來,在學校畢業生人數成倍增加的情況下,學生就業情況良好,一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至今,學校已為社會輸送了近6萬名各類建設人才。
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學校堅持“培養、聘用、引進、調整”的師資隊伍建設方針,深入實施“百名骨幹師資培養工程”、“教授培養扶持計畫”等,初步形成了一支基本適應本科教學的師資隊伍。目前,學校有在編專任教師569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教師61人,占10.7%,副高職稱教師153人,占26.9%;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3人、碩士學位教師362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72.9%。學校現有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省“之江青年學者”1人,入選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培養人員30人。同時,學校擁有一支相對穩定、經驗豐富的300餘人的外聘教師隊伍,其中50%以上具有高級職稱。
堅持“學科興校”戰略,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成效顯著,研究能力和水平在全國民辦高校中領先。學校建有26各科研機構,套用經濟學、高等教育學、設計藝術學、計算機套用技術、套用化學、結構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7個學科被立項為“十二五”省高校重點學科,學校有7個校級重點學科,已形成了以省級重點學科為龍頭,校級重點學科為基礎的學科建設體系。近年來,學校獲得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省科技重大貢獻獎1項,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和二等獎3項,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省教學成果獎5項。
堅持“開放活校”戰略,對外合作與交流日益活躍。學校高度重視國際化辦學,目前,已與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和香港、台灣等地區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際交流關係。學校每年聘請10多名外籍教師來校任教;每年有計畫地選派教師赴國外進修和參加國際學術交流,開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合作。學校每年選派部分優秀學生赴境內外高等院校學習交流,三年來,已選派了230餘名學生赴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台灣、香港等地區高校學習。
堅持“以生為本,以師為尊”,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顯著。學校堅持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保障監督作用,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機制,黨建工作成效顯著:2005年,參加了第十四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並在大會上作了經驗介紹;2002年以來,全面實施了“成才規劃”和“明德計畫”,深入開展“優秀課堂”創建活動,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2006年,學校獲得了浙江省“平安校園”稱號;2008年,被評為省“治安安全示範單位”、杭州市“平安校園示範單位”。
當前,學校正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面實施《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為建設“教學服務型大學”而努力。

校長寄語

浙江樹人大學樹人廣場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1984年建校以來,學校堅持以育人為中心,以崇德重智、樹人為本為宗旨,繼承和弘揚艱苦創業、務實創新、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視教學質量為生命線,把社會公益性放在首位,為國家和社會培養輸送了3萬多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目前,學子們正奔赴在祖國經濟建設的各條戰線上,為構建和諧社會和浙江省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而辛勤勞作。

雖已走過了23年的歷史,積累和沉澱了一定的辦學特色和文化底蘊,但在中國高等教育領域,浙江樹人大學還屬於一所年輕的大學,一所新建的本科大學,更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關心、支持和幫助。浙江樹人大學1萬多名師生員工期待著和各界朋友一起,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無愧於時代的貢獻。

浙江樹人大學浙江樹人大學
樹人大學的創建是有遠見的,樹人大學的創辦歷程是艱難的,樹人大學的未來是光明的。浙江樹人大學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和指導,有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厚愛,在學校董事會和黨政班子的領導下,在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樹人大學一定能把握機遇,創造更大的奇蹟,鑄就更大的輝煌。

領導班子

黨委書記毛雪非

毛雪非,女,1948年9月出生,浙江奉化人,校黨委書記,第十一屆浙江省人大常委。曾任杭州大學教育系總支書記,杭州大學黨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長期從事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深厚的理論基礎。為使管理育人工作更加科學、富有成效,她認真總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帶有規律性的問題,撰寫發表論文多篇,與人合作出版編著著作三部。曾獲全國先進女職工,浙江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獲浙江省高等學校“育人獎”榮譽稱號。

校長徐緒卿

徐緒卿,男,1956年8生,浙江江山市人,中共黨員,研究員,知名民辦高等教育研究者。畢曾任蘭谿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浙江省電子工業學校黨委書記兼校長等職務,2000年3月起擔任浙江樹人大學副校長,2012年9月擔任校長職務,兼任校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和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民辦高等教育研究協作組組長、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民辦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等職務,是浙江大學高等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浙江省重點學科(A)高等教育學科學科帶頭人。教育部本科高校教學評估課題組和評估組成員。近十年來,主要從事區域高等教育和民辦高等教育研究,先後主持研究課題32項,其中省部級課題18項。出版專著《新時期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研究》、《新時期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理論研究》和《我國民辦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和創新研究》,在《教育研究》、《教育發展研究》、《中國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期刊上發表論文百餘篇,30多篇被CSSCI收錄,主持9項大型政策調研和8次民辦高等教育研究重大會議,獲得各類獎項10項,其中省部級獎項6項,為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研究論文和研究成果最多的學者。多次應邀參與政府檔案起草和討論制定,先後多次應邀到日本、韓國等國家和我國台灣地區高校作學術交流。

