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

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創建於2007年,是河南理工大學中最年輕、具有特色和活力的院系之一。音樂學院現有音樂表演一個本科專業,設理論、聲樂、器樂與舞蹈等四個專業方向。 音樂學院現有教學場地近4000平方米,擁有音樂廳、舞蹈教室、數碼鋼琴教室、多媒體教室和琴房,設備齊全。 音樂學院現有教職工27人,其中副教授3人,講師8人,擁有博士學位的2人,擁有碩士學位的23人。

學校簡介

河南理工大學,是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和河南省重點建設的骨幹高校。其前身是1909年由英國福公司興辦的焦作路礦學堂,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學校,歷經河南福中礦務學校、福中礦務專門學校、福中礦務大學、私立焦作工學院、西北工學院、國立焦作工學院、焦作礦業學院等重要歷史時期,1995年恢復焦作工學院校名,2004年更名為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坐落在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河南省焦作市。焦作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山水,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優良的人文與社會環境。在學校辦學歷史上,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著名地質學家翁文灝、工礦泰斗孫越崎,先後擔任學校的名譽董事、常務董事、董事長和名譽院長;張仲魯、張清漣、丁觀海、張伯聲等眾多留美學者、教授先後在校任教或擔任學校領導職務。在他們的引領下,學校成為當時蜚聲海內外的知名學府。 在近100年的辦學歷程中,河南理工大學鑄鍊形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大愛精神為導向,“自強不息,奮發向上”辦學精神、“育人為本,崇尚學術”辦學理念、“明德任責”校訓、“好學力行”校風、“嚴慈,嚴謹,嚴格”教風、“勤勉求是”學風和“勤奮務實,愛國愛校”辦學傳統等為支撐的學校核心價值理念。歷經百年積澱而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辦學經驗,為學校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進入新世紀以來,河南理工大學師生員工搶抓機遇,與時俱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辦學條件、規模、層次、水平和實力顯著提升。目前,河南理工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理、工、管、文、法、經、教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學校占地面積4000餘畝,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學校設有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資源環境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測繪與國土信息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政法學院、物理化學學院、外國語學院、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體育學院、音樂學院、應急管理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等19個學院和萬方科技學院(獨立學院)、套用技術學院、高等職業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建有具有明顯優勢和特色的9個省一級重點學科和37個省二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煤礦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一級安全技術培訓中心;2個河南省重點實驗室、1個河南省工程實驗室、4個河南省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3個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4個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2個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設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具有以畢業研究生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並在17個工程領域招收培養工程碩士;68個本科專業,覆蓋7大學科門類。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資格。現有研究生、普通本科在校生近32000人,成人教育在校生9000餘人,高職學院在校生5000餘人,套用技術學院在校生1200餘人。 秉承老校的榮耀,沐浴著新世紀的朝陽,在新校區建設、申博、更名、評估等方面取得一個又一個重大突破、在較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河南理工大學,正以“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提升內涵,加快學校發展”戰略思想為指導,集中精力進行內涵建設,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著力提升科研、學術和辦學水平,不斷加快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建設步伐,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河南理工大學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

