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斯基

a o a

人物檔案

姓名: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
生日:1941.6.27
出生地:華沙
逝日:1996.3.13華沙
他是一位有影響力的法國籍波蘭電影導演、劇作家,因他的作品《三色》和《十誡》聞名世界。

人物簡介

基斯洛夫斯基出生在波蘭的華沙,在幾個小城鎮中長大。十六歲時,他進入了一所消防員培訓學校,但三個月後退學。隨後,沒有任何的職業目標的基斯洛夫斯基靠著關係進入了一所學院學習戲劇技巧。在拍攝完《工人的七一年》之後,基斯洛夫斯基在他的電影《CurriculumVitae履歷》中將他的目光轉向了政府本身,這部電影將一個政治局會議的記錄片與一個關於官方詳細審查一男子的虛構故事相結合。儘管基斯洛夫斯基相信這部電影傳遞的信息是反對獨裁,但他仍被同行們所責備說他與政府合作。基斯洛夫斯基後來說他放棄拍攝紀錄片基於兩個原因:對影片《工人的七一年》的審查使他懷疑在獨裁的政體下,能否真正的敘述事實,以及在拍攝《Station車站》(1981)時的一件事情,他的一些膠片險些被用作一起案件的證據。他認為小說不僅可以有更多的藝術自由,也可以更真實地描繪每天發生的事。

電影作品

長片電影
基斯洛夫斯基的第一部紀錄片電影,,電視影片《Personnel職員》(1975)在曼海姆電影節奪得了他的第一個獎。包括《職員》和他的下一部電影《TheScar生命的烙印》都是社會現實主義的作品withlargecasts:《職員》描寫的是一個製作舞台戲劇產品的技師,這是基於基斯洛夫斯基早年學校學習的經驗,《TheScar生命的烙印》展示了theupheavalofasmalltownbyapoorly-plannedindustrialproject.Thesefilmswereshotinadocumentarystylewithmanynonprofessionalactors;likehisearlierfilms,theyportrayedeverydaylifeundertheweightofaflawedsystem,butwithoutovertcommentary.

《CameraBuff影迷》(1979)(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金獎)與《BlindChance盲目的機遇》(1981)延續了相同的路線,butfocusedmoreontheethicalchoicesfacedbyasinglecharacterratherthanacommunity.在這一時期,基斯洛夫斯基作為loosemovement的一部分,與同時代的波蘭導演一起,包括JanuszKijowski,安傑伊·瓦依達(AndrzejWajda)和安吉妮斯卡·賀蘭(AgnieszkaHolland),他們的作品被稱為道德焦慮電影。
《NoEnd永無休止》(1984)可能是基斯洛夫斯基最具政治傾向的電影,用一個律師死後的幽靈和他的寡婦的視角,描寫了波蘭戒嚴期間政治審判。影片嚴厲的批評了政府及政府的反對者。從《永無休止》開始,基斯洛夫斯基導演生涯中出現了兩個緊密的合作者:劇作家克日什托夫·皮斯維茲(KrzysztofPiesiewicz)和作曲家澤貝紐·普瑞斯納(ZbigniewPreisner)。皮斯維茲是一位辯護律師,基斯洛夫斯基在為創作《永無休止》調查政治審判時遇了他(《永無休止》本打算作為一部記錄片),他與基斯洛夫斯基合作寫作了隨後的所有電影。普瑞斯納提供了《永無休止》的音樂創作和其隨後的絕大多數電影,還為電影虛構了一為名叫VandenBudenmayer的中古作曲家。
《TheDecalogue十誡》(1988),一個包含十部短片的系列劇,每一部都基於十誡中的一條戒律,並將故事安排在了當代的華沙,這一系列劇是為波蘭電視創作的,直到多年後都很少在其他地方看到,但到現在,它isnowoneofthemosthighlycriticallyacclaimedfilmcyclesofalltime。基斯洛夫斯基後將其中的兩個部分擴展成了長篇電影,《AShortFilmAboutKilling關於殺人的短片》和《AShortFilmAboutLove關於愛情的短片》。

國外作品

基斯洛夫斯基的最後四個也是商業上最成功的電影,全部是與外國合作的作品,在法國和瑞士拍攝,部分在波蘭拍攝。Thesefocusedonmoralandmetaphysicalissuesalongsimilarlinesto《TheDecalogue十誡》和《BlindChance盲目的機遇》,但更加抽象,更少的演員,更多的內在情節和更少對公眾的興趣。PolandappearedinthesefilmsmostlythroughtheeyesofEuropeanoutsiders.
其中第一部作品為《TheDoubleLifeofVéronique維羅尼卡的雙重生命》(1990),使得IreneJacob一舉成名。而後的《三色》三部曲(《三色:藍》、《三色:白》、《三色:紅》),使他繼《十誡》後最精彩的電影,也是他在國際上的第一次商業成功。

記錄片、短片

《FromtheCityof?ód?來自洛茲城》(Zmiasta?odzi)(1969)
《IWasaSoldier我曾是個兵》(By?em?o?nierzem)(1970)
《Workers'71:NothingAboutUsWithoutUs工人的七一年》(Robotnicy'71:Niconasbeznas)(1971)
《PedestrianSubway地下人行道》(Przej?ciepodziemne)(1973)
《FirstLove初戀》(Pierwszami?o??)(1974)
《CurriculumVitae履歷》(?yciorys)(1975)
《Hospital醫院》(Szpital)(1976)《TheCalm寧靜》(Spokój)(1976)
《IDon'tKnow我不知道》(Niewiem)(1977)
《FromaNightPorter'sPointofView守夜者的觀點》(Zpunktuwidzenianocnegoportiera)(197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