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廟

沙土廟

沙土廟地處鄄城縣閆什鎮閆什口村,該廟歷史悠久,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相傳唐太宗東遊泰山,行至此地,夜夢泰山聖母迎駕,為謝聖母迎駕之恩,堆沙為廟,率眾禮拜,後人在此修建泰山行宮,此乃沙土廟之由來也。沙土廟始建至今千餘年來,歷經兵災水患,多次蒙難又多次復修,並逐漸擴建,至清末民初,沙土廟已成為集儒釋道為一體,魯西南第一綜合大廟,為冀、魯、豫、皖宗教活動中心,民間多年相傳“南京北京都走到,不如看看沙土廟”之傳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寇侵華,八年抗戰,三年自衛戰爭,沙土廟再次毀於戰亂,至此,沙土廟不復存在。    二十世紀末葉,國家行改革開放之舉,黨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在廣大民眾迫切要求下,1994年春,閆什口眾位鄉賢耆德秉承眾意,倡議重修沙土廟,此善舉得到各界人士擁護,為募修古廟,紛紛慨解仁囊,共襄義舉,歷經十五個春秋,沙土廟重建初具規模,現已建成各式殿閣70餘間,建廟面積達2400平方米,神佛雕塑千餘尊,其建築風格各異,神佛雕塑神態逼真。    每年古歷正月十六日、三月三日、十月初六為沙土廟傳統廟會。廟會會期長達六天,屆時將有戲劇、雜技、民樂等民間傳統文藝活動為廟會助興。2008年,新的管委會成立,在廟院內新開闢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書畫室,組建秧歌隊,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把沙土廟辦成了一個宗教祭祀、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的場所。為發展旅遊產業,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

基本信息

景點位置

沙土廟地處鄄城縣閆什鎮閆什口村,該廟歷史悠久,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相傳唐太宗東遊泰山,行至此地,夜夢泰山聖母迎駕,為謝聖母迎駕之恩,堆沙為廟,率眾禮拜,後人在此修建泰山行宮,此乃沙土廟之由來也。沙土廟始建至今千餘年來,歷經兵災水患,多次蒙難又多次復修,並逐漸擴建,至清末民初,沙土廟已成為集儒釋道為一體,魯西南第一綜合大廟,為冀、魯、豫、皖宗教活動中心,民間多年相傳“南京北京都走到,不如看看沙土廟”之傳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寇侵華,八年抗戰,三年自衛戰爭,沙土廟再次毀於戰亂,至此,沙土廟不復存在。
二十世紀末葉,國家行改革開放之舉,黨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在廣大民眾迫切要求下,1994年春,閆什口眾位鄉賢耆德秉承眾意,倡議重修沙土廟,此善舉得到各界人士擁護,為募修古廟,紛紛慨解仁囊,共襄義舉,歷經十五個春秋,沙土廟重建初具規模,現已建成各式殿閣70餘間,建廟面積達2400平方米,神佛雕塑千餘尊,其建築風格各異,神佛雕塑神態逼真。
每年古歷正月十六日、三月三日、十月初六為沙土廟傳統廟會。廟會會期長達六天,屆時將有戲劇、雜技、民樂等民間傳統文藝活動為廟會助興。2008年,新的管委會成立,在廟院內新開闢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書畫室,組建秧歌隊,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把沙土廟辦成了一個宗教祭祀、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的場所。為發展旅遊產業,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

景點概況

該廟建於唐初,至今已千餘載,數百年來一直為冀、魯、豫、皖四省宗教活動中心,民間多年相傳,“南京北京都走到,不如看看沙土廟”之說。沙土廟在文革期間遭到破壞,改革開放以來,喜逢盛世,又重新建設,建有各式殿閣百餘間,雕塑千餘尊,雄偉壯觀,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神佛雕塑神態逼真,造型各異。廟內供奉上至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下至中國歷代明君良臣,集儒、佛、道三教為一廟。近幾年來,廟內又增設老年活動中心,書畫工藝美術展室和文化娛樂設施,沙土廟現成為旅遊、休閒、娛樂和祭祀的新景點。

