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莫理循直擊辛亥革命

the the 中國的和談(1912年1月3日)/153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外文書名: G.E.Morrison,Resident Correspondent to China Of the Times,and the Revolution of
平裝: 26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33456157, 9787533456153
條形碼: 9787533456153
尺寸: 22.6 x 15 x 2 cm
重量: 408 g

內容簡介

《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莫理循直擊辛亥革命》由竇坤等譯著,《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莫理循直擊辛亥革命》主要內容是倫敦《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莫理循在辛亥革命時期的報導。全書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莫理循與辛亥革命的研究性論文,以期使讀者更加清楚地理解莫理循的報導和當時的活動。第二部分,選譯了莫理循在《泰晤士報》刊發的有關辛亥革命的報導。第三部分,選摘了莫理循與辛亥革命有關的部分書信。第四部分,是“莫理循小傳”,讓讀者能較全面地理解莫理循與近代中國的關係。
莫理循關於百年前中國巨變的通訊報導是研究辛亥革命史和中國近代史較有價值的歷史資料,有助於讀者從一個新的角度認識百年前中國的革命。

目錄

序 來新夏/1
莫理循與辛亥革命/1
報導辛亥革命的情報網/5
莫理循對辛亥革命的報導/10
莫理循支持袁世凱的活動面面觀/30
辛亥革命後莫理循的得與失/47
莫理循眼中的辛亥革命
——莫理循在《泰晤士報》上的報導選譯/53
中國及其內部事務(1909年1月4日)/55
張之洞之死(1909年10月6日)/58
中國局勢(1909年10月11日)/63
中國(1909年10月15日)/65
開發蒙古(1909年10月20日)/68
中國的排外運動(1909年12月27日)/70
中國(1910年1月20日)/71
中國的鼠疫(1911年3月23日)/76
新中國(1911年5月2日)/80
中國的鐵路政策(1911年5月19日)/83
中國郵政局轉歸中央政府(1911年5月30)/84
外國在華鐵路(1911年9月4日)/88
成都暴亂(1911年9月6日)/89
四川暴動(1911年9月16日)/90
武昌爆發大起義(1911年10月12日)/91
中國的起義(1911年10月13日)/93
中國的危機(1911年10月14日)/94
中國的起義(1911年10月16日)/95
中國的財政(1911年10月17日)/97
中國新軍(1911年10月21日)/99
中華危局(1911年10月23日)/106
袁世凱與皇室(1911年10月23日)/108
中國的財政危機(1911年10月25日)/109
清王朝與資政院(1911年10月27日)/110
中國的軍事獨裁者(1911年10月28日)/111
重塑中國(1911年11月2日)/112
清廷統治結束(1911年11月3日)/113
中國的資政院(1911年11月4日)/114
中國的起義範圍在擴大(1911年11月6日)/115
北京城內的恐慌(1911年11月7日)/117
漢人和滿人(1911年11月8日)/118
肅親王信任袁世凱(1911年11月10日)/119
中國的起義真相(1911年11月11日)/120
袁世凱的任務(1911年11月13日)/122
袁世凱在北京(1911年11月14日)/123
袁世凱與革命(1911年11月16日)/124
袁世凱內閣(1911年11月17日)/125
袁世凱和起義軍的要求(1911年11月18日)/127
中國的朝廷與危機(1911年11月20日)/128
袁世凱論危機(1911年11月21)/130
中國海關(1911年11月23日)/134
中國的起義軍(1911年11月25日)/135
中國的危機(1911年11月28日)/136
攻陷武昌(1911年11月29日)/142
中國停戰三天(1911年12月1日)/143
在漢口簽署停戰條款(1911年12月4日)/144
中國大有希望(1911年12月5日)/145
中國的攝政王辭職(1911年12月7日)/146
中國的和談(1911年12月9日)/147
中國繼續停戰(1911年12月11日)/148
中國的未來(1911年12月23日)/149
中國問題(1911年12月25日)/150
國民會議(1912年1月1日)/152
中國的和談(1912年1月3日)/153
對清廷的警告(1912年1月5日)/154
蒙古獨立(1912年1月10日)/155
滿人倒台(1912年1月15日)/156
清王朝最後的時日(1912年1月16日)/158
刺殺袁世凱的圖謀(1912年1月17日)/159
滿人退位(1912年1月19日)/160
中國的總理大臣和孫中山(1912年1月22日)/161
優柔寡斷的滿人(1912年1月24日)/162
新上諭(1912年1月26日)/163
北京又一起炸彈襲擊案(1912年1月29日)/164
皇帝即將退位(1912年2月1日)/165
滿人和共和黨人(1912年2月5日)/165
清室優待條件(1912年2月8日)/167
滿人退位(1912年2月12日)/168
滿清王朝(1912年2月13日)/169
北京一片寧靜(1912年2月14日)/170
南京共和黨人和列強(1912年2月15日)/171
中國第一位總統(1912年2月17日)/172
中華民國(1912年2月21日)/173
袁世凱和新教傳教士(1912年2月24日)/174
南京代表抵京(1912年2月28日)/175
北京兵變(1912年3月1日)/177
北京發生兵變(1912年3月2日)/178
北京兵變(1912年3月4日)/179
北京兵變範圍擴大(1912年3月5日)/181
南京的態度和北京兵變(1912年3月6日)/182
北京兵變(1912年3月7日)/183
中國的第一位總統(1912年3月11日)/184
英比對華貸款(1912年3月16日)/185
英比對華貸款(1912年3月18日)/186
中國的新總長(1912年4月1日)/187
上海,權力的濫用(1912年4月11日)/188
山東的新總督(1912年4月13日)/189
中國的新秩序(1912年4月30日)/190
特稿(1912年5月9日)/191
六國銀行團對華貸款(1912年5月16日)/194
中國和外國銀行(1912年6月6日)/195
外國銀行與中國(1912年6月21日)/196
中國總理辭職(1912年6月29日)/198
中國的新總理(1912年7月1日)/200
莫理循書信中的辛亥革命
——《清末民初政情內幕——(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袁世凱政治顧問喬·厄·莫理循書信集》選摘/201
莫理循小傳/253
後記/260
鄭重說明/251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