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文天學院

河海大學文天學院

河海大學文天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由河海大學與江蘇大業投資有限公司、無錫市大業房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獨立學院,也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高校在安徽省舉辦的唯一一所獨立學院。立足安徽,面向水利行業,服務周邊地區,堅持以工科為主,以水利為特色,經、管等學科協調發展,培養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樂於服務生產建設第一線的具有創新意識的高型素用質應專門人才。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河海大學文天學院河海大學文天學院
2008年5月7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設立河海大學文天學院(教發函【2008】148號)。
2010年5月,被評為馬鞍山市重點建設十大功勳工程。
2012年,新增車輛工程和財務管理2個本科專業。被評為安徽省優秀教學管理單位。
2013年,新增環境設計、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酒店管理3個本科專業。獲評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2014年,新增能源與動力工程、工程造價和數字媒體藝術3個本科專業。9月,成立機械工程系。獲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全國先進單位”。
2014年12月,在第三屆高校高中對接暨關愛聯考生升學行動峰會上被評為2014年度關愛聯考生升學行動先進單位。
2015年5月,被評為安徽省2014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2016年3月,安全工程(工學)、公共藝術(藝術學)2個專業獲批為2015年度新增本科專業,自2016年開始招生。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5年8月,學校開設7個教學院系、29個本科專業。
院系 專業
水利工程系 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務工程
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給水排水科學工程、交通工程、測繪工程、地質工程、安全工程
電氣信息工程系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
機械工程系 機械工程、車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經濟管理系 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務管理、酒店管理、工程造價
藝術設計系 環境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公共藝術
國際教育學院 ------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8月,學校共有教職工863名,其中專任教師655人,兼職教授、副教授246人,外教3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的占37.6%,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占76.2%。截至2015年11月,擁有省級教學名師3個,省教壇新秀3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
省級教學名師:薛聯青、曹家和、沈長松
省教壇新秀:劉加冬、李丹、吳雲標

省級教學團隊:英語教學團隊(負責人:顧翔)、大學數學教學團隊(負責人:夏樂天)、力學教學團隊(負責人:黃孟生)

教學建設

硬體設施
截至2015年8月,校舍建築面積352372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821.97萬元;建有教學樓群、學生生活樓群、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運動場所、實驗中心、計算機中心、電子閱覽室、多媒體、語音教室等;建有適應高速網路技術及套用需求的主幹網,構建了網路教學、辦公自動化、圖書資源等多個數位化平台。
學校投入資金近200萬元,建成擁有280台計算機機房、4間創業實訓室和25間大學生創業孵化室的學生創業項目孵化基地;投入162.1萬元,建成了安徽省首家大學生創業超市,包括就業、創業等五大功能區域。
質量工程
截至2015年11月,學校擁有省級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計畫4項,省級示範性實驗中心2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教學研究項目5項,省級振興計畫項目4項,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項,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1個。
截至2015年8月,學校獲得省級教學研究項目5項。
省級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計畫:土木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車輛工程、計算機套用
省級示範性實驗中心:力學實驗實訓中心、水務信息化實訓中心
省級特色專業:水利水電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水務工程
省級振興計畫項目:水利水電工程、工程管理、水務工程、獨立學院轉型發展重大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會專業群
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工程施工虛擬仿真實驗中心
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土木工程實踐教育基地
學生成績
2014年3月,學校學生獲五項國家專利;5月,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安徽賽區決賽中4名同學獲一等獎,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安徽賽區中獲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6月,在“創青春”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安徽省決賽中獲得銀獎2項,銅獎3項,優秀獎7項;9月獲七項國家專利;10月,機器人小組在2014年中國機器人大賽上獲1個特等獎,4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11月,獲獲全國大學生數模競賽全國二等獎,沙盤競賽小組在全國高等院校工程項目管理沙盤模擬大賽中取得三等獎;12月,獲第九屆全國信息技術套用水平大賽全國一等獎,獲第三屆安徽省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三等獎。
截至2015年8月,學生參加國際、國內和省內各項比賽,獲得各項獎勵343餘項;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考研錄取率10%以上。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8月,學校先後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國家高校開展2+2、3+1、4+1項目合作及校際交流,國際生規模500餘人,被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批准為“外國專家資格單位”,常年聘請多名外教負責教授學生口語,引進環球雅思教學體系和師資,並選送優秀骨幹教師赴國外合作院校訪問、進修及攻讀學位。

基礎設施

河海大學文天學院圖書館河海大學文天學院圖書館
學院占地507畝,規劃預留發展用地500畝。現有的教學樓群、學生生活樓群、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和運動場所等現代化設施,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良好條件。
學院擁有設施先進的實驗樓、計算機中心、多媒體和語音教室等,依託河海大學行業優勢建有十餘個校外實踐實習基地。
圖書館現有藏書12萬餘冊,並共享河海大學豐富、完善、高品質的電子圖書報刊資料等數字資源。校園建設了適應高速網路技術及套用需求的高速主幹網,構建了網路教學、辦公自動化、圖書資源等多個數位化平台,方便教師與學生使用。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水信息研究所、岩土與地質工程研究所、交通科學研究所、人力資源研究院、水利工程技術研究所、馬鞍山市工程監測與安全監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財務管理研究所、工程管理研究所、水文化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建設成果

2010年,學校獲得省教育廳4個項目,省科技廳1個;2011年學院獲得省科技廳1個項目,省教育廳8個項目,其中重大項目一項;2010年校內立項13項;承接了與企業合作的橫向項目200餘萬元。
2012年,學校獲得省級科研項目立項3項,其中安徽優秀青年人才基金項目2項,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
2013年省級項目7項,完成橫向項目69項,完成產值1485.7萬元。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5年12月,河海大學文天學院圖書館共有紙質圖書95萬餘冊,報刊720種,電子圖書50萬種,有中國知網、萬方數字資源服務平台等多種資料庫,設有期刊資料庫、視頻及電子圖書等數字資源。
館藏圖書以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交通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務工程、土木工程、給水排水工程、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國際經濟與貿易、工程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環境設計等專業及其相關學科類為主,涵蓋其他各大學科。

文化傳統

校徽

河海大學文天學院校徽中間為“文天”篆字和白底藍字,主色調繼承了河海大學的藍色,寓意大江大海的寬廣胸懷和磅礴氣勢,代表了緣水而生、因水而為、順水而長的水利專業辦學特色。
校徽外圈是繼承河海大學1924年河海工科大學時期校徽外圈的梅花瓣形圖樣,象徵傲雪凌霜、堅韌不拔的崇高品質,梅花瓣形圖樣與水波浪圖樣暗合,喻示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校訓

上善若水、篤學敦行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
所惡,故幾於道。”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細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無色無味,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它以百態存於自然界,於自然無所違也。
篤學敦行:專心好學。篤乃深厚的意思,敦是敦促、勉力的意思,敦行就是勉力去做,強調動手的能力、實踐的作風和對道德的踐履。

校風

文心勵志、天道酬勤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董事長 朱洪高
督導專員、黨委第一書記 汪光陽
院長 吳繼敏
黨委書記、董事 楊士魁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張建民
黨委委員、董事長助理、副院長 馬建
紀委書記、副院長 蔡正林
黨委委員、副院長、後勤處處長 朱建芬

發展前景

文天學院注重與國際上教育已開發國家的合作與交流,通過河海大學商學院國際教育中心,與美國北衣阿華大學、英國威爾斯班戈大學、美國休斯頓大學維多利亞分校等國外高校開展密切合作及學生交流項目,以拓展國際交流,推進合作辦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