唐太宗始創沙土廟

沙土廟(5張) 公元六二六年,唐初玄武門之變,唐王李淵禪位秦王李世民,紀元貞觀。一日唐太宗早朝,老丞相魏徵出班奏曰:“我主萬歲!今乃大唐初創,百事待舉,百廢待興,滿朝文武,庶民百姓,企盼我主效仿歷代明君聖賢泰山封禪,祈盼神靈保佑我大唐國泰民安,望皇上早日成行。”唐太宗聞奏龍顏大悅,頒旨即刻準備,百官隨駕,泰山封禪。且說一日唐太宗起駕東來,傘蓋罩頂,旌旗引路,百官護衛,一行車馬直奔東岱而來。歷經數日,出豫入魯,來到古曹州東北六十里處,一條碧帶橫貫駕前,只見清流潺潺,波光粼粼,蓮浮水面,魚翔淺底,近觀垂柳蔥鬱,遠望沃野無垠,百花點綴碧野,林間百鳥爭鳴,一派田園風光,令人心曠神怡,君臣停駕觀景,流連忘返,時值晚霞夕照,遊興未盡,太宗謂左右日:“此地何等去處?”丞相魏徵答日:“此地處古雷澤之北,此河為古灉水,周邊聖跡遍布,堯葬之谷林,舜耕之歷山,禹疏水之雷夏,均傍此處。該地聖賢輩出,地靈人傑,實為一方寶地。”君臣聞之無不讚嘆。此時已屆暮色降臨,難以繼程,遂停駕就寢。是夜,太宗忽夢泰山聖母飄然而至。太宗急忙起身相迎,驟然夢醒,此時已是曙光初照,即喚百官複述夢境,眾人皆驚嘆不已,皆日:“皇上泰山封禪,聖母中途迎駕,真乃是洪福齊天也。太宗為謝聖母迎駕之恩,堆沙為廟,設碧霞元君之神位,鼓樂齊鳴,率眾禮拜,並立召地方官員,頒旨修建泰山行宮,在太宗堆沙為廟處,大興土木,數月即成,建有泰山行宮一座,東西廊房十間,院牆,山門及輔助設施一應齊全,此為沙土廟之初創也。自此大唐李氏歲歲派員朝拜,為方便過往官員住宿,在沙土廟東建有館驛,丞相魏徵代君去曲阜祭孔,亦多在此居住,後來館驛形成兩個村莊,李莊為太宗李氏後裔,孔魏莊乃為魏徵後代子孫,此乃後話。沙土廟自唐太宗始創,大唐帝國傳繼二百八十餘載,沙土廟香菸常盛不衰,天有不測風雲,公元九零七年朱溫篡唐,天下大亂,五代十國割據形成,兵燹烽火遍地皆然,多年戰亂,沙土廟失修。一切事物興衰乃為歷史發展之規律,何時沙土廟再行修復?直至公元九六零年一代新君再立,沙土廟方獲新生。

宋太祖頒旨修行宮

公元九零七年,朱溫篡唐,五代十國割據形成,沙土廟毀於戰亂,卻說後周軍中有一戰將姓趙名宏殷,率領一支兵馬商地一戰全軍覆沒,只剩下宏殷保妻攜子殺出重圍,急忙逃往家鄉涿縣,行至古雷澤北灉水河左岸,敵兵追至,宏殷欲涉水過河,只因水深流急,無法徒涉,宏殷自知如若被俘,三人必死無疑,不如自盡,免得被俘受辱,正值三人準備自溺之際,只見風雲突變,狂風大作,頃刻間冰封河面,三人急忙踏冰過河,剛到對岸,只聽身後轟鳴巨響,宏殷回首觀望,只見冰消水急河水又復原樣,追兵到此,見流水湍急,無法渡河,勒馬退去,宏殷三人方才脫險。宏殷自知神靈保佑,他舉目西望,見有廟宇一座,山門上書“沙土廟”三字,細觀方知唐代一代名相魏徵所書,進入山門,只見有泰山行宮一座,因年久失修,門窗業已破損,殿頂穿漏,樑柱朱漆剝脫,行宮正中,泰山聖母素衣端坐,宏殷觀畢,屈膝納首叩拜,口中念道:“我趙宏殷乃為亂軍敗將,今蒙聖母保佑我大難不死定將厚報。有朝一日趙氏後人得志,必定重修廟宇,再塑金身。”言畢再次叩拜,方才離去,攜妻抱子返回家鄉而去。光陰似箭,時值公元九六零年,當年宏殷之子匡胤已屆中年,供職於後周郭威駕前為將,是年,陳橋兵變,匡胤黃袍加身,開創大宋帝國,年號“建隆”世稱太祖。一日太祖匡胤突然想起先父遺訓,暗想:身為趙氏後人,如今帝業已就,應早日還願以神靈,為先父酬願。遂遣御弟匡義帶領一應人馬日夜兼程趕赴沙土廟,布告民間,倡議募捐,匯集民間能工巧匠,廟宇重修,金身再塑,金玉飾宇。自此沙土廟煥然一新,香火再度興盛,十六年後宋太宗匡義相繼帝位,趙二世在沙土廟周圍修築道路,疏通河道,興修水利,使古灉水北通黃河,南流入淮,春旱澆田,夏澇排瀦,造福一方,百姓念其趙二世功德,改灉水為趙王河,該河一度成為華東南北交通之要道,蘇皖香客,京津善士,慕名來沙土廟觀光朝拜者與日俱增,不料一一二七年,金兵南侵,禍及中原,舉國上下抗金運動風起雲湧,繼而韃靼滅宋,元朝建立,戰亂迭起,沙土廟破壞慘重,民間善士多次募修善資甚微,未能如願,時至元順帝年間,沙土廟只遺斷壁殘牆,此時有一承漢和尚來到沙土廟,結草為庵,簡修廟宇,續古廟之香菸。不久,又有一位創業皇帝與古廟結下不解之緣,使古廟再現雄姿。

