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麥菜

油麥菜

油麥菜,別名莜麥菜,又叫苦菜、生菜,屬菊科、萵苣屬植物,是以嫩梢、嫩葉為產品的尖葉型葉用萵苣,葉片呈長披針形,色澤淡綠、質地脆嫩,口感極為鮮嫩、清香、具有獨特風味,含有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大量鈣、鐵、等營養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鳳尾”之稱。油麥菜的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可用多菌靈、克露等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吡蟲啉等防治,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58%瑞霉—錳鋅50g對水20kg和70%乙錳(己磷錳鋅)50g兌水15kg交替使用、預防效果更佳;灰霉病、菌核病、褐斑病用50%速克靈粉劑50g兌水40-50kg噴霧,病害嚴重時,可酌情加大藥量。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油麥菜油麥菜

油麥菜屬菊科,是以嫩梢、嫩葉為產品的尖葉型葉

用萵苣,葉片呈長披針形,它的長相有點像萵筍的“頭”,葉細長平展,筍又細又短。

從血緣關係看,油麥菜屬於葉用萵苣的一個變種——長葉萵苣,與人們熟悉的生菜相近,所以又名牛俐生菜。

它的色澤淡綠、長勢強健。抗病性、適應性強、質地脆嫩,口感極為鮮嫩、清香、有“鳳尾”之稱。

生長習性

油麥菜耐熱、耐寒、適應性強,耐寒性強,喜濕潤,抗病蟲害,品質甜脆,纖維少,生長適溫20-25℃。

地理分布

油麥菜油麥菜

油麥菜由於是生菜中尖葉的一種,品種不是很多,目前用的最多的純香油麥菜,是國外引進的。中國對油麥菜研究起步較晚,還沒有特別好的品種。我國多地有栽培。

營養成分

油麥菜油麥菜
油麥菜是蔬菜市場上出現的一個新面孔,又名莜麥菜,有的地方又叫苦菜、牛俐生菜,屬菊科,是以嫩梢、嫩葉為產品的尖葉型葉用萵筍的一種。

油麥菜的營養價值略高於生菜,而遠遠優於萵筍。例如,同萵筍相比,蛋白質含量高40%,胡蘿蔔素高1.4倍,鈣高2倍,鐵高33%,硒高1.8倍。

油麥菜的吃法與生菜相同,可清炒或作湯,烹飪時間宜短不宜長。吃起來嫩脆爽口,受人歡迎。

下表為油麥菜的營養成分表:

營養成分表
項目 每100克
能量 15.00千卡
蛋白質 1.40克
碳水化合物 1.50克
脂肪 0.40克
水分 95.70克
膳食纖維 0.60克
灰分 0.40克
胡蘿蔔素 360.00微克
視黃醇 當量 60.00微克
維生素B2 0.10毫克
煙酸 0.20毫克
維生素C 20.00毫克
100.00毫克
80.00毫克
70.00毫克
29.00毫克
1.20毫克
0.79毫克
0.43毫克
0.08微克
31.00毫克
1.55微克

食用價值

低熱量、高營養,營養價值略高於生菜而遠遠優於萵筍,有降低膽固醇、清燥潤肺等功效。

以生食為主,可以涼拌,也可蘸各種調料。熟食可炒食,可涮食,味道獨特。蒜蓉油麥菜、豆豉鯪魚油麥菜都是人們熟知的家常菜餚。

翡翠鮭魚卷

原料:1.鮭魚肉300克,2.油麥菜240克,3.冬筍條50克,4.火腿條,5.韭黃適量,6.鹽適量,7.胡椒適量,8.高湯適量

做法:

1.將鮭魚切成片狀,用調味料醃過。

2.將醃好的鮭魚片,捲入冬筍條、火腿條,用燙軟的韭黃紮好。

3.鮭魚卷泡上嫩油,將油麥菜用高湯燙熟,排放在盤子周圍。

4.將鮭魚卷擺放在盤子中間,完成即可食用。

保健小語

鮭魚中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油麥菜和冬筍含礦物質、纖維素、維生素A、C,

可調和身體機能,有益於體內各種蛋白質、糖類、脂質及膽固醇的消化。適當食用可促進腦部健康,利於腸道消化,對新陳代謝也有幫助。

紫菜河蝦油麥菜

原料:水發紫菜50克,河蝦50克,油麥菜250克,精鹽、料酒、味素、蔥花、香油、色拉油

製法:

1.水發紫菜撕成小塊;河蝦治淨,入沸水鍋中氽熟後撈出;油麥菜擇洗淨,切成5厘米長的節。

2.炒鍋上火,放入色拉油燒熱,投入蔥花爆香,再下入河蝦,烹入料酒,隨即下入油麥菜、紫菜翻炒,調入精鹽和味素,炒熟後淋入香油,起鍋裝盤即成。

豆豉鯪魚油麥菜

主料:油麥菜

輔料:豆豉鯪魚罐頭

油麥菜油麥菜

調料:蔥、姜、蒜、雞精、食用油

做法:

1.將油麥菜洗淨切成段;

2.坐鍋點火,待油熱後蔥姜煸出香味,加入油麥菜、豆豉鯪魚罐頭翻炒,再倒入蒜末、雞精即可。

特點:色澤翠綠、魚香味美、營養豐富

香灼油麥菜

主料:油麥菜300克。配料:紅尖椒絲10克, 青尖椒絲10克。調料:薑絲5克蔥絲20克,香菜10克,海鮮醬油15克,生抽10克,美極鮮醬油5克 ,色拉油35克。

油麥菜油麥菜

製法: (1)油麥菜擇洗乾淨,切成5厘米長的段,入沸水鍋中氽至斷生後,撈出瀝水裝盤。在油麥菜上撒上薑絲、蔥絲、紅椒絲、青椒絲和香菜,淋上海鮮醬油、生抽和美極鮮醬油。

2.炒鍋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燒熱,舀出熱油淋在盤中菜餚上,即成。

特點: 特色:製作簡便,成菜香氣濃郁,口味清淡,是一款受人歡迎的素餚。

關鍵:

1.油麥菜氽制的時間不能過長,剛氽至斷生即可,否則會影響成菜脆嫩的口感和鮮艷的色澤。

2.海鮮醬油、生抽不能放得太多,否則成菜會失去清淡的口味。

清炒油麥菜

製作工藝

1.油麥菜擇洗乾淨,切成5厘米長的段;

2.蔥、姜、紅椒、青椒分別切絲備用;

3.鍋中放油,爆香姜蔥絲,放入油麥菜煸炒;

4.烹入海鮮醬油、生抽調味;

5.然後放入紅椒絲、青椒絲略炒,撒上香菜末即可。

適宜人群

適宜出現頭暈、乏力、易倦、耳鳴、眼花,皮膚黏膜及指甲等顏色蒼白,體力活動後感覺氣促、骨質疏鬆、心悸症狀的人群。

適宜有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狀的人群。

禁忌人群

胃炎,泌尿系統疾病,性質寒涼,尿頻、胃寒的人應少吃

功效

油麥菜的藥用功效不凡,它在降低膽固醇、治療神經衰弱、清燥潤肺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特別是油麥菜的維生素C含量高,而維生素C對於治療壞血病、預防動脈硬化、抗氧化等都有明顯效果。

種植季節

8-9月(四季可播種,北方冬季宜在室內種植)

育苗

油麥菜油麥菜

1、常育苗移栽。發芽適溫15至20℃,高於25℃或低於8℃不發芽,

夏季高溫時播種需要催芽。將種子撒播於澆透水的土面,復土約0.5~1厘米,保持土壤濕潤,約l周發芽。(催芽方法:將種子浸泡於水中5~6小時,稍晾乾後用濕布包好,放在陰涼處催芽,約有3/4種子露白時播種。)