學院概況

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創建於2007年,是河南理工大學中最年輕、具有特色和活力的學院之一。現有教職工31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5人,擁有博士學位以上的3人,擁有碩士學位的27人;現有音樂表演1個本科專業,理論、聲樂、器樂與舞蹈4個專業方向,在校學生200餘人;有教學場地近4000平方米,擁有九尺大鋼琴1架,五尺三角鋼琴5架,立式鋼琴50餘架,其他樂器多部,並音樂廳、舞蹈教室、數碼鋼琴教室、多媒體教室、錄音棚和琴房樓等,設施齊全。
建院以來,教學、科研水平不斷提高。已出版專著1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獲省文化廳、教育廳獎勵10餘項,主持、參與省廳級科研項目6項。在河南省第十一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取得了多項佳績:健身健美操比賽一等獎;舞蹈比賽專業組二等獎;主持人大賽二等獎。2009年8月參加省教育系統“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愛國歌曲大家唱”獲得合唱比賽豫北賽區金獎;2009年11月參加“河南理工大學校級教學競賽”獲得“越琦杯”一等獎一項,“希望杯”一,二等獎各一項;2010年5月參加河南省第十二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再獲殊榮:聲樂比賽專業組一等獎;舞蹈比賽專業組一等獎和二等獎;2010年5月參加學校“2010年示範教學暨示範教師評選活動”獲文科組一等獎;2011年獲河南省教育系統慶祝建黨90周年合唱比賽專業組一等獎,成功舉辦“饒余鑒2010(中國·河南)聲樂大師班”,廣受好評。
音樂學院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專業技能,積極組織和參與了多次大型文藝活動,特別是在“慶祝中共十七大勝利閉幕歌會”、“河南理工大學2008、2009、2010新年音樂會”、“頌祖國華誕 迎百年校慶合唱音樂會”、“河南理工大學百年校慶大型文藝演出”、“歡樂中國行走進河南理工大學”等大型文藝演出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展示了我系師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高雅的藝術情趣。
本著“高起點、高水平、創一流”的辦學思想,音樂學院全體教職工決心抓住良好的發展機遇,奮發向上,開拓創新,為把音樂學院辦成在省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藝術學院而奮鬥。

學院領導

曹淑娟 女 ,漢族,中共黨員,副教授。歷任河南理工大學學生處副處長。現任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黨委書記,主持學院黨務全面工作。
李新現 男,漢族,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河南省音樂家協會理事。多次在海內外重大聲樂比賽中獲獎,曾成功舉辦近二十場獨唱及師生音樂會,並受邀參加央視“同一首歌”、“歡樂中國行”等國內重大演出活動。現任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院長,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負責學院師資隊伍建設、資產管理及人事工作。
游吟歌 女,土家族,九三學社社員,副教授,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97年被評為中共河南省統戰部、河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共青團河南省委員會“河南省少數民族傑出青年”,1998年~1999年度被評為焦作市婦聯繫統先進工作者,同時命名為“三八紅旗手”。現任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主持學院本科教學、專業建設、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教學實訓及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孫娟 女,漢族,中共黨員,講師。現任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主持學院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國際合作、學術交流、圖書資料、安全、保密、信息、網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機構設定

管理機構

黨政辦公室
學院黨政辦公室是全院黨政綜合協調管理部門,黨政辦公室全體同仁秉承服務、規範、高效、創新的管理理念,緊緊圍繞學院的中心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效率至上的辦事原則。具體承擔組織協調、檢查監督、信息宣傳、諮詢服務、管理事務、對外聯絡等工作。
教學與科研辦公室
教學與科研辦公室是學院教務管理、科研管理及學科建設等工作的綜合辦事機構。教學科研辦公室在學院領導下,貫徹落實學校、學院關於教育教學、科研及學科建設等工作的方針、政策,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制定各項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督導全院教學工作,及時處理 常規教學工作出現的各種問題,並及時向院領導匯報並提出整改建議。為教學和科研提供服務,保證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
院團委
共青團音樂學院委員會是音樂學院先進青年的民眾組織,作為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院團委在學院黨委和上級團組織的領導下,通過開展團員教育評議、科技創新、幹部培訓班、主題團日活動、青年志願者活動等具有共青團特色的工作,團結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為青年學生自身健康成長和學院、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做出 積極的貢獻。