朱洪武古廟許宏願

話沙土廟元代遭劫,承漢和尚結草為庵,簡修行宮,沙土廟往日興盛不復存在。卻說,一日有一和尚雲遊至此,見沙土廟這般光景,嘆噓不止,問及承漢和尚:“沙土廟譽滿中原,此時如何這般頹敗?”承漢和尚把沙土廟被毀原因,如此這般講述一遍,最後仰面長嘆日:“企盼有朝一日,新君再立,國泰民安,重修古廟,不知何時才能如願。”雲遊和尚聞聽此言,對承漢道:“師傅不用憂心,我乃是皇覺寺和尚,姓朱名元璋,我早有滅韃興漢之意,但願神靈助我,如若今後得就帝業,定將重修沙土廟,再塑神佛。”此言方罷,只聽晴空一聲雷響,聲震碧空,朱元璋甚感驚疑。承漢和尚釋日:“此徵兆為神靈警示與你,有朝一目,帝業得就,不可食言也。”朱元璋道:“今將禪杖交付與你,我如若食言,你可持杖打向金殿,可否?”言罷,將禪杖交給承漢,拜別而去。話說朱元璋辭別沙土廟,返回皇覺寺,毅然還俗,夥同徐達、常遇春等興兵抗元,轉戰長江兩岸,浴血黃河南北。公元一三六八年義軍攻入北京,元朝結束。朱元璋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一日明太祖朱元璋與群臣共議北上重修沙土廟一事,忽見御史來報,聲言午朝門處有一和尚,手持禪杖要上殿見君,有要事相告。朱元璋聞奏便知承漢和尚到來,明太祖出殿相迎,承漢問道:“今朝你帝業已就,沙土廟當年許願一事,可還記得否?”太祖笑日:“朕怎能食言,只因大明初創,國事繁忙,今正欲派人前往,不料師父早日到來,望你在京暫歇幾日,改日與御史一同前往,重修沙土廟,如不遂師父之意,再杖責無妨。”承漢和尚聞言大喜。次日即隨御史同返沙土廟,遵照太祖旨意:劃地百餘畝,大興土木,歷時三載,沙土廟建成泰山行宮、女媧殿、玉皇閣、千佛閣四大主建築,東西廊房十間,並附建七十二祠,內塑歷史七十二賢臣。整個廟院建有廟堂百餘間,共塑神像萬餘尊,建築雄偉壯觀,雕樑畫棟,金碧輝煌,雕塑精巧,神態逼真,造型內容均以懲惡揚善為旨,沙土廟規模之大,神佛之全,蓋魯西南第一全神大廟。每年正月十六日為沙土廟傳統廟會,會期長達半月,廟會期間,泰山碧霞祠閉門三日,屆時方圓千里善男信女慕名前來朝拜者,日達數萬之眾,士庶畢至,商賈雲集,煙火旺盛,商貿繁榮,此地時為宗教活動之中心。公元一六四年,清兵入關,古廟再遭劫難。