黨委副書記章清

章清,男,浙江蕭山人,196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教授,校黨委副書記、校董事會秘書張。兼任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研究會民辦高校德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浙江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理事、當代青年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曾先後任浙江醫科大學校團委書記、黨委學工部副部長,浙江臨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主要從事黨建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研究與實踐,出版專著1部,先後在各種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或參與省部級課題7項,曾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黨建研究論文一等獎,教育部德育創新研究優秀獎等獎項。

副校長童國堯

童國堯,男,1962年12月生,浙江蕭山人,中共黨員,中央學校研究生,副研究員,副校長,校黨委委員,杭州市拱墅區人大代表。1986年7月浙江電子工業學校畢業留校。歷任原浙江電子工業學校校辦秘書、校辦副主任、校辦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2000年6月任浙江樹人大學黨委組織部部長、人事處處長、紀委委員,並曾兼任紀檢監察審計辦公室主任。2005年7月起任現職。主要從事學校行政管理和民辦高校教育與經濟管理研究。

紀委書記王軍

王軍,男,1968年2月生,浙江江山人,中共黨員,副研究員,碩士,校紀委書記。1990年畢業於浙江工業大學,1994年任浙江省輕工業學校學生科科長,1999年任浙江省輕工業學校副校長,2000年任浙江樹人大學學生處副處長(主持工作),2003年任浙江樹人大學學工部部長、學生處處長,併兼任保衛處處長、團委書記等職,2006年任浙江樹人大學黨委委員、紀委委員、組織部長、人事處長、機關黨總支書記,2008年至今任浙江樹人大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主要從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和黨建研究工作。曾獲浙江省輕紡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優秀共青團幹部、浙江省高校優秀共產黨等榮譽稱號。

副校長陳新民

陳新民,男,1965年出生,浙江東陽人,研究員。現任浙江樹人大學副校長,兼任中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理事、省高校教學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省高校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曾任浙江省電子工業學校副校長、浙江樹人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處長等職。主要研究方向為民辦高等教育和院校研究。先後主持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項目、省哲學社會科學資助項目、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等10多項課題研究。近5年來,在《教育發展研究》、《中國高教研究》、《中國高等教育》等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4部,獲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省高校科研成果獎、省教育規劃優秀成果獎等6項教學和科研成果,並獲得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浙江樹人大學起草的倡議書和倡議人
1984年,學校開始籌建,成立了籌建小組,省政協副主席、原浙江大學副校長周春暉教授任組長,王承緒副主席和倪保珊同志任副組長,借用省政協(湖濱路22號)辦公室一間,從此學校開始了艱難的辦學歷程。
1984年8月,部分省政協委員認為,因歷史原因浙江省高校數量少,培養的學生數不能適應浙江省經濟建設的需要,且使不少參加聯考成績較好的考生因招生名額的限制而得不到入學的機會,這對浙江省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對浙江省的父老鄉親也是一個缺憾。大家希望由省政協牽頭,辦一所民辦的高等學校,為浙江省培養急需的建設人才。當時省政協副秘書長倪保珊孫延年馮孝善毛樹堅四位同志簽名起草了一份《倡議書》,從而啟動了辦學的籌備工作。

校榮譽史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原省政協主席樹大永遠名譽校長
王家揚

省人大主任
李澤民

省政協主席
劉楓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副省長
魯松庭

省人大副主任
孔祥友

省政協副主席
龍安定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省政協副主席、校董事長
陳文韶

省政協副主席、省科協主席
中科院院士 闕端鱗

省政協副主席
陳法文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中科院院士、校長
陳子元

省信息產業廳廳長
陳大信

浙江大學
王承緒

院系和專業

浙江樹人大學教學主樓
目前,學校設定經濟、管理、文學、工學、法學、藝術等6個學科門類;開設城市規劃、藝術設計等26個本科專業,其中國際經濟與貿易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環境工程、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被列為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開設會計電算化、茶文化等11個專科專業,其中套用電子、日語專業為浙江省重點專業;建有管理學院、城建學院、人文學院、信息科技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外經貿學院、藝術學院、語言學院、現代服務業學院和成人教育學院等10個二級學院,以及基礎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2個公共基礎教學單位和圖書信息中心;建立了中國服務經濟研究中心、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研究院、陶瓷研究所、超微量研究中心等25個研究機構,其中中國服務經濟研究中心被評為國家科技部服務創新研究重點基地,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研究院系全國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 

校園風光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樹人大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