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板築的城堡:土圍樓

(一)方形土圍樓 (二)圓形土圍樓 (一)土圍樓的優點

出版信息

作 者:石奕龍 著 高占祥 編
出 版 社:山東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28227
出版時間:1999-12-01
版 次:1
頁 數:167
裝 幀:平裝
開 本:3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文化 > 民俗文化

內容簡介

在中華民族光輝而悠久的歷史傳統文化中,俗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雅文化不可缺少的伴侶,而且具有自身獨立的社會價值。它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與雅文化一起描繪著中華民族的形象,鑄造著中華民族的靈魂。而在其表現形態上,俗文化則更顯露出新鮮、明朗、生動、活躍的氣質。它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百態。從這個角度看,進一步挖掘、整理和發揚俗文化是文化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
俗文化,俗而不厭,雅美而宜人。不論是具體可感的器物,還是抽象的禮俗,讀者都可以從中看出,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是在怎樣的匠心獨運中創造出如此燦爛的文化。

目錄

一、導言
二、五花八門的土圍樓
(一)方形土圍樓
(二)圓形土圍樓
(三)不規則形土圍樓
三、板築夯起的巨廈——土圍樓的建造方法
(一)看風水選址
(二)建造土圍樓的材料
(三)簡陋的工具與經驗豐富的工匠
(四)萬丈高樓平地起
四、雅俗相兼的裝飾藝術
(一)樸實無華的整體
(二)精雕細琢的小處
(三)多變的內部空間結構
(四)小巧、別致的中堂屋與祖堂
(五)顯露風雅的樓匾、楹聯
五、小面積獲得的大居住空間
(一)土圍樓的優點
(二)圓形土圍樓優於方形土圍樓
六、自成一體的防禦系統
(一)特殊的社會環境導致建造土圍樓加強防禦
(二)土圍樓的防禦特點
七、土圍樓之鄉的年節
(一)過年
(二)鬧元宵
(三)其他年節
八、土圍樓之鄉的人生禮儀
(一)誕生
(二)滿月
(三)百日與周歲
(四)婚禮過程
(五)喪禮
九、土圍樓之鄉的民間信仰
(一)村神崇拜
(二)家神崇拜
(三)避邪、驅邪
(四)祖先崇拜
(五)大型的祭祀儀式
參考書目
後記

精彩書摘

初二可以到較遠的外村親友家拜年,做媳婦的也在這天“轉外家”,有孩子的要帶孩子去,丈夫去否隨意。媳婦回娘家,也要隨身帶一些禮物,如雞腿、年糕、糕餅、糖果等,孝敬父母親,並可以在娘家多住幾日。有的地方則帶紅包與糖果去,既要孝敬父母,也得給外甥們紅包。去年剛結婚的新郎倌這天一般要跟隨妻子一起到岳父家“頭年轉門”,“做新婿郎”。如果新郎倌去岳父家,與岳父同一土圍樓的至親,都會熱酒做菜對他熱情地款待。由於有的土圍樓內住著許多家,這家請,那家請,或各家送些酒菜來也相當熱鬧。有的地方的閩南人這天出外拜年日“出行”,晚上回來,要喝“出行酒”。
正月初三一般不外出拜年。對土圍樓之鄉的客家人來說,該日是送窮日,不到人家家裡拜年,以防止被人誤解把“窮神”送到人家裡。家家只清掃垃圾,並用三支香與三張金紙一起送到路邊、溪邊焚香倒掉或燒掉,意為“窮去富來”。對土圍樓之鄉的閩南人來說,初三也是個“窮日”,也有“送窮”的習俗。如南靖縣船場一帶,初三打掃集了兩天的垃圾後,要把垃圾和一把壞掃帚、三支香送到三岔路口,日“送窮”。實際上,都是因為除夕守歲,初一、初二又都出去東奔西顛地串門拜年,所以很累,這天需在家中休息一下,蕎精蓄銳。因此,土圍樓之鄉的閩南人有民諺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睡個飽),可以在家中好好睡一覺。
正月初四“接神”是土圍樓之鄉閩南人的習慣。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