劉麟兆修廟謝鄉親

清兵入關,戰亂再起,天下廟宇遭劫難逃,沙土廟與孔廟同時被毀,後來明朝滅亡,清世宗順治燕京稱帝,先後傳繼康熙、雍正兩代近百年,反清復明鬥爭始終此起彼伏,使滿清政府歲歲不得安寧。公元一七三六年,清高宗乾隆登基,為緩和滿漢矛盾,撫漢納賢,廣言招士,因而科舉大興。卻說山東曹州府蘇村有舉子姓劉名麟兆,幾欲進京趕考,皆因家貧未能成行。一七三七年,麟兆年屆三十六歲,因其才學出眾,聞名鄉里,由山東巡撫舉薦,父老鄉親資助,是年早春赴京趕考,行至雷澤,不幸遭劫,身無分文,又逢天降大雪,饑寒相襲,帶病登程,行至閏什口,病臥沙土廟門,廟內有一乞丐趙三禿生火取暖,睡在廟堂,忽夢猛虎撲面而來,醒後出廟門探視,只見麟兆倒臥在雪中,急忙將其救起,眾鄉親聞之爭相照顧,數日病體康復,眾人出資相助,方才再度赴京應試,不料考期己過,又無資返鄉,萬般無奈,流落京城賣字為生。一目,乾隆微服出訪,遇到劉麟兆,見其文墨出眾,入宮招試,見其博學鴻詞,乾隆大喜,遂授翰林院檢討,乾隆三年晉升御史,常伴聖駕,深得乾隆青睞。一日君臣對弈,乾隆問日:“大清帝國奠基百年,為何至今滿漢存隙,反亂不止,不知劉愛卿有何安內之良策?”麟兆正色道:“臣事主三載,安內良策成竹在胸,幾欲呈上,恐違聖意,今皇上問計與臣,恕我直言,中國歷代君王治國均法治、神治相輔,大清立國以來,重法治而疏神治,有悖於傳統,以臣之見,萬歲應允許民間修廟敬神,順應民心,迎合民意,民心安定,天下方可大治。”乾隆聞聽此言,龍顏大悅,令劉麟兆回鄉示範,麟兆領旨,日夜兼程,返回沙士廟。閆什口眾鄉親見到劉麟兆衣錦還鄉,無不奔走相告。劉麟兆不忘閆什口眾鄉親救助之恩,傾其私囊,撫難濟貧,並召地方士紳輸財修廟,歷時一載,沙十廟按明代規模整修一新,自此沙卜廟香火興盛,民心向善,世風祥和,社會安定。乾隆帝念其安民有其太常寺少卿,太子少保,先後晉升為雲貴和湖廣總督。劉麟兆為官清正廉潔,政績卓著,為清代中頁名臣,他的名字與沙土廟相連二百餘載,至今,魯西南一帶仍流傳著:“劉麟兆風雪沙土廟,玉麟(劉麟兆幼名玉麟)領旨修行宮”的佳話。

逢盛世募修新景點

大清乾隆年間,劉麟兆奉旨修古廟。斗轉星移,瞬時二百餘載,其間沙土廟又多遭兵災水患,民間善男信女組織募修者亦為代不乏人:明代中期,一四八五年曹州知府吳邦相、同知馬應龍、州判李坦,曾出官銀資助民間修繕沙土廟。清末民初,黃河泗碼決口,一九三五年臨h決口,沙土廟蒙災。先後有李大腳、黃法玉等率眾募修。自衛一九四二年募修未果,日寇入侵,魯西南抗戰烈火燃起,繼而三年保衛戰爭,沙土廟毀於戰火,所遺留殘跡文革期間全部拆除,白此沙土廟不復存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閆什口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改革開放使古鎮煥然一新,京九鐵路通車,鄄巨、左沙路修竣,交通四通八達。利用本地古蹟,人文資源發展旅遊事業,閆什口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沙土廟歷史悠久,名揚路西大地,許多海外華僑、港澳台胞,來閆什鎮舊地重遊,不見古廟,駐足遺址,企盼這千年古剎再現昔日雄姿,各界人士紛紛表示捐資意向,鑒於人心所向,眾願難違,閆什鎮政府因勢利導,於一九九四年春,組建修復閆什鎮沙土廟旅遊景點籌建委員會,報請上級有關部門批准,決定修復古廟,此舉意在弘揚民族文化,發展旅遊事業,促進改革開放,繁榮經
濟。募修倡議發出,各界人士奔走相告,富者捐資,力者助工,儒者助墨,集各界之精英,匯民間之巧匠,更為眾人稱道者乃為籌建委諸公,多為已屆古稀,餘熱競放,秉承眾意,興此義舉,上應國情,下合民意,諸公傾心公益,不計報酬之美德為萬民所擁戴。箴勸募捐,托缽化緣之精神為世人所欽敬。各界善男信女,募集善資,走村串巷,不懼寒暑,餐風宿露,倍受艱辛。古廟重修尊重繼承傳統風貌,博採現代科技,今者前期工程業已告成,後期工程指日可待。縱觀整個重修工程之繁重,我等任重而道遠,寄望各界人士,善男信女,持之以恆,再接再厲,為早日完成古廟重修任務,再立新功。
詩曰:
千年古剎始於唐,歷代興衰系君王。
唐宗宋祖標青史,明君清臣堪流芳。
昔日民間多善士,今朝古鎮育群芳。
募修古廟千秋業,造福桑梓美名揚。

