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領事館舊址

法國領事館舊址

法國領事館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為兩幢長方形法式建築,層高5米,磚牆,石質地板,鏇梯和樓板全用紅木精製,銑鐵皮蓋頂,建於1896年。四周是大拱門,拱門內為2米寬走廊,每幢建築面積876平方米,總面積1752平方米,建築周圍全由高大樟木環護,時為該區第一座外國領事館。

基本信息

簡介

法國領事館舊址法國領事館舊址
法國領事館舊址位於龍州鎮利民街,四周皆為民居。該館為兩幢長方形法式建築,建於1896年,層高5米,磚牆,石質地板,鏇梯和樓板全用紅木精製,銑鐵皮蓋頂。四周是大拱門,拱門內為2米寬走廊,每幢建築面積876平方米,總面積1752平方米,建築周圍全由高大樟木環護,時為我區第一座外國領事館。該館原址位於河西岸萎園角,現址原為中法合營的龍州至同登鐵路龍州火車站,後鐵路因軌距爭執停辦,領事館遂於I908年遷入,直至1949年8月才全部撤走。該館可以說是清政府喪權辱國的產物。

歷史

1885年的中法戰爭後,中法兩國在天津簽訂了《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又稱《中法新約》),開辟龍州為商埠,清政府準許法國政府在龍州設立領事館。1889年,法國政府派安迪來龍州籌建領事館。經過多點查勘,安迪認為,龍州南門對岸的簍園角是平而河和水口河的匯合處,逆平而河而上,可達越南涼山省七溪(艽葑);逆水口河而上,進入牧馬河,可直達越南高平省省會高平。在豐水期,船隻從七溪或高平順流而下,一天時間即可抵達龍州。在當時公路不通的情況下,簍園角無疑是交通便利的地點,於是,安迪便決定在簍園角建館。經過征地建房,掛上“法國派駐邕龍領事館”門匾,開館辦公。
1890年,蘇元春開始擴建龍州至鎮南關的官道,經5年時間,修成可通汽車的公路。從龍州南岸至越南同登,僅58公里,比起行船,更為便捷快速。1898年,法國領事館從簍園角遷出,搬進當時閒置著的龍州火車站,將該車站作為新的館址使用。龍州火車站建成於1896年,是法國為修築龍州至越南同登鐵路而建設的配套建築。法國在《中法會訂越南條約》簽訂後開始在越南北圻一帶修築鐵路,並準備在廣西邊境修築龍州至越南同登鐵路。據說,因為軌距問題談判失敗,這條鐵路最終被追停辦。
龍州火車站是兩幢結構相同的法式二層樓房。樓房層高5米,單體長25.66米,寬15.2米,面積780平方米,兩幢樓房總面積1560平方米。樓房地面鋪著石板,屋頂覆以金屬瓦片,中間兩座鏇轉式樓梯和樓板均用梘木精製,四周開20隻大拱門,拱門向內為2米寬的走廊,整個建築堅固而別致。
1913年,法國領事館曾一度遷到省會南寧,但由於省政府無外事機構,而依據中法條約特設的專事處理對法事務的外交機構“廣西全邊對訊督辦署”設在龍州,法國領事館在南寧處理業務存在諸多不便,不久,仍迂迴龍州原址辦公。
1930年2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了龍州起義,嘉德領事與當時的反動分子勾結,企圖顛覆革命政權,被驅逐出境。此後一段時間,法方不再派領事來龍州。1933年,廣西邊防督辦兼對汛督辦李品仙將領事館重新修茸,法方始派來領事,恢復開館,直至1949年8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