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潑扯麵

油潑扯麵

油潑扯麵,漢族麵食,面煮熟撈出,至碗中加鹽、醋、切碎的蒜苗、辣椒麵,油燒熱澆至辣椒麵和蒜苗之上,拌勻可食。在陝西,扯麵又叫拉麵、拽面、抻面、楨條面、香棍面等,據說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油潑麵是在周代"禮面"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秦漢時代稱之為"湯餅",屬於"煮餅"類中的一種;隋唐時代叫"長命面",意為下入鍋內久煮不斷;宋元時代又改稱為"水滑面"。

基本信息

簡介

陝西扯麵,又叫拉麵拽面抻面楨條面香棍面等,據說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油潑麵最早在案板街,炭市街一帶經營,後來在西安很普遍了。它原來是一種很普通的麵食,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寬的麵條,在開水中煮熟後撈在碗裡,先配上蔥花、肉絲、花椒粉、鹽面等配料,再撒上一層厚厚的辣椒麵,頓時滿碗紅光,最後一道工序是關鍵。

歷史

油潑扯麵油潑扯麵

油潑麵是在周代“禮面”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秦漢時代稱之為“湯餅”,屬於“煮餅”類中的一種;隋唐時代叫“長命面”,意為下入鍋內久煮不斷;宋元時代又改稱為“水滑面”。據元代韓奕所著《易牙遺意》記載:“水滑面: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劑。一斤作十數塊。放在水中,候其面性發得十分滿足,逐塊抽拽,下湯煮熟。抽拽得闊薄乃好。”清代朝廷大臣薛寶辰在其著作《素食說略》中記載更為詳細:“其以水和面,入鹽、鹼、清油揉勻,復以濕布,俟其融和,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楨面。”書中還指出:“作法以陝西朝邑、同州為最佳。”關於楨條面的形狀,書中說道:“其薄等於韭菜,其細比於掛麵,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其餘如面片、面旗之類”。同樣一塊面,能址抻成多種不同的形狀,可見技術的精湛非同一般。

現今扯麵的製法基本承襲舊法,和面時用鹽和鹼面,以提高麵團的筋韌性能,近10年來還有用“拉麵劑”代替使用鹽鹼的。如今扯麵的形狀,有拉拽寬厚如腰帶的大寬長面,俗稱“biangbiang面”;有細薄似韭葉的二寬面;有細如銀針的龍鬚麵;有粗繼如筷子的箸頭面;有三棱形似寶劍的劍刃面;有拽成短節的“空心面”。

烹調方法

水煮、油潑

味型

鮮香味、酸辣味、香辣味。切忌:生冷務食用,有礙消化。

原料

麵粉25kg,菜籽油香醋醬油食鹽辣麵青菜蔥花純鹼適量。

製作工藝

油潑扯麵油潑扯麵
1和面

溫開水化開鹽水和面,水分幾次倒入,先拉成面絮,後搓成塊,再蘸水調軟。每25kg面用12.5kg水、750g鹽、鹼面100g反覆折揉後,過10分鐘,再分批搓成大條,揉好,抹上油,再揪成100g重小劑子抹油搓成小條,用濕布蓋嚴待用。

2抻面

(1)箸頭面:將麵條搓細(約5—8條),用兩手輕輕扯長,再將“面頭”平列起來,用兩手將面提起用力扯,隨即在案上彈一下,兩臂張開再一扯,然後用右手將面的兩頭捏住提起,左手食指中指伸入折處,略加彈動將麵條分開,兩手伸開徐徐向外伸扯,再用左手無名指、小指把麵條中間掛住,將左手食指與中指原掛的面頭交到右手,再左右向外伸扯,如此兩三次,即成箸頭細面,隨手投入開水鍋煮熟即成。

(2)油潑麵(即較寬條的扯麵):將小條用手壓扁擀成寬片,在寬片中間用小擀杖橫壓一道紋,雙手左右分開扯成寬面片,再順中間壓紋處劈開,投入開水鍋里煮熟,撈在碗裡。

(3)潑油:面上放適量乾辣麵、蔥花,將燒開的火花油猛潑入碗裡辣麵上即成,潑面時面上可放各種時鮮青菜,如韭菜花、香椿、豆芽、青菜等,喜食辣子者還可放些油潑辣子。

米醋、醬油、食鹽、花椒油混在一起作調料,但調料須在潑油前和煮好的面調勻,這樣可以使味入面內。

風味特點

面長不斷,光滑筋韌,油香撲鼻,酸辣味美。口味也可隨各人嗜好而定。

繼承創新

用此法還可製成臊子扯麵炸醬扯麵炒蛋番茄扯麵羊肉燴扯麵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