沙土廟附近民間習俗

清代以前,原沙土廟對面有戲樓一座,坐南朝北,距山門約一百米。灰磚為牆,歇山式,琉璃瓦頂。後台設有神台、硬座、箱板以及小便間。前台是雕樑畫棟,五彩畫板與油漆欄桿,兩根紅漆耀眼的粗明柱。夜晚點亮一對“大鱉燈”(一種烏龜形的菜油燈具),更為輝煌。上場門鑲有“出將”橫匾,下場門鑲有“入相”橫匾。上下門各懸有繡著八仙過海的門帘。明柱上有一幅集歷代書名楹聯。上聯是“東西漢,南北宋,人物備考”;下聯是“山海經,水滸傳,今古奇觀”。橫批是“陽春白雪”。
在前台對面40米處,是現搭的神棚,是供奉神像以及會首、各行業代表議事的地方。神棚前還有特設的八仙桌與羅漢椅等,是供看戲的文武官員使用的。如夜間看戲,前面還要架上宮燈、迴避牌、水火棍等,以示威嚴。神棚左右三米外,是飯食業撐布棚、安鍋口與食桌的地方。飯食花樣繁多,有條不紊,各敬其業。會首按祖輩傳下來的習俗安排各布棚的高低(最高不得與戲台前場齊)與方向。如戲樓的兩北20米處是氏方形的燒水爐灶,上面置有十三把大錫壺(這也與十三條班規相呼應),嘴朝外的是開水,朝里的是溫水(爭供化妝洗滌用)。與茶爐為鄰的是菜館與酒攤。茶爐前不得有飯食鍋口,只能擺豎有“旗桿頭”的剃頭挑,剃頭的不自帶熱水,可以隨用隨向茶爐要,不準不給,但剃頭盆內不帶毛巾,就遭拒絕。從剃頭挑白北向南延伸是煎包、高饃、丸子、羊肉湯、單餅、涼粉等棚,最南靠近戲台“碼腳”是燒餅爐。賣胡辣湯、豆沫、冰糖葫蘆、芝麻糖、花生糕、梨糕的攤子,不能與其他飯食爭“黃金段”,只能在剎戲後設攤叫賣。戲台前20米內的方塊地是“站場子”(即男性聽戲所在),戲台左右兩則約與前台等長,臨時放20多輛太平車,名之日“花場子’,(即女性聽戲所在)。官太太、小姐或大家閨秀等看戲,多自套轎車,在太平車後面一字排開。戲台後面,是賣江米糰、吃搖會、轉雞蛋、變黑紅、三張牌、虎牌九等雜耍小攤。再後面是“寶棚”一條街,以“寶棚”、“色子棚”、“零鐺鋪棚”為主,還有個別的“插麻雀棚”(後稱“打麻將”或“壘城牆”)、“牌九棚”。附近可有“說武老二的”(即山東快書)、“魚鼓”、“墜子”、“洋琴”等流浪藝人,單人獨唱或搭班唱,但他們都能嚴守“剎戲就唱,開戲就停”的藝德。“說武老二的”最忌有婦女聽眾,因為有關《二武松》的段子,演唱者故意增加“逗哏”或“髒話”,怕婦女加以吵罵。唱“洋琴”的擁有眾多的婦女聽眾,因為“洋琴”所唱《藍橋會》、《粱祝下山》、《小姑賢》、《游湖借傘》等段子,多是歌頌婦女賢惠的,根本沒有髒言穢詞。上述流浪藝人,為了“上座”,都能自重敬業。
“寶棚”一條街後方稍遠的地方,則是“糞影子”,即臨時用葦席搭起的簡易廁所。插糞影子的與戲班有一種互惠關係。即下雨時,戲班可用廁所席去蓋大衣箱與道具,廁所服務員可無償地喝戲班的茶,夜晚點戲班的油。掌班的稱他們為“一家人”。還有一條,為掌班、會首、廁所服務員三方共識:每當神棚鳴放“三筒炮”催著開戲時,如“糞影子”沒插好,
戲班可拒絕開戲。
在離戲樓約一華里的後方,是搭“老虎庵子”的區域,即舊社會賣淫嫖娼的黑窩。該處誨淫誨盜,蔓延花柳病,其對青壯男性的危害,甚於虎狼,故有此渾號。集鎮唱戲,集頭暗中能得點油水,便一眼睜一眼閉地不管不問。農村唱戲,則絕對禁止有此類事情發生。
在廟院外的市場,則是香箔紙碼、相面、摸骨、算命、舊二島攤、京廣雜貨、農用品、騾馬畜禽,以及“叫街的”、“劈頭的”、“化緣的”、“玩雜耍的”、“玩猴的”、“玩皮影的”等。這裡能配合大戲活躍廟會市場,豐富民眾的娛樂生活。廟院附近也有各業經營的習俗。如賣梳子、篦子的布棚最高,遠遠一望便知。他不撐棚,誰也不撐棚,他一落棚,各業都得落棚(落棚有罷市之意)。再如戴花帽的,由於花帽像在風中搖曳的蓮花,雅號稱“蓮花落”,又因他的打擊樂是左手挑大鈸,右手打竹板,發出“光光’’之聲,也稱“光光書’’。鼻孔帶個小竹哨,時而發出鼻音濃重的拖腔,很受魯西南居民喜愛。他們向攤販討錢,能唱好多“恭喜詞”,如“你的饃饃真不小,一頓一個吃不了。賣得快,生意好,又招財來又進寶……”
相傳,戴花帽的祖師爺是唐朝狀元郎鄭元和,他和梨園祖師爺唐明皇有同樣的哀榮。他不出來,其他叫街討錢者,誰也不出來。他們從不到戲樓附近去活動。