教學機構

聲樂教研室
聲樂教研室主要負責本專業的聲樂技巧課教育教學任務,教育教學方案的實施,落實和執行教學計畫、教學大綱。依據學校的工作目標,組織實施本教研室學期或學年工作計畫。每學期或學年末要對本教研室工作進行全面總結,並行成書面材料。 組織科研活動和落實其他工作中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管理的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水平,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和秩序。 嚴格執行教學計畫,布置教學任務,審核教學進度計畫,檢查專業課教學計畫的落實情況和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 負責對本教研室教師的工作質量考核,每學期的聽課、評估工作。完成本教研室的所有教育教學任務。
器樂教研室
器樂教研室主要負責本專業的器樂技巧課教學任務,教學方案的實施,落實和執行教學計畫、教學大綱。依據學校的工作目標,組織實施本教研室學期或學年工作計畫。包括鋼琴課程及二胡,手風琴,小提琴,古箏,笛子,琵琶等專業課程的教學,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演奏技能,具備良好的視奏能力與音樂表現能力、伴奏能力和教學能力,以適應社會音樂教育工作的需要。在積極開展教學研究的同時,注重提高教師自身修養和教學質量,及時學習和借鑑國內、外先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了解和掌握本學科最新成果及學術動態。教研室的全體教師決心發揚團結務實精神,積極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以身作則,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總結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為培養本世紀高素質高師音樂人才而努力工作。
舞蹈教研室
舞蹈教研室的主要任務是在迎評工作的基礎上,搞好學院下達的各項教學教研任務,培養出一個優秀的教研團隊。為了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提高科學文化水平,積極參與學校教學改革,促進學院快速發展,大力推動現代化人才的培養,並積極支持學院的各項工作。教研室進一步完善專業建設及教師相關教學工作的提高。堅持以專業建設為目標,深化教學改革,大力推動現代化人才的培養,把舞蹈專業建設成為最實用的專業。根據市場需求和就業形勢,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招生就業為導向,重新擬訂和修改舞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大專業建設的力度。課程建設方面,做好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周曆、教案、試卷、技能培訓等標準化建設。採用一些有建設意義的新教學模式和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並總結改革經驗。教研室積極配合併推動藝術實踐活動的開展,提高教師的編排水平和鍛鍊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參加各項比賽或展演作好準備。
理論教研室
音樂學院理論教研室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一步弘揚改革精神,切實加強了理論教學團隊和精品課程建設,深化了理論教學改革。教研室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依法治校、誠信文明與教學改革精神、強化學院教學意識等檔案,提高了教師的思想覺悟。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和科研的最大成果就是教學質量的提高。無論是拓展專業、提高學生理論素質,都應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前提。理論教研室圍繞提高教學質量抓了以下工作:大部分教師能從學生實際出發, 按因材施教的原則制定學期授課計畫,認真備課。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既重視學生的基本功訓練,又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理論教研室將在學院的領導下積極配合開展各項工作,不斷完善考評制度、考試制度,教學規範等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學生的服務意識,使理論教研室更好地為音樂學院的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

