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滴蟲病

泌尿生殖系滴蟲病是由陰道鞭毛滴蟲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統的原蟲感染,也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生殖器疾病。男性常因性交或使用污染的內褲、物品和用具等而受到感染,主要感染部位為尿道和前列腺。腎滴蟲病是由人陰道毛滴蟲所引起的腎盂腎炎。可通過性交傳染,也可由尿道上行或經血行感染引起腎臟感染,或通過內褲、游泳、洗浴、便具等途徑間接傳染。滴蟲性膀胱炎是由人陰道毛滴蟲所引起的膀胱感染性疾病。

基本信息

發病原因

滴蟲多寄生於婦女陰道後穹隆部或尿道旁腺內。在男性則多寄生於膀胱、尿道和前列腺內。該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染,是一種性傳播疾病。患有陰道滴蟲病的婦女,配偶中有3%以上亦同時患滴蟲病,但多數無明顯症狀,因此有學者認為滴蟲本身並不致病,而與繼發細菌感染有關。

發病機制

毛滴蟲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在35~37℃、pH5~6時繁殖率最快。正常女性陰道內pH維持在3.8~4.0,故可抑制毛滴蟲的繁殖。而在妊娠期及月經前後,陰道內pH增高,同時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感染,滴蟲攜帶者是本症惟一的傳染源。直接傳染:通過性生活男女相互傳染。在性關係混亂者及妓女中發病率高。且常與其他性傳播疾病如淋病、非淋菌性宮頸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尖銳濕疣、細菌性陰道病等同時存在。間接傳染:可通過帶滴蟲者傳染了的內褲、游泳衣、浴巾、衛生棉、廁所、馬桶圈、浴盆以及診查床或未消毒徹底的診療器械等傳播。

相關症狀

病人多為已婚中年人,常見於女性。有不潔性交史,或配偶有滴蟲感染史。
尿道炎:男性病人可出現尿道灼癢、尿頻、白色分泌和血尿等。女性病人則出現尿頻、尿痛、排尿不暢。陰道分泌物增多,呈漿液性或膿性,可伴異味。恥骨上區疼痛和尿道口水腫等。
前列腺精囊炎主要表現為前列腺分泌增多、尿終末疼痛、直腸下墜感、會陰部脹痛,直腸指檢示前列腺軟而大,精囊壓痛明顯。膀胱炎:由上行感染引起,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及膿血尿。
外生殖器炎:可出現包皮、龜頭潰瘍,有灼痛感,活組織塗片可找到滴蟲。
畏寒、發熱、腎區持續性脹痛、周身不適和胃腸道反應。
在分泌物中或尿沉渣中找到毛滴蟲是確診該病的依據。

相關檢查

將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與1ml溫鹽水相混,置於顯微鏡下,如能見到活動的滴蟲,即能確診。也可塗片後自然乾燥,作亞甲藍染色、革蘭染色、吖啶橙染色等檢查。對部分診斷有困難的患者,可將分泌物或前列腺按摩後的尿沉渣作培養,以提高檢出率,陽性率可達90%。膀胱鏡檢查:可觀察到後尿道膀胱頸部、三角區有充血、紅色小乳頭狀息肉樣隆起,並黏附有一層菲薄的絮狀物。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甲硝唑(滅滴靈)200mg,3次/d,共10天;或400mg,2次/d,7~10天為1個療程。治癒率可達95%~97%。同時套用甲硝唑栓,陰道內置入,1次/d,共10天。硝馬唑250mg,2次/d,連服6天。用1∶3000苯扎氯銨或1∶5000硝酸銀溶液沖洗尿道或膀胱。
中醫中藥:採用中藥白頭翁湯及黃連解毒湯加蛇床子治療,水煎服,剩藥渣再煎後外洗,效果可靠。治療結束後3天,應複查有無毛滴蟲,隔天1次,連續3次陰性時,方可認為治癒。為了確保完全治癒,此後連續3個月經周期,當月經淨後再檢查有無毛滴蟲,均為陰性方可認為治癒。
其他治療:對滴蟲性前列腺精囊炎病人,除用上述藥物治療外,還可輔以前列腺按摩,每周1次。尿道膀胱鏡檢查發現肉芽腫或頸口息肉者可用電灼或1%硝酸銀燒灼。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或使用保險套。

疾病護理

積極治療患者及帶蟲者,對女工和集體生活的女學生定期普查,改善工廠、學校公共衛生設施,加強衛生宣教,注意個人衛生和經期衛生。女用保險套亦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