沙土廟朝廟活動

沙土廟廟會活動,相沿久遠,每年古歷正月十六日、三月三日、十月初六為沙土廟傳統廟會。正月十六日廟會最為盛大,遠路香客都是提前動身,為了能趕上正月十五晚上朝廟活動。劇團十五日下午暫停演出一場,其樂器班做好迎接各地前來朝廟的香客,下午四點多,朝廟活動開始,各地民眾排隊按先後次序進入廟院,音樂響起,領祭人率眾人行二十四拜大禮。此活動大概持續兩個小時,下午六點半左右,開始燃放煙火,沙土廟前一條大街,東西長達一公里,布滿煙火燃放點,各式煙花爭奇鬥豔,蔚為壯觀,晚八點活動結束,大戲開演。
正月十六晚上朝廟活動吸引廣大善男信女和民眾,歷來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進入廟院,多磕頭,少說話。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有兩個小青年說下流話遭報應的事,流傳至今。鄆城有一個小青年正月十六晚,來沙土廟朝廟,進入廟院見許多青年婦女,對身旁人說:小閨女長得真漂亮,今天背一個回家當媳婦。話說不久,人流涌動,忽然一石碑向他背後倒下,
眾人把石碑扶起,只見這小青年腰直不起來,從此成了羅鍋,一生未娶上媳婦。無獨有偶,鄄城某村有一個青年正月十六日夜來到沙土廟,不拜神佛,不看煙火,專看大姑娘小媳婦,別人問他看什麼,他戲日:找個漂亮對眼小妞做媳婦。話音剛落,一個器火(一種煙火)直奔右眼射來,自此右眼失明,終生未婚。以上二人遭遇,至今傳為民間笑談。

泰山聖母的傳說

碧霞元君:古時稱謂“泰山娘娘”“泰山奶奶”“泰山聖母”,全稱為“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魯西南稱其為“泰山奶奶”“泰山聖母”,沙土廟俗稱為“泰山奶奶廟”。
關於她的身份眾說紛紜:一、黃帝女之一;二、東嶽大帝之女;三、華山玉女;四、漢代凡女玉葉;五、徂徠山石敢當之女;六、鄆城石塘人等。道教稱其應九氣以生,受玉帝之命,證位天仙,統攝岳府神兵,遍察人間善惡。
據有關資料記載,遠在漢代,泰山一座殿宇內有一玉女雕塑,據說為黃帝之女,因幫助黃帝征服東夷有功,受封於泰山,後人將其雕像敬祀,俗稱泰山娘娘。因殿宇年久失修倒塌,玉女掉入殿前石塘內,直至宋代真宗到泰山封禪,將其撈出,重修廟宇供祀,因其為聖帝之女,因而封其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