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劍雄

1924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1月,隨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征,在黨部搞宣傳工作。 12月,他改任第一軍第十四師黨部主任。

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黃埔軍校一期生

洪劍雄(1899年—1926年08月03日),男,漢族,原名善效,海南省澄邁縣北潭村人。
出生於小工商業者家庭。1915年國小畢業後,曾到新加坡學習英語年余,1917年回國,考入瓊崖中學就讀。1919年“五四”運動的訊息傳到瓊崖後,他積極參與遊行示威、抵制日貨活動。1921年考入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文科。
1923年加入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外圍組織――新學生社,努力從事青年運動。廣州學生聯合會進行整頓,他被選為改組後的廣州市學聯執委。同時,他還和同鄉徐成章、楊善集等一起成立“瓊崖革命青年同志會”,發起組織新瓊崖評論社,創辦《新瓊崖評論》半月刊,任編輯主任。他先後為該刊撰寫了33篇署名文章,努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國民革命運動。
1924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春,他於廣東高師畢業後,受黨委派入廣州中德學校補習德文,準備赴德留學;黃埔軍校創辦,他毅然改入軍校,被錄取為軍校第一期學生。
1924年11月軍校畢業後,被周恩來留在校部工作,擔任《士兵之友》壁報編輯,被譽為“國民革命軍中編輯壁報之第一人”。
1925年1月,隨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征,在黨部搞宣傳工作。攻克潮梅後,他被委派為黨部駐梅州特派員。同年6月,劉、楊叛亂平定後,他調任黨軍司令部黨部組織科科長,代表-部參加國民會議促成會運動。沙基慘案後,他撰寫《沙基屠殺中黨立軍校之死難者》和《曹石泉同志的傳略》等文章,號召繼承烈士遺志,為無產階級事業而奮鬥到底。7月1日,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後,他被派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黨部任秘書,後任留駐肇慶辦事處主任。10月初參加第二次東征,兼任東征軍第二縱隊宣傳隊總隊長。他的宣傳鼓動工作對二次東征勝利起到一定的作用。12月,他改任第一軍第十四師黨部主任。
1926年3月,他隨師赴梅州市梅縣區剿匪時,代行師黨代表職權,在指揮部隊到興寧一帶剿匪同時,又在梅州市梅縣區廣泛開展民眾運動,使梅州市梅縣區總工會、婦女解放協會的工作蓬勃發展起來。此外還協助建立中共梅州市梅縣區特別支部。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劍雄任第四軍黨部宣傳科科長兼總部北伐戰時宣傳隊隊長,當他隨師達湖南郴州時,不幸患霍亂病,醫治無效,於8月3日去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