發展規劃

根據《河南理工大學關於編制學校2010-2020年發展戰略規劃的通知》精神要求,系統總結音樂學院自2007年7月成立以來的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的長足發展和豐碩成果,並深入分析我系的現狀、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我院的十年發展目標和今後的工作思路結合本專業的發展規模,在組織的專家、領導、教師們的研究與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出以下音樂專業2010——2020年的發展規劃。
一、規劃依據
(一)現狀
我校學科以理工為主,這種學科特性決定了我校音樂表演專業承載的任務是培養專業藝術人才;以點帶面,促進全校大學生的藝術素質和文化素質教育;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學校整體文化品位;完善專業結構,建設多學科、多門類、高層次的綜合性大學。
1、學科構成:我院下設理論教研室、聲樂、器樂與舞蹈等四個教學科研機構。現有音樂表演一個本科專業。
2、師資隊伍:我院現有教職工27人,其中副教授3人,講師12人,教師中有1人具有博士學位,有23人具有碩士學位。
3、人才資源:學院目前有在校本科生150多人。
4、科學研究:在科學研究方面,我院科研成果豐碩。建立3年來,出版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3篇。獲省文化廳、教育廳獎勵10餘項,主持、參與省廳級科研項目6項。
5、辦學條件:我院有教學場地近4000平方米。擁有多媒體教室,舞蹈教室、錄音棚(在建)、數碼鋼室教室、音樂廳和琴房樓,設施齊全。院資料室擁有聲像資料千餘張,各種中外文圖書、期刊1500餘冊。
(二)面臨的機遇、優勢與挑戰
1. 機遇和優勢。
其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施中原崛起為音樂藝術專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實施西部大開發,必將極大地推動全國和西部地區經濟、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對文化和藝術的需求迅速增長,音像業、演出業、娛樂業等文化產業成為最有潛力的產業。這為我校音樂表演專業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
其二,建設綜合性大學以及提升學校整體文化品位為音樂專業的辦學創造了必要的條件。現代科學技術與音樂、藝術及其它人文、社會科學的聯繫越來越密切。美國大約有1000 多所大學設有音樂學院(系)。我國清華大學等多所大學已成立了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我校要建成面向21世紀的綜合性大學,提升學校的整體文化品位和辦學實力,音樂類學科不可或缺,這為音樂表演專業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其三,我校百年名校的實力和信譽使音樂專業擁有顯著的辦學優勢。我校是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學校。目前,我校已成為河南省重點建設的骨幹高校,已形成多學科綜合發展的多科性教學研究行大學,同專業藝術院校和高等師範院校相比,我校擁有更為優厚的辦學資源,在對外交往、辦學條件、學風校風、學科建設等多方面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音樂表演專業贏得了辦學優勢。
2. 問題和挑戰。
我校是以工為主,具有濃厚理工氛圍的大學。儘管這幾年文科發展很快,擁有排練廳、舞蹈房、琴房等音樂教育設施。但工科、理科與音樂專業學科在辦學思想、人才模式、教學方法、教育環境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1、如何創設音樂專業的教育環境和藝術氛圍,使理工科與音樂藝術學科優勢互補、實現雙贏;
2、是如何在教育觀念和人才培養模式上體現普通大學辦音樂專業的特色;
3、是我校音樂表演專業乃新辦專業,被學生和社會完全認同還存在一定的困難;
4、是從選修課教學到專業教學,部分教師在藝術修養、專業技能等方面還需要不斷提高;
5、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年年擴招,各地藝術類生源質量參差不齊以及學生就業的問題。
上述任何一個因素都會影響到我校音樂表演專業的健康發展。比如,如果沒有明確的人才培養模式,我校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畢業時擔任歌唱演員很可能不如專業音樂院校的學生,當音樂教師又可能不及師範大學音樂系的學生。
二、戰略目標
(一)辦學思想
辦學思想:培養音樂高級專門人才,繁榮校園文化生活,發展民族音樂事業
