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民俗博物館

河北省民俗博物館

河北省民俗博物館是河北省惟一一家民俗類專題博物館,坐落於省會石家莊市育才街181號。主體建築為仿古式庭院,建築風格清雅別致,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其中展廳6個,面積為2000平方米,館藏文物5萬餘件。館內先有固定陳列四個分別是《民間扇面收藏》《武強年畫藝術》《清代家具陳設》和《名青工以珍品》。展覽以大量的民俗文物和照片為基礎,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形象地占勢燕趙民俗風情,成為人們認識、了解河北的視窗。同時舉辦了多個獨具特色的臨時展覽,滿足了公眾對更多科學文化知識的需求。

基本信息

辦館規模

河北省民俗博物館自2005年5月18國際博物館日開始正式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通過取消

人們參觀博物館的門檻,讓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河北省民俗博物館1999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8年增設成立了“河北省工藝美術館”,2009年獲得國家二級博物館等級資格。

據河北省民俗博物館簡介顯示,該館主體建築為仿清園林式建築,建築總面積5000餘平方米,其中展廳6個,面積為2000餘平方米,另有文物庫房、辦公樓等,館區的綠化和建築為觀眾提供了參觀環境。

建築特色

河北省民俗博物館無論在建築、裝飾方面還是在展覽內容上,都體現出了“民俗”二字,可謂“城市中的民俗村”。河北省民俗博物館的建築結構遵守傳統規矩,東南西北四排建築首尾相接,形成了明清時期南方庭院的“口”字形模式。房頂呈狀如山脊的“歇山式”,窗戶為傳統的如意造型。再加上房頂高高翹起的飛檐上蹲著的“鎮角獸”、大門口威武的石獅子、紅紅的大燈籠,和展廳牆壁上“萬字不到頭”的裝飾圖案,以及柱子上象徵長壽吉祥的“連綿壽字”。

藏品陳列

代表藏品

藏品藏品

據河北省民俗博物館簡介顯示,該館藏文物93192件,其中古代文物藏品50657件,現當代傳統

工藝美術珍品42535件。尤其是多位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的精品之作及李鐵映同志陶瓷作品的入藏,豐富了該館藏品體系,填補了該省博物館界無當代傳統工藝珍品類藏品的空白。

專題陳列

河北省民俗博物館內先有固定陳列四個分別是《民間扇面收藏》《武強年畫藝術》《清代家具陳設》和《名青工以珍品》。展覽以大量的民俗文物和照片為基礎,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形象地占勢燕趙民俗風情,成為人們認識、了解河北的視窗。同時該館舉辦了多個獨具特色的臨時展覽,滿足了公眾對科學文化知識的需求。

參觀集錦參觀集錦

▪ 民間生活用品收藏廳,是晚清時期老輩人用過的一些生活用品。飲食器具、服飾配飾、文房用具、起居用品等等,涵蓋了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這個展廳中,藍色為主色調,展櫃為深藍色

,頂棚、展壁、地毯為淡藍色。

▪ 武強年畫藝術展廳主要展出的是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河北衡水的武強年畫。在這個展廳中,白色為主色調。白色的牆體上,懸掛著深棕色框線的玻璃畫框,畫框裡深藍色卡紙襯托的以大紅大綠為特色的武強年畫更為突出。

▪ 清代家具陳設廳為觀眾展示了晚清時期上層社會的一個家,設有廳堂、臥室、書房,並配有相應的紅木家具及日常生活用品。這個展廳的展壁以淡銀灰色為主色調。

▪ 主要展出瓷器的明清瓷器珍品廳則採用了暖色調黃褐色,黃褐色原木展壁襯托著明清瓷器的高貴冷艷,再加上紅色的地毯和黑色的頂棚,塑造了一個凝重藝術氛圍。

▪ 河北陶瓷藝術展由於展出的是現代陶瓷,所以這個展廳的主色彩設計選擇了鵝黃色。鵝黃色的展壁配以精緻華麗的現代陶瓷,一改前幾個展廳所表現出來的凝重久遠。

社會影響

在做好館內各類陳列展覽的同時,河北省民俗博物館積極向外延伸,擴展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及教育功能,堅持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走進社區、走向社會的發展方向。對民俗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該館舉辦實施的巡迴展覽,活躍在省會的廠礦、社區、中國小校和全省的部分縣市,把傳統文化、科學知識和黨的政策法規送到了千家萬戶,同時也提升了博物館的社會服務能力。

主要成就

據河北省民俗博物館簡介顯示,該館先後在各類學術報刊發表文章百餘篇,出版專著10餘部。特別是《河北民俗文化從書》(共10冊)的編撰出版,對於進一步研究河北的民俗文化、推廣河北民間藝術、宣傳河北、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推進作用。河北省民俗博物館注重業務基礎建設,充實館藏民俗文物和傳統工藝珍品,改造和整修展覽環境,提升陳列水平和接待能力,強化、拓展宣傳教育功能,落實文化惠民政策,在該省的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特色

河北省民俗博物館注重加強對民間工藝品的研究和展示,不斷推出河北民間工藝展覽,形成系列,突出河北特色,使河北民間工藝走向國際市場。在首期推出《武強年畫藝術展》之後,河北省民俗博物館又積極探索,採用與企業合作的形式推出了《蔚縣剪紙藝術展》,使蔚縣剪紙這一古老的傳統工藝進入博物館,與觀眾見面。河北民間特色工藝類展覽的推出,一是滿足了博物館展覽需要,將民間的一些代表性的傳統工藝品展示給觀眾;二是深入發掘傳統文化內涵,使民間藝術形成規模,通過文化交流的方式,步入國際市場,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今後,河北省民俗博物館將逐步推出極富民族情趣和河北特色的民間工藝系列展,深層次發掘民間藝術內涵,保護民族文化,展示中華文明,更好地服務於社會。隨著對民俗文化研究和展示水平的不斷提高,民俗文物藏品的不斷豐富,河北省民俗博物館還將連續推出與愛國主義教育密切相聯,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民間工藝展、民間遊藝玩具展、生活用具及生產用具展等陳列展覽。

極富民間文化特色的館藏文物逐漸形成體系。文物是博物館業務活動的物質基礎。河北省民俗博物館自掛牌以來就非常重視文物以及民俗資料的蒐集和整理工作,全館現有館藏民間、民俗文物5萬餘件,藏品分為石器、陶瓷、金屬、骨角、竹木、漆器、琺瑯、珠玉、書畫、貨幣、碑帖等十幾個大類,其中以瓷器為主要藏品。文物的收藏注重民俗性和民間性,是歷史文物的重要補充。為了按質地分類保管館藏文物,河北省民俗博物館建立了專門的民俗文物庫房,建立了完備的文物接收、鑒選、登記、編目、入庫、保管、提用、統計等管理制度,設有專門人員對文物進行維護和管理,逐步向文物管理的正規化、現代化過渡,為建成河北省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重要的對外文化視窗做好準備。

參觀信息

交通方式:16路、35路、30路

開館時間:周三到周日8:30——11:30 14:00——17:30,周一、二閉館。

相關信息: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育才街181號

諮詢電話:85870856、85814487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