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中學

沙洲中學原為大南中學。目前,學校占地面積為127.02畝,校舍建築面積40144.08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5%。學校建有千兆主幹校園網、閉路電視和廣播系統;多媒體投影教室48個,在網路環境下可用電腦達480台,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理化生實驗室9個,是江蘇省標準化實驗室。

基本信息

沙洲中學校徽沙洲中學校徽
1940年冬,國難日深,沙洲旅滬教育界多人,為了抗日救亡,改變家鄉子弟求學無門的狀況,
陳貫吾,陸福遐,周景濂,朱在民偕旅滬工商界耿心一,李回春等30餘人,在上海聚豐園會晤,倡辦私立大南中學,旨在“鍛鍊強健體魄,灌輸民族意識,充實生活智慧型,培養科學基礎,啟發藝術興趣”。
1941年2月8日通告開學,報導學生183人,設國中一,二年級雙軌和高一一共五班。
1943年秋直至解放,先後由陳玲儀,王婉如,孫介人任負責人
1949年4月,蘇南解放,許多學生紛紛隨部隊南下參加革命,學校進入一個嶄新的紀元。
1950年春,蘇南行署曹督學來學校慰問,熱情鼓勵。同年秋,常熟縣人民政府先後派宣傳部長洪明,縣團委書記呂英
來校視察,並領導和整頓學校工作。
1951年初,由孫居仁出任校委會臨時主席,蔣希益任事務主任,楊同倫任教務副主任,校委會學生代表為蔡少卿。
1952年11月,學校收歸公辦,改名為常熟縣沙洲中學。單忝友任校長。
1956年,學校被確定為蘇州地區重點中學,王民任校長
1960年,學校被評為江蘇省文教先進集體。
1962年1月,隨新建沙洲縣,學校更名為沙洲縣沙洲中學。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設施和教學遭到嚴重破壞。
1978年沙洲中學開始了振興和發展。張鳳樓出任校長,學校被定為沙洲縣重點中學,高中面向全市招生。
1980年,高中首屆重點班畢業生參加高考成績列全縣之冠。
1982年3月陸振興出任校長,提倡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並創辦了汽車改裝,水暖五金,大南工貿實業總公司
等校辦企業
1986年12月,撤縣建市,學校更名為張家港市沙洲中學
1996年10月以高標準通過了江蘇省重點高中的達標驗收。
2000年,被省教委命名為“江蘇省模範學校”。
2003年,轉為江蘇省三星級普通高中
2006年10月,晉升為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建校初,大南中學定教育方針為“鍛鍊強健體格,灌輸民族意識,充實生活知能,培養科學基礎,啟發藝術興趣”,體現了強烈的興學救國意識。六十多年來,數代人秉承先賢宏願,腳踏實地,無私奉獻,又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沙洲大地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贏得了卓著的社會聲譽。現在,沙洲中學定位於“一所執著追求綠色教育理想的歷史文化名校”,以“樹業”為核心理念,以“品直學芳”為校訓,致力於把沙中建成“具有現代教育設施、先進教育理念、科學管理模式、一流教育質量的蘇南名校”。學校先後被評為“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蘇州市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先進學校”、“蘇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蘇州市教育信息化先進學校”、“蘇州市田徑運動傳統項目學校”。
學校以推進教育現代化改革為契機,不斷加強教育教學設施建設,為學校發展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圖書館藏書11.3萬冊;建有400米塑膠跑道田徑場、3009平方米的體育館和1293平方米的藝術樓;學校食堂可容納2100多名師生同時用餐;學生宿舍建築面積11480平方米,住宿生生均面積7.1平方米。為了進一步提升辦學檔次,學校正在著手建造集實驗中心、圖書信息中心、報告會議中心於一體的近一萬平方米的綜合樓。且張家港市教育局根據市政府多次會議精神,已規劃將沙洲中學易地遷入市區,這將給沙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優勢。目前,該校固定資產達10732802.36元,生均達4680.681元,為學校的發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撐。
學校堅持把教師的培養和培訓作為重中之重。繼續教育的紮實推行,促進了全體教師的共同進步;“青藍工程”和“青年教師論壇”的大力實施,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名教師工程”的快速啟動,促進了骨幹教師的脫穎而出。經過多年的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基礎紮實、勇於創新的師資隊伍已基本形成。專任教師176名,100%達本科,64.2%的教師具有中高級職稱,有特級教師2名,具有碩士學歷或學位的教師8名,蘇州市學科帶頭人4名,張家港市學科帶頭人7名,張家港市學術帶頭人2名,教學能手21名,有72%的教師具有開設選修課的能力,多名教師在省級教學比賽中獲獎。他們風華正茂,是推動學校發展的生力軍。
學校建立並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了完整的《沙洲中學規章制度》體系,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基本實現管理手段現代化。“十五”期間,該校有一個國家級子課題,一個省級課題、三個蘇州市級課題和一個張家港市課題成功結題。“十一五”期間,該校已有兩個省級課題、七個蘇州市級課題和兩個張家港市級課題正式立項。近三年來,該校教師在正式刊物發表論文256篇, 408篇論文在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學校連年在全市教科研百分考核中名列前茅。學生自主管理、學案式教學法、課堂教學改革、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班主任隊伍建設、學校管理等6項實驗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並在蘇州市以上範圍推廣。
多年的追求、積澱,鑄就了“堅韌、紮實、高潔”的沙洲中學學校精神和“品直學芳”的校訓,初步形成了沙中自己的辦學特色: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的“分層管理、網路管理,效率管理”的管理特色;以提高思想素質,讓學生在學校的管理中“自覺參與、自主管理、自我發展”的德育工作特色;以合作創新精神為核心的“學案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特色;以“強身健體,競技提高”為目的的桌球訓練基地和學校傳統體育項目特色;以現代化教育為標準的“一所執著追求綠色教育理想的歷史文化名校”的學校文化特色。
近三年來,高考綜合考試成績一直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高考本科達線率穩定在90%左右。2004屆高考綜合考試一次性合格率為97.6%,優秀率16.6%;高考總人數748人,本科達線總數700人,達線率達93.6%;其中本一228人,達30.5%;本二452人,達60.4%。2005屆高考綜合考試一次性合格率為99.8%,優秀率為61.4%;高考總人數988人,本科達線總數899人,達線率為91%;其中本一244人,達24.7%;本二529人,達53.5%。2006屆高考綜合考試一次性合格率為99.3%,優秀率為35.4;高考總人數1073人,本科錄取人數881人,本科達線率82.1%,其中本一241人,達22.5%,本二518人,達48.3%。出色的教學效果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進入沙洲中學深造是眾多學子夢寐以求的理想。
2008年8月,沙洲中學將又原來的合興遷至市區原沙洲工學院處辦學。
沙洲中學一直堅持“樹業”這一核心理念,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堅持發展綠色校園文化。從沙洲中學的校歌《樹業之歌》中可見一斑。
《樹業之歌》歌詞:
港城巍峨,揚子西東。
江南佳地,有我沙中。
俊英淑子,桃李春風。
品直學芳,術德兼通。
三載砥礪,天闊地豐。
濟世樹業,志貫長虹。
啊――沙中兒女,泱泱前程。
水木風華,乃澄乃榮。
綠色文化,看我沙中。
親和為本,主動生動。
堅韌紮實,高潔光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和諧教育,與日俱增。
啊――沙中基業,世代常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