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潑豆莛

油潑豆莛

油潑豆莛是由綠豆芽、花椒、鹽、花生油等食材製作而成的一道美食,有利尿調理清熱解毒調理功效。

【菜譜名稱】

油潑豆莛

【所屬菜系】

孔府菜

【菜譜功效】

利尿調理 清熱解毒調理

【製作材料】

主料:綠豆芽(400克)
調料:花椒(2克) 鹽(3克) 花生油(30克)

【製作工藝】

1. 將豆芽掐去芽和根、洗淨;
2. 炒鍋放火上,加入花生油燒至九成熱時,放花椒炸過,將豆莛放入漏勺(密孔的),左手拿漏勺擱在油鍋上,右手拿炒菜手勺,用手勺舀熱油澆在豆莛上,反覆澆幾次;
3. 再把油瀝乾,將豆莛倒在平盤中,撒上精鹽,稍拌上桌。

【工藝提示】

1. 豆芽去除頭須洗淨。用熱油澆燙而斷生即成。菜上桌,要快吃,以免回軟;
2. 因有油潑過程,需準備花生油500克。

【菜品口感】

口味:椒麻味
豆芽色白如玉,生脆可口,花椒味美,齒頰留香。

【食譜營養】

綠豆芽:綠豆芽富含大量的維C,可以有效預防壞血病,清除血管壁中的膽固醇和脂肪的堆積、防止心血管病變的作用。另外綠豆芽中還有豐富的維生素B2,對口腔潰瘍的人很適合食用,其次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預防便秘和消化道癌等。同時還是一種低熱能的減肥食品。

【食譜相剋】

綠豆芽:綠豆芽不宜與豬肝同食。

【歷史文化】

“油潑豆莛”是取用綠豆芽摘去芽和根,其梗稱為“豆莛”。此為孔府名菜。相傳,清代乾隆皇帝有一次到孔府,在用膳時,因肚子不餓,吃得很少。在場待膳的“衍聖公”很著急,便傳呼廚師想辦法,製作一道既能開胃,又食不飽的菜餚。廚師便取綠豆芽,加花椒少許,經熱油鍋炒熟後上桌。乾隆吃後覺得綠豆芽潔白生脆,花椒味香開胃十分滿意,稱讚此菜“味道不錯,是從未吃到過的一道好菜”!這樣油撥豆莛便成孔府名菜。

【營養成分】

·熱量 (346.86千卡)
·蛋白質 (8.53克)
·脂肪 (30.55克)
·碳水化合物 (12.93克)
·膳食纖維 (3.77克)
·維生素A (12.46微克)
·胡蘿蔔素 (82.80微克)
·硫胺素 (0.20毫克)
·核黃素 (0.25毫克)
·尼克酸 (2.03毫克)
·維生素C (24.00毫克)
·維生素E (13.43毫克)
·鈣 (53.04毫克)
·磷 (153.88毫克)
·鈉 (1198.93毫克)
·鎂 (74.88毫克)
·鐵 (3.47毫克)
·鋅 (1.59毫克)
·硒 (2.07微克)
·銅 (0.47毫克)
·錳 (0.57毫克)
·鉀 (276.80毫克)
·維生素B6 (0.40毫克)
·泛酸 (1.84毫克)
·葉酸 (224.00微克)
·維生素K (188.00微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