1、以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主動把握我國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良機,積極面向基礎音樂教育和市場需要,培養適應社會主義音樂教育事業和經濟發展要求的、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多能一專”音樂師資人才和高層次的專門音樂、舞蹈人才,實現教學、科研工作的穩定、協調和持續快速發展。
2、以“高起點、高規格、高水平、創一流”為我系發展目標,堅持學科建設為龍頭、師資建設為根本,進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和辦學實力,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創造最佳的辦學質量與辦學效益。
3、樹立五個觀念:堅持規模、質量、結構、效益、特色協調發展的工作思路,樹立質量觀念、特色觀念、效益觀念和素質教育觀念。
4、抓好五項重點工作:把握機遇,加快發展;深化改革,增強活力;抓住中心,提高質量;突出重點,形成特色;加強管理,提高水平。
(二)總體目標(10年目標)
到2020年,我院預計辦學規模達到500人,包括碩士生10-15人。在繼續保持音樂表演專業的基礎上,積極發展音樂學專業,進一步發展適應社會經濟需求的套用學科,形成結構最佳化的學科群,爭取使我院本科專業數達到3個。大力發展本科教育,在本科專業成熟的基礎上努力積極申請碩士點或尋求合作辦學,加強對懷川音樂方面的研究。
對課程進行最佳化整合,建立優秀課程群,在現有的教學經驗上,引進高級人才和專家,並加大在職教師的培訓和科研力度,提高辦學層次。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強化課堂教學質量,計畫至2020年我院擁有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精品課程1門。進一步完善師資結構,科學編制,預計教職工總人數達到50人左右,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以上、講師25人、碩士生導師10人,教師中有3人為博士後在站人員、6人具有博士學位、90%以上具有碩士學位。
根據我院專業建設實際和發展目標,通過制度創新,建立規範的專業建設管理體制和良好的專業建設政策環境。加大經費投入,改善科研條件,推進專業建設快速發展。堅持“有特色、高水平、重套用”原則,整合專業資源,最佳化專業結構,凝鍊專業方向,促進專業間的交叉、滲透和融合。重視專業帶頭人的選拔、培養和引進工作,加強學術梯隊建設,強化學術梯隊的團隊意識。積極進行專業知識的探討和研究、結合現代教學的實踐經、集中我院優勢資源進行教材編寫。計畫至2020年出版教材8部左右。
重視科研,發揮集體攻關的優勢。形成科學研究工作制度和激勵機制,學術環境寬鬆,學術氛圍濃厚。確保目前正在進行的各項研究項目順利完成並努力尋求突破,到2020年爭取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5項;國際合作項目2-3項。在發表學術論文數量上,努力提高學術研究的檔次,每年保持在50篇以上,增加中文核心和音樂類核心雜誌發表論文的數量,核心達到30篇,一級核心5篇。
在本科專業成熟的基礎上努力積極申請碩士點,爭取在2020年前成功申報二級碩士授權點1個,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作為學科發展的兩翼,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實用性人才和多層次套用型音樂人才。
合作辦學:在學科專業成熟的基礎上努力積極尋求合作辦學,與國外聯繫,嘗試與國外高水平同類學科合作研究,在合作中汲取經驗、尋求發展,計畫至2020年我院累計出國進修達到5人次。國外學者來我系講學達到8人次;國內學者來我院講學達到20人次。
隨著學校辦學層次地提高,按照專業發展要求,拓寬各專業的發展,將品牌專業與特色專業做大、做強,實現專業建設的新突破。使各專業逐漸走向成熟。
(三)近期目標
五年內,構建基本專業框架,重點擴大音樂專業的輻射力,完成音樂表演專業的發展,不斷擴大在社會中的知名度。調整專業結構,擴大我院辦學規模,充分利用現有師資和教育資源,針對社會對音樂人才的需要,擴大音樂專業的辦學規模及影響,在辦好現有專業的基礎上,擬申辦音樂學專業,使我院本科專業數達到2個。另外,進一步做好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的需求,物色和增設新的專業,繼續將音樂表演專業做到深入。研究教學大綱,教學計畫,認真鑽研教材,不斷進行總結,探索一套適合我校音樂專業較為合理的教學方法,根據市場和教學的實際需要辦出有影響、有特色的專業。
擴大辦學規模,以特色、品牌專業為龍頭,五年內,我院預計辦學規模達到300人左右,在繼續保持音樂表演專業的基礎上,積極發展音樂學專業,進一步發展適應社會經濟需求的套用學科,形成結構最佳化的學科群。大力發展本科教育,在本科專業成熟的基礎上努力積極申請碩士點或尋求合作辦學,加強對懷川音樂方面的研究。
