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風格家具

洛可可風格家具

奇朋代爾在家具史上就是洛可可家具的同義詞,他是洛可可風格的締造者。 英國塞特維那STVILLA家具完美、獨特的造型,大膽的用色,被視作“洛可可”風格最具代表性的品牌。 COLLECTION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42年的英國。

概述

洛可可風格家具於18世紀30年代逐漸代替了巴洛克風格。由於這種新興風格成長在法王“路易十五”統治的時代,故又可稱為“路易十五風格”。洛可可(Rococo)是法文“岩石”(Rocaille)和“蚌殼”(Coquille)的複合文字,意思是表達這種風格多以岩石和蚌殼裝飾的特徵。
英國塞特維那皇室家具-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家具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家具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優美的藝術造型與功能的舒適效果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藝作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家具的形式和室內陳設、室內牆壁的裝飾完全一致,形成一個完整的室內設計的新概念。通常以優美的曲線框架,配以織錦緞,並用珍木貼片、表面鍍金裝飾,使得這時期的家具,不僅在視覺上形成極端華貴的整體感覺,而且在實用和裝飾效果的配合上也達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發展史

洛可可最先出現於裝飾藝術和室內設計中。路易十五登基,給宮廷藝術家和一般藝術時尚帶來了變化。在老國王在任的晚期,巴洛克設計逐漸被有著更多曲線和自然形象的較輕的元素取代。這些元素在Niclas Pineau的建築設計上有明顯的表現。在攝政時期(1715-1723年,路易十五還是個孩子,政權由其叔攝政),宮廷生活不再局限於凡爾賽宮,藝術風格亦隨之而轉變,最初在皇宮,然後是整個法國上層社會。纖細和輕快的洛可可風格設計被視為是伴隨著路易十五的過度統治而來。
相較於前期的巴洛克與後期的新古典,洛可可反映出當時的社會享樂、奢華以及愛欲交織的風氣。除此之外,此派畫家受到當時外來文化的啟發,在創作中添加不少富有異國風情的特色。
英國塞特維那皇室家具--洛可可風格

1730年代,洛可可在法國高度發展,並受到中國風的影響。這種風格從建築和家具蔓延到油畫和雕塑,表現在讓-安東尼·華托和佛朗索瓦·布歇的作品中。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風格複雜的形象和精細的圖騰。不過在這一點上,它已經開始與大量不同的特徵融合,包括東方風格和不對稱組合。
這種藝術形式在法國迅速蔓延至德國西班牙等地區,並與當地的風格融合。18世紀,英國一直視洛可可風格為“法國品味”,較少用於建築上,主要表現在銀器、陶瓷等。當時義大利移民的藝術家像Bagutti和Artari都以石膏作品嘗試將洛可可風格帶入英國。而愛爾蘭的法蘭契尼兄弟也作出同樣的嘗試。隨著拿破崙在法國的崛起,洛可可被拿破崙從法國剔除出去。
但到約1830年代,洛可可風潮正逐漸退去時,英國人才開始要“重振路易十四的歌德式風格”,——亦即把洛可可搞錯了,並且以大量的金錢,購買經過過份漲價的二手洛可可風格物品,其實當時這些物品在法國幾乎無法出售。[1]18世紀。英國的家具設計大師奇朋代爾(1718-1779年)將中國的塔、蘇州園林技術等東方元素與西方家具製作技藝相融合。奇朋代爾在家具史上就是洛可可家具的同義詞,他是洛可可風格的締造者。以複雜的波浪曲線模仿貝殼和岩石的外形,並配以纖巧的雕飾,以追求運動中的纖巧和華麗,給人以流暢的動感。
英國塞特維那STVILLA家具完美、獨特的造型,大膽的用色,被視作“洛可可”風格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同時,它也是“家具時尚化”這個全新概念的領路人。
英國塞特維那皇室家具-洛可可風格

背景故事

STVILLA COLLECTION 位於英國倫敦北部COMO 湖畔,美國作家亨利-詹姆斯曾這樣說過:“義大利的湖泊之美無人能夠言傳, 即使有人有這個能力他也不會做這樣的嘗試。”Como 就像是英國的一座“世外桃源”,無論是和風煦日,還是春雨連綿,都不會破壞它的完美景致,呈現著一種“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極致美感 .如此這樣的 Como,它虛幻縹緲的湖岸景致終日感悟著STVILLA的設計師,靈感使然,成就了今天STVILLAi家具完美、獨特的造型。
英國塞特維那皇室家具--洛可可風格

企業文化

STVILLA COLLECTION是一個家族企業,由於文藝復興運動帶給了人們太深遠的影響,STVILLA的總裁 JAMES H BONNEY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他就對家族的家具製造工藝以及古典家具風格感興趣 直到現在,他每天仍在琢磨著用創新的工藝和設計來製造產品;出色的藝術設計和繪畫才能使他使他考上了兩所藝術院校,最終為職業上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畢業後,他隨即加入公司並立即把發展戰略定位於國際市場。
STVILLA COLLECTION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42年的英國。STVILLA COLLECTION的創始人William H Bonney(1788-1860)威廉 H 邦尼先生曾經是一名士兵。在1811年至1816年之間,William H Bonney作為英屬東印度公司的一名普通士兵,曾經在英荷爪哇戰爭之後,駐守在爪哇島巴達維亞,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亞首府雅加達Jakarta。回國後,Bonney先生又加入了英國著名的威靈頓公爵的隊伍,並參加過滑鐵盧戰役。退役後,為了生計,1842年,Bonney先生開了一個小型的家庭作坊。並給自己的家具品牌命名為STVILLA,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後來,通過威靈頓公爵的引薦,維多利亞女王也曾經使用了Bonney先生工廠生產的家具。1860年Bonney先生因病去世,這個家庭作坊後繼無人,終於歇業。
英國塞特維那皇室家具--洛可可風格

市場前景

1999年,Bonney先生的後人,James H Bonney先生目睹了一個奇蹟。那就是沉沒接近百年的Titanic號的殘骸被打撈出水。裡面的絕大多數物品已經腐朽不堪,只有一些金屬物品還保存完好,卻也銹跡斑斑。然後,打撈出水的很多木製品構件卻相當完好。這些木製品是什麼木頭做的,為什麼這么耐久,經過近百年的海水腐蝕,還這么好呢?經過研究和分析,James H Bonney 先生髮現這些家具竟然是柚木家具。而且,和家裡祖傳的一些家具材質一樣。James H Bonney先生非常驚喜,於是,他註冊成立了STVILLA FURNITURE GROUP(UK )CO.,LTD,開始了STVILLA這個品牌的偉大復興。STVILLA1999浴水重生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