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王

河間王

歷史上有二十一位河間王,他們分別在不同的時期:漢朝、西晉、元朝、北齊。其中劉姓十五人,司馬姓一人,高姓二人,孛兒只斤氏三人。他們當中最著名的是漢代的河間獻王劉德,他是漢代搶救古籍的第一位高級人物,其學宮是漢代研究機構之祖,其次是晉代八王之亂中打敗眾多王室的一匹黑馬——河間王司馬顒。歷代河間王,作為歷史正面人物的主要是漢代的河間獻王劉德。

漢朝

河間獻王劉德

河間獻王劉德是漢代搶救古籍的第一位高級人物,其學宮是漢代研究機構之祖。是歷代河間王里最著名的人物,有時簡稱河間王或漢代河間王。歷代河間王,作為歷史正面人物的主要是他。

其他

河間王在漢朝時期共有過四次冊封,分別為。

第一次冊封

河間文王劉辟疆,前178-前165年在位。

河間哀王劉福,前165-前164年在位。

第二次冊封

河間獻王劉德,前155-前129年在位。

河間共王劉不周,前129-前125年在位。

河間剛王劉基,前125-前113年在位。

河間頃王劉緩,前113-前97年在位。

河間孝王劉慶,前97-前54年在位。

河間王劉元,前54-前37年在位。

第三次冊封

河間惠王劉良,前32-前5年在位。

河間王劉尚,前5-9年在位。

第四次冊封

河間孝王劉開,90年-132年在位。

河間惠王劉政,132年-142年在位。

河間貞王劉建,142年-152年在位。

河間安王劉利,152年-180年在位。

河間王劉陔,180年-221年在位。

西晉時期

兩晉歷任河間王

史稱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司馬遺出繼後代,司馬洪支系
河間平王 司馬洪 265─276 司馬望 之子,出繼昌武亭侯司馬遺,受封第一代河間王
河間王 司馬威 276 襲洪河間王爵,後徙封章武,後又出嗣義陽王望
司馬孚直系後代,司馬顒支系
河間王 司馬顒 276─306 司馬孚 之孫,初為太原王,後徙封河間
河間王 司馬融 306 司馬植之子,徙封樂成
河間武王 司馬欽 330─365
河間景王 司馬曇之 ?─384
河間王 司馬國鎮 ?─399

八王之亂中的河間王

司馬顒(?-306),西晉宗室。字文載,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司馬懿弟司馬孚孫,太原王司馬瑰子。鹹寧三年(277)受封河間王。遷北中郎將,監鄴城。

河間王司馬顒河間王司馬顒

元康九年(299)為平西將軍,鎮長安。趙王司馬倫篡位,乃舉兵回響

齊王司馬冏,進位侍中,太尉。永寧二年(302)底受密詔起兵討司馬冏,次年又與成都王司馬穎合兵敗長沙王司馬乂,隨後其部將張方劫惠帝及穎至長安。永興二年(305)七月,東海王司馬越被王浚推為盟主,欲率師迎惠帝司馬衷還復舊都洛陽。三年正月,司馬顒因劉喬兵敗欲與東海王司馬越講和,然張方不從,又受參軍畢垣挑唆,遂使人殺之,送首級於東海王司馬越請和,司馬越不許,命宋胄等率鮮卑兵西迎惠帝。五月,司馬越前鋒祁弘連敗司馬顒軍,入關。司馬顒單騎逃入太白山。司馬越以詔書征司馬顒為司徒。司馬越弟南陽王司馬模暗遣其將梁臣於新安(今河南澠池東)途中殺司馬顒,並其三子。

北齊

河間王孝琬,文襄第三子也。天保元年封。

子 高正禮,承襲河間王的爵位。

元朝時期

元朝時期,河間王封地在今 河北省境內,為金印駝紐王。

忽察,闊列堅之子。

兀古帶,闊列堅之孫,至元二年(1265年)封。

也不乾,兀古帶長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