對課程進行最佳化整合,建立優秀課程群,在現有的教學經驗上,引進高級人才和專家,並加大在職教師的培訓和科研力度,提高辦學層次。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強化課堂教學質量,計畫至2015年我院擁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進一步完善師資結構,科學編制,預計教職工總人數達到35人左右,其中專職教師25人,教授2人、副教授8人、講師10人。教師中有1-2人為博士後在站人員、3人具有博士學位、30人以上具有碩士學位。
根據我院專業建設實際和發展目標,通過制度創新,建立規範的專業建設管理體制和良好的專業建設政策環境。加大經費投入,改善科研條件,推進專業建設快速發展。堅持“有特色、高水平、重套用”原則,整合專業資源,最佳化專業結構,凝鍊專業方向,促進專業間的交叉、滲透和融合。重視專業帶頭人的選拔、培養和引進工作,加強學術梯隊建設,強化學術梯隊的團隊意識。積極進行專業知識的探討和研究、結合現代教學的實踐經、集中我院優勢資源進行教材編寫。計畫至2015年出版教材5部左右。
重視科研,發揮集體攻關的優勢。形成科學研究工作制度和激勵機制,學術環境寬鬆,學術氛圍濃厚。確保目前正在進行的各項研究項目順利完成,五年內爭取在省、部級課題上取得突破,承擔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爭取一定的研究經費。加強與國外高水平同類學科的聯繫與合作,計畫承擔國際合作項目1項。在發表學術論文數量上,努力提高學術研究的檔次,每年保持在50篇以上,增加核心雜誌發表論文的數量,核心達到15篇,一級核心2-3篇。
在本科專業成熟的基礎上努力積極申請碩士點,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作為學科發展的兩翼,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實用性人才和多層次套用型音樂人才。
合作辦學:在學科專業成熟的基礎上努力積極尋求合作辦學,與國外聯繫,嘗試與國外高水平同類學科合作研究,在合作中汲取經驗、尋求發展,計畫至2015年我院累計出國進修達到2人次;國外學者來我院講學達到3人次;國內學者來我院講學達到10人次。
三、保障措施
(一)發展思路
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辦學宗旨,堅持科研興院,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堅持依法治院,發揚優良傳統,切實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促進教育優質發展,努力把我院建設成為在省內有一定知名度的我院。為實現“抓質量、創特色、樹品牌、辦名系”的辦學目標,我院已將專業建設列為2010--2020年的重點工作。計畫專門成立了專業建設和專業建設的工作領導小組,指出專業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專業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各自的職責,部署了今後專業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成立各專業指導小組,並結合我院實際,確定專業的發展方向及學術梯隊的建設問題。
(二)辦學條件
1.根據專業及專業發展需要,為保證實踐教學需要,建設多媒體教室、音樂廳、電腦音樂製作中心等等;擴充圖書資料室,計畫至2020年累計投入圖書購置經費40萬元,各種中外文藏書、期刊達到20000冊。加強實踐教學研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視教育教學的實踐環節,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創新。
2.重點增加對某些有發展前景、能形成辦學特色的專業、品牌的專業投入。重視設備管理和教學隊伍建設,建立不同層次的進修和培訓機制,提高設備使用、資料管理的水平。堅持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中心,探索和改進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注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供條件讓學生參與科學探索和研究。重視學生的實習,提供一切實踐條件服務學生。
(三)黨的建設
我院將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強化世界眼光、戰略意識、機遇意識,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科研為中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全面提高我院整體水平,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把發展和創新作為主題貫穿於一切工作,在改革中求發展,在創新中上水平,實現超常規發展,為把我院建設成為省內一流、國內有影響的具有時代特色的現代化音樂學院而不懈努力。