2、苗期土壤保持濕潤即可,夏季暴曬時要遮陰。真葉3~4片時定植於施足基肥的盆土中,株距約10~15厘米,澆透水,約1周后可正常管理。

日常管理

1、病蟲害少,生長快速,需肥量較大,一般每7~10天左右噴施1次以氮肥為主的腐熟有機肥,以促進葉片生長,採收前l周宜停止施肥。

2、喜涼爽,稍耐寒而不耐熱,葉片生長適溫為11~18℃,溫度過高則影響生長或提前開花。

3、喜濕潤,生長旺盛期要求給予充足水分,通常每天澆水1次,必要時早、晚澆水,以免影響葉片的品質。

4、採收後,待傷口晾乾可追施1次腐熟有機肥,以促進新葉萌發,一段時間後可再次採收。

採收

定植後約一個月,或從約15片葉時即可開始採收,通常在早晨進行,將充分長大、厚實而脆嫩的綠色葉片用手掰下即可。

物種繁殖

品種特性

油麥菜屬菊料,是以嫩梢、嫩葉為產品的尖葉型葉用萵苣,葉片呈長披針形,色澤淡綠、長勢強健。抗病性、適應性強、質地脆嫩,口感極為鮮嫩、清香、單株可達0.3m,畝產3000—5000kg,有“鳳尾”之稱。

栽培季節

油麥菜油麥菜

油麥菜耐熱、耐寒、適應性強,可春種夏收、夏種秋收,早秋種植元旦前收穫,以及冬季大棚生產等。一般大棚生產,在寒冬到來之前育成壯苗為宜.即苗期避開1月份寒冬季節。早春播1~3月中棚內播種育苗,標準棚築2畦,中間開1條溝,深翻築畦,澆足底水,種子撒播畦內,復蓋籽泥,以蓋沒種子為度,平鋪塑膠薄膜(2層薄膜l層地膜),一般10~15天出苗,逢陰雨低溫時間出苗更長些。齊苗後揭除地膜,通風換氣,白天要防高溫傷苗,晚上防凍害;夏播4~6月露地育苗,選擇高勢地,2米連溝,深翻施腐熟廄肥,築畦整平。浸種3小時,待種子晾乾後播種。育苗床澆足底水,將種子散播在畦面上,並蓋好籽泥,澆足水,如遇高溫乾旱,畦上復蓋遮陽網,齊苗後早晚揭網,苗床肥水要適中,不宜過乾;秋播7~9月,油麥菜育苗要浸種催芽。

方法是:將種子用紗布包好後浸水3~4小時,然後取出放入冰櫃冷藏室內10~15小時,有75%出芽即可播種。秋播育苗最好用小拱棚或大棚,出苗後注意土壤墒情,不宜過乾過濕,並及時拔除雜草,確保排水通暢;冬季栽培可於11-12月播種育苗,前提是大棚要施好基肥,翻耕作畦,6米寬的大棚作2畦或3畦,播種田床土要削細,隔天澆足底水,然後撒播,每分地播籽150克左右,可供種植大田3畝左右,播後撒一層營養土蓋沒種子,再平蓋一層塑膠薄膜或地膜。出苗後及時揭去平蓋的薄膜,加強管理,做好通風換氣和保暖工作。

育苗技術

油麥菜育苗油麥菜育苗
油麥菜夏秋栽培,必須催芽播種,否則難以保證育苗成功。因油麥菜種子發芽適溫為15—20℃,超過25℃或低於8℃不出芽。簡單易行的發芽方式是:先將種子用清水浸泡4—6h,然後撈起瀝乾,裝入絲襪內可選擇以下3種方法催芽。

河沙催芽法即在陰涼處鋪上濕潤的河沙20—30Cm厚,然後將浸泡過的種子撤在河沙表面,再鋪 1—2cm厚濕河沙,並用新鮮菜葉蓋上。

保溫瓶冰塊催芽法將浸泡好的種子,吊在瓶內,在瓶內加上清水、冰塊,並達到15—20,每隔1天沖洗1遍並堅持換水和加冰塊。

冰櫃低溫催芽法把浸泡好的種子用紗布包好,放入15—20℃的冰櫃內、並堅持每天沖洗1遍。上述催芽約經2—4天,有60%—70%出芽即可播種。適宜季節可直播育苗、冬春可在拱棚內保溫育苗,夏秋季節育苗和生產最好採用遮陽網遮光降溫生產。

