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大峽谷

浙中大峽谷

浙中大峽谷,位於磐安縣尖山鎮,也稱“夾溪”,總面積28平方公里。內有十八渦、高山平湖、鞍頂山、蒼松古道、千丈崖瀑布等景點,故又名“十八渦”景區。

概述

浙中大峽谷,位於浙江省磐安縣尖山鎮,也稱“夾溪”,總面積28平方公里,地處磐安縣東北台地區,距尖山鎮2.5公里,縣城安文鎮55公里,與新昌穿岩十九峰毗連,磐新公路在景區邊緣穿過,交通便利。浙中大峽谷十八渦景區[浙中大峽谷是十八渦景區是第四紀冰川的遺蹟,保留有全國最集中,最完好的冰臼群,其實的天下第一冰臼就在這個景區]。內有十八渦、高山平湖、鞍頂山、蒼松古道、千丈崖瀑布等景點,故又名“十八渦”景區。

主要景點之--夾溪

夾溪風景區(浙中大峽谷),遠古造山運動強烈地形切割和流水長期沖刷造就了“浙中大峽谷”奇觀。夾溪為曹娥江源頭,河谷與玉山台地之間相對高差在200米以上。溪流兩岸陡壁森然對峙,聳立雲天,溪澗狹窄蜿蜒,水流湍急,形成無數的跌瀑、險渦和深潭,其中尤以十八渦最負盛名。

浙中大峽谷浙中大峽谷

一入景區門口,就有一股清新而又略帶一絲涼意的空氣拂面而來,順著又窄又陡的階梯下去,順著階梯的是木板鋪的小路,這條小路全部是人工打造,在岩石里鑿洞,然後插入鋼筋托住木板,走這樣的小路膽子一定要大,因為邊上就是懸崖,底下就是溪流。在這條小路上走100米左右,便可看到一個深不可測的水潭,這就是“聚秀渦”,此渦為十八渦中的第一渦,得山水之靈氣,渦的四周匯聚了十八渦的精華,形成了十八個大小不等的“微型十八渦”。遠觀之,像一幅精美絕倫的雕刻藝術品。緊接著聚秀渦的是“神斧渦”,傳說大禹治理好東陽南江後,得知東北台地洪水成災,便趕來解難,掄起神斧劈出一峽谷,洪水得治。此渦潭內還留下了神斧劈過的痕跡。為紀念大禹的功德,後人在夾溪大橋兩側各鑲嵌了兩把石斧。
由於此路較險,很多人在走此路的同時,往往會忘了抬頭欣賞兩岸的風景,夾溪兩岸懸崖相逼、森林對峙、奇峰連天……,領略完兩岸風光,我們接著上路。一路走來,感覺河床曲窄、水勢洶湧、奔騰咆哮,當來到石窟渦時,夾溪河床變寬,潭水盈盈,山影空朦。潭側岩石空懸,成一石窟,深不可測。據傳,大禹治水時,慮及地勢跌宕,激流奔騰,魚鱉不易藏身,故挖此石窟,以平穩水勢,使魚鱉得以存生。
行程進行到一半時,視野突然增闊,立即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精緻小巧的涼亭座立在岩石上,朝向門口的一塊岩石酷似一隻海龜,別人都稱之為神龜守門。相傳,大禹為疏浚洪水,一路裂石穿山,未免損兵折將,曾在此點將封印,然後率軍繼續前行,惟留下此龜守門,護一方平安!
走出涼亭,放眼望去,在不遠處便可看到一個龍門渦。夾溪水流至此開始平緩,水面寬展。渦內立有一塊半月形的巨石,人稱“龍門”。潭側的山澗水從高處衝擊而下,在岸邊鑽入地下,過“龍門”滾滾而上,每有陽光映照,宛如一彎通透的明月。
行至夾溪尾部,有一龍潭,俗稱“狹里潭”。兩岸岩石壁如削,潭水墨綠,深不可測。傳說有黑龍駐此,甲藏雨,領含珠,鱗錯落,首蜿蜒。若遇乾旱年份,村人常來潭邊龍王廟求雨。曾有探險者下潭,潭內漆黑,深不可測,驚險、神奇,常有大魚巨鱉出沒,並有許多故事流傳於民間。龍潭兩側的懸崖上,留有古人遺蹟,至今無法破譯。潭右側懸崖上離水面十餘米處,有八塊壘疊整齊的石板,是橋基?是懸棺?眾說紛紜。潭左側懸崖上留有長方形的斧鑿痕跡,規則、平整,兩岸還有長方塊狀的斧鑿痕跡。對此,專家也無法解釋!
夾溪曲折綿延10餘公里,具有奇、秀、險、靜、野、特之特色,是一處集野營探險、旅遊避署、森林保健、水上活動、軍事娛樂、狩獵的理想場所。

十八渦-冰臼群之一十八渦-冰臼群之一

主要景點-情侶松

夾溪古道-情侶松夾溪古道-情侶松

交通路線

主要的路線有4條(從杭州到浙中大峽谷):
路線1:走杭甬高速再走上三高速,新昌出口下,經新蟠線往鏡嶺方向[十九峰方向],轉入方鏡線往磐安尖山鎮方向走。[新昌出口到烏石農家樂有50公里路]到尖山鎮。路線里程約198KM。其中方境線的25KM為盤山公路,應小心駕駛。
路線2:杭甬高速-杭金衢高速,在諸暨轉入諸永高速,在橫店出口下,再沿磐新公路到尖山鎮.運輸里程約250KM。
路線3:杭甬高速-杭金衢高速,在諸暨轉入諸永高速,在歌山出口下,再經歌山-黃宅到懷萬線-佐村-西營-玉山鎮嶺口到尖山鎮。運輸里程約220KM。如圖中綠色虛線部分起中懷萬線是山區道路,比較崎嶇,應小心駕駛。

周邊景點

在方圓5Km的範圍內,還有水下空景區舞龍峽景區。還有聞名全國的管頭烏石村,有烏石村農夫山莊等數十家農家樂,可以同時為1500名遊客提供吃飯和住宿服務,更多信息見烏石村網站:www.54cun.com 。

烏石村農夫山莊烏石村農夫山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