學科研究

2009年課題

李新現
1、CCTV3《點燃》MTV國家級、中央電視台、09.9.10獨唱
2、《音樂學專業聲樂課程教學與實踐能力培養方向的研究》二等獎、河南省教育廳、09年8月第三名
3、科研項目:《文化變遷中的民營懷梆劇團田野調查與研》究2009.8結項主持
孫娟
1、《河南省教育的昨天、今天、明天》,河南省社科聯 二等獎
2、《中國兒童鋼琴音樂與兒童鋼琴教學》河南省教育廳,2009,主持
3、科研項目:《桑桐鋼琴音樂創作研究》,2007年-2010年,主持
4、獨著《解讀天才——鋼琴才俊的個性與藝術》
游吟歌: 1、《音樂學專業聲樂課程教學與實踐能力培養方向的研究》二等獎、河南省教育廳、09年8月,第一名。 2、科研項目:《中俄聲樂課程設定比較研究》 “十五”規劃,2009年-2010年6月,已立項,主持。 丁璐: 1、河南省社科聯2008年調研課題:《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範式的確定及發展》,2009年5月4日結項,一等獎。

2009年度學術論文發表統計
序號 姓名 論文題目 刊物名稱 發表時間 級別
1 李新現 《焦作地區民間懷梆戲班現狀田野初考》 戲劇文學 2009.6 北大核心
2 孫娟 《論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鋼琴教學改革》 社科縱橫 2009.12 一般CN
3 游吟歌 《高師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 2009.3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
4 薛瑞芝 《普契尼女高音詠嘆調“人們叫我咪咪”的演唱處理》 《歌海》 2009.1 一般CN
5 薛瑞芝 《談普契尼歌劇創作的音樂特徵》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9.6 一般CN
6 張先亮 《論“音”的概念》 《大舞台》 2009.8 一般CN
7 張先亮 《論“音”的屬性》 《科技風》 2009.8 一般CN
8 劉婷 《論想像力對歌唱演員的重要性》 《大舞台》 2009.12 一般CN
9 劉婷 《論心理因素對歌唱的影響》 《大舞台》 2009.1 一般CN
10 馬安平 我國高校《合唱與指揮》課程教學思考 《大眾文藝 2009.11 一般CN
11 馬安平 《論指揮的藝術風格》 《大舞台》 2009.1 一般CN
12 王芳 廣南古韻·壯鄉禮樂——雲南省廣南縣壯族禮樂音樂分析 《大舞台》 2009.12 一般CN
13 王芳 《激情的跳動》 《大舞台》 2009.1 一般CN
14 王芳 肉體與靈魂的舞蹈—蕭邦《降E大調圓舞曲》音樂分析 《雲藝文華論叢》 2009.3 論文集
15 趙傑 《音樂新課標的解讀與思考》 《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 2009.3 一般CN
16 王慶花 蒙古族舞蹈表演形式演變研究》 中國教育發展研究 2009.12 一般CN
17 趙傑 《淺談想像在音樂表演二度創作中的作用》 《大舞台》 2009.4 一般CN
18 楊莉麗 《重唱的演唱和舞台表演對詮釋歌劇音樂的重要性》 《山東教育學院學報》 2009.第133期 一般CN
19 張婧 《探究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的新時期(1977—1999)》 《唐都學刊 2009.4 一般CN
20 張婧 《中國現代鋼琴音樂創作多元化狀況論析》 《濰坊教育學院學報》 2009.12 一般CN
21 丁璐 《日本學者對中國音樂史學科學化得貢獻》 大眾文藝 2009.9 一般CN
22 丁璐 《論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藝術課堂的幾點思考》 大眾文藝 2009.3 一般CN
23 丁璐 《中國音樂史學科學化得先驅——朱載堉》 大眾文藝 2009.6 一般CN
24 戴菲 試論高校鋼琴教師的“德”與“藝” 大舞台 2009.12 一般CN
2009年度專業技巧比賽獲獎

1、在2009-2010年度,我院院長李新現舉辦了由河南省音樂家協會主辦的個人獨唱音樂會;
2、百年校慶慶典晚會中參與了《歡樂中國行》大型文藝晚會的演出;
3、中央三套播出了李新現院長演唱的MTV《點燃》。
4、屈歌老師獲得“河南省第四屆專業聲器樂大賽”美聲唱法一等獎
5、趙傑老師獲得“河南省第四屆專業聲器樂大賽”美聲唱法一等獎
6、薛瑞芝老師獲得“河南省第四屆專業聲器樂大賽”美聲唱法二等獎
7、孫媛媛獲得“河南省第四屆專業聲器樂大賽”器樂組一等獎
8、趙靜靜老師獲首屆河南省青少年鋼琴比賽一等獎,同時河南電台播出。
9、我院師生獲河南省教育系統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愛國歌曲大家唱”舉辦的歌詠比賽,榮獲新鄉賽區金獎。
10、趙靜、丁強獲全國舞蹈大賽一等獎。

2010年度專業技巧比賽獲獎

1、 2010年度“首屆河南音樂金鐘獎”,李新現院長獲美聲唱法中年教師組金獎第一名;
2、2010年度“首屆河南音樂金鐘獎”,薛瑞芝老師獲美聲唱法青年教師組金獎;
3、2010年度“首屆河南音樂金鐘獎”,趙傑老師獲美聲唱法青年教師組銀獎
4、2010年度“首屆河南音樂金鐘獎”,屈歌老師獲美聲唱法青年教師組銀獎;
5、2010年度“首屆河南音樂金鐘獎”,劉婷獲美聲唱法青年教師組優秀獎。
6、2010年度“首屆河南音樂金鐘獎”,戴菲老師獲鋼琴青年教師組金獎第一名;
7、2010年度“首屆河南音樂金鐘獎”,張婧老師獲鋼琴青年教師組銀獎。
8、2010年度“首屆河南音樂金鐘獎”,孫媛媛老師獲民族器樂青年教師組銀獎(二胡)。
9、2010年度“首屆河南音樂金鐘獎”,趙靜靜老師獲優秀鋼琴伴奏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