合理密植

季節不同,苗齡差異較大,夏秋需20—30天,冬春需50—70天,一般4—6片真葉即可定植。株行距要求15cm*20cm。

田間管理

油麥菜種植油麥菜種植
油麥菜一般採取平畦栽培,油麥菜有5-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行株距20厘米左右。定植前深翻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腐熟廄肥3000公斤,碳酸氫銨80~100公斤,2米連溝,深溝高畦。苗齡4~5葉定植,秧苗健壯,株行距10~15厘米,平畦栽培。春播露地移栽,施足腐熟廄肥,每畝施碳酸氫銨80公斤。定植後澆足定根水,如遇乾旱,以肥水促進,25~30天即可上市,畝產量1800~2000公斤。秋播7~9月正遇高溫乾旱季節,且常暴雨,移栽後應澆足活棵水,用遮陽網復蓋5~7天,活棵後如遇陰雨天可解除遮陽網,肥水適中,有利於油麥菜正常生長,20~30天即可上市,一般畝產量1600~1800公斤。秋冬播10~11月在露地移栽,12月份遇寒潮侵襲,需移栽在大棚內,25~30天即可上市,畝產量1500公斤左右。

定植前施足基肥,每667mz施優質廄肥5000kg,二銨40kg,尿素20kg,硫酸鉀20kg或草木灰200—300kg,作成1.5米連溝的畦。定植時澆好定植水,1周后澆足緩苗水、緩苗後配合澆水沖施提苗肥(尿素15kg),後期重施促棵肥(尿素30kg),定植緩苗後及時中耕、深鋤以利於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整個生長發育期,保持田間濕潤,土壤疏鬆。定植的管理方法同萵筍基本相同,須加強肥水管理,既要保持充足水分,又要防止過濕而造成水漬為害,同時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冬季大棚種植

播種育苗

油麥菜油麥菜

苗床及時翻耕,整平畦面,苗床土力求細碎、平整,播種前應施足基肥,澆足底水;適時播種,播種時應在種子(播種前種子用新高脂膜浸種)摻入少量細潮土,混勻,再均勻撒播,並復蓋0.5厘米厚的細土。

移栽定植

油麥菜種植油麥菜種植
定植前15-20天去掉田間畦背,深翻耙平耙細,將腐熟後的農家肥與複合肥、化肥混合均勻後撒施於畦面;整地施肥後,按畦寬1.2-1.3米劃線,中間挖出寬40cm,深30cm的下料溝,將挖出的土分放兩側;將玉米秸稈與金寶貝大棚升溫劑按照比例混勻,混勻後投放到下料溝中,壓實、復土並灌水;定植時在距溝沿5-10cm處開溝或挖穴定植秧苗,定植前將定植肥、殺菌劑、殺蟲劑撒施於定植溝內,並澆透定植水,定植後須及時在反應堆上打孔,以利於良好的通風和釋放二氧化碳,金寶貝大棚升溫劑中含有的大量功能微生物將在反應堆中快速繁殖,分解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熱量、二氧化碳、酶及其他多種代謝產物,氣溫、地溫隨之大幅度升高,有助於油麥菜在低溫環境下順利生長發育。

定植時結合整地,施足基肥(畝施農家肥3000千克左右,尿素10—15千克,磷酸二銨15—20千克,硫酸鉀5—10千克),適時移栽,合理密植,栽後及時澆水,及時噴施根苗壯,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縮短緩苗期,使幼苗快速適應新環境,提前進入豐產期,並可防徒長、延長採收期,抗病抗逆。

田間管理

定植緩苗後,應及時中耕除草,以增強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發育,根據墒情適時澆水追肥(以氮磷鉀複合肥為主),在油麥菜生長階段也可使用根苗壯進行灌根,有效防治爛根,死秧苗,植株早衰等。

大棚種植油麥菜的病蟲害防治。油麥菜生長階段易發生霜霉病、潛葉蠅等病蟲害。如發現病株應根據植保要求噴施針對性藥劑(如72%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72%普立克、1%蠅蟎淨乳油)進行滅殺,並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防治效果。

病蟲害防治

油麥菜的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可用多菌靈、克露等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吡蟲啉等防治,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58%瑞霉—錳鋅50g對水20kg和70%乙錳(己磷錳鋅)50g兌水15kg交替使用、預防效果更佳;灰霉病、菌核病、褐斑病用50%速克靈粉劑50g兌水40-50kg噴霧,病害嚴重時,可酌情加大藥量。噴藥時間應選晴天午後3時或雨後轉晴葉面不帶露水時較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