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盤紀

泥盆紀(Devounian,符號D)是地質年代中的一個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416±2.8百萬年(Ma),結束於359.2±2.5Ma。

名稱來歷

“泥盆”(Devon)是英國英格蘭西南半島上的一個郡名的意譯(現稱德文郡,Devonshire)。泥盆紀是英國地質學家塞奇威克(A.Sedgwick)和默奇森(R.I.Muchison)研究了該郡的“老紅砂岩”後,於1839年命名的。這個時期形成的地層稱為“泥盆系”,代表符號為“D”。生物種類泥盆紀古地理面貌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變。表現為陸地面積的擴大,陸相地層的發育,生物界的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陸生植物、魚形動物空前發展,兩棲動物開始出現,無脊椎動物的成分也顯著改變。

腕足類在泥盆紀發展迅速,志留紀開始出現的石燕貝目成為泥盆紀的重要化石。此外,穿孔貝目、扭月貝目、無洞貝目和小嘴貝目在劃分和對比泥盆紀地層中也極為重要。

泡沫型和雙帶型四射珊瑚相當繁盛。早泥盆世以泡沫型為主,雙帶型珊瑚開始興起;中、晚泥盆世以雙帶型珊瑚占主要地位。

鸚鵡螺類大大減少,菊石中的棱菊石類和海神石類繁盛起來。

正筆石類大部分絕滅,早泥盆世殘存少量單筆石科的代表。

竹節石類始於奧陶紀,泥盆紀一度達到最盛,泥盆紀末期絕滅。其中以薄殼型的塔節石類最繁盛,光殼節石類也十分重要。

牙形石演化到泥盆紀又進入一個發展高峰,這個時期以平台型分子大量出現為特徵。

昆蟲類化石最早也發現於泥盆紀。

泥盆紀是脊椎動物飛越發展的時期,魚類相當繁盛,各種類別的魚都有出現,故泥盆紀被稱為 “魚類的時代”。早泥盆世以無頜類為多,中、晚泥盆世盾皮魚相當繁盛,它們已具有原始的顎,偶鰭發育,成歪形尾。

早泥盆世裸蕨植物較為繁盛,有少量的石松類植物,多為形態簡單、個體不大的草本類型;中泥盆世裸蕨植物仍占優勢,但原始的石松植物更發達,出現了原始的楔葉植物和最原始的真蕨植物;晚泥盆世到來時,裸蕨植物瀕於滅亡,石松類繼續繁盛,節蕨類、原始楔葉植物獲得發展,新的真蕨類和種子蕨類開始出現。

泥盆系最初研究於英格蘭西南部的德文郡(Devonshire),德文郡的泥盆系由海相沉積岩組成,但在威爾斯、蘇格蘭和英格蘭西部,泥盆系卻是巨厚的陸相老紅砂岩。早泥盆世時,北美是一個低洼的大陸,海水甚少,阿巴拉契亞地槽在泥盆紀的大部分時間內接受了沉積。這時期的岩石見於密西西比河谷、大湖區、加拿大西北部和阿巴拉契亞地區。泥盆紀的地層在紐約州發育的最好,這裡層序完整,化石豐富。紐約州西部泥盆系出露於亞利桑那、科羅拉多、猶他、懷俄明、愛達荷、蒙大拿和內華達州。大部分屬於中、晚泥盆世。泥盆系也出露於不列顛群島、德國、法國和蘇聯;中國和亞洲的其他地點;南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以及南美。在北美,泥盆紀末以始於中泥盆的一個造山運動——阿肯特幕的高潮為標記,這次上升,伴有巨大的火山活動,隆起了從阿巴拉契亞地區經新英格蘭到加拿大的沿海各省的山脈。

氣候顯示泥盆紀時是溫暖的。化石記錄說明遠至北極地區當時處於溫帶氣候。

泥盆紀的生物以陸生植物的擴展為特徵,植物從株小無葉的種到株高達十二米的樹狀蕨類均有。

海洋無脊椎動物異常豐富,由造礁珊瑚、海綿、棘皮動物、軟體動物和眾多的腕足動物組成。

三葉蟲在數量上極大地減少,然而個別特大的種卻可大到74 厘米長。

泥盤紀圖片說明泥盤紀圖片說明

陸地上出現了最早的昆蟲,還有些淡水蛤類和蝸牛。

脊椎動物經歷了一次幾乎是爆發式的發展,淡水魚和海生魚類都相當多,這些魚類包括原始無頜的甲冑魚類;有頜具甲的盾皮魚類;以及真正的鯊魚類。還有與頜連結起來身長達9 米具重甲的鯊魚狀的節頸魚類。

新的類型有肺魚類,一種既有腮,也發育著肺作為輔助呼吸器官的原始類型,這類魚的某些代表今天仍然活著,形成用腮呼吸的魚類和用肺呼吸空氣的兩棲動物間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它不但將漂浮囊改變成原始肺,而且這些魚的某些進化到成對的闊鰭狀的鰭狀肢,使其能夠在水面上生活一個短時期,同時有能在陸地上的有限的運動能力。

鑒於脊椎動物的空前演化,泥盆紀曾被稱為魚類時代。最重要的是顯示出從總鰭類演化而來的原始爬行動物——四足類(四足脊椎動物)的出現。

泥盆系的有些岩石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在阿巴拉契亞地區產玻璃砂,在安大略、紐約、俄亥俄和印第安納產建築石料,而北美的許多地方產石油和天然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