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沈浩[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沈浩(1963-2009年),男,原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為安徽省財政廳派駐小崗村的選派幹部,在小崗村村民中享有很高的聲譽。2004年到小崗村工作以來一直為小崗村的發展兢兢業業,先後為村里修了公路、為散居的二十六戶村民集中蓋了住宅樓並在村里成立了大包乾紀念館。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沈浩,1963年出生於安徽省蕭縣聖泉鄉孫秦莊行政村,上學期間是班裡學習最刻苦、成績最優秀的學生。學習中,他刻苦上進,先後獲得過“三好生標兵”、“優秀學生幹部”、“省級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大學時代,沈浩生活簡樸,每天三餐只吃饅頭鹹菜,一年到頭總穿著那幾件舊得不能再舊的衣服。在同學眼中,沈浩是個“很陽光、充滿活力”的人,乾什麼事都很積極,他還曾高票當選班裡的團支部書記。

1986年7月,畢業前夕,沈浩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畢業後,沈浩被分配到安徽省財政廳綜合處工作,歷任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調研員等職務。在綜合處工作時,沈浩主要從事國債發行、兌付、銷毀和指導地市國債發行管理工作。

2004年年初,作為安徽省第二批年輕黨員優秀幹部,沈浩從安徽省財政廳被選派到小崗村擔任黨支部書記。沈浩才來時,村里人信不過。有的說,城裡人受不了鄉下的苦,掛個名份,待不了幾天就得跑。有的說,他是借著小崗村的名氣來鍍金的,鍍完金就走。可沈浩住下來了,一住就是幾年。處處為村里謀規劃、辦實事,大年三十還泡在村里,幾年來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

2006年年底,沈浩在小崗村任職三年屆滿,村民強烈要求把沈浩留下來,二十多年前集體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崗村發生。村民派了十個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組織部、財政廳要求沈浩留在小崗村,再帶領他們乾三年。

2008年8月30日,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胡錦濤總書記專程來到小崗村就農村改革發展問題考察調研。在大包乾紀念館內,講解員對記者說,沈浩就是站在這裡對總書記承諾,一定會帶領好村民,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2009年4月,沈浩曾參加一次體檢。體檢後,他向同事透露,心臟不太好”。沈浩一直忙於日常工作,對體檢結果並未重視。

主要政績

2008年10月7日,沈浩(前右)與大包乾帶頭人關友江、嚴俊昌、嚴金昌、嚴學昌交流小崗村的改革發展情況。2008年10月7日,沈浩(前右)與大包乾帶頭人關友江、嚴俊昌、嚴金昌、嚴學昌交流小崗村的改革發展情況。

2004年,沈浩依託已建成的80畝葡萄示範園,通過黨員的帶頭示範作用,培育壯大葡萄特色產業,辦起葡萄文化旅遊節。現在,小崗村優質葡萄發展到600多畝,畝均純收入3000多元,葡萄已成為小崗村村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人均增收2000元。

2006年年初,沈浩從安徽科技學院首批引進3名大學生到小崗村創業,發展雙孢菇生產,先後成立蘑菇、葡萄等產銷合作社,不僅給村民們帶去先進理念,推廣種養技術,也解決了銷售難題。同年,沈浩在村民大會上提出了醞釀已久的發展思路:把土地集中起來,以“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發展合作社”為龍頭,整合資源搞適度規模經營。全村1800畝耕地,扣除前些年辦的400畝葡萄園,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

2007年,沈浩爭取來資金,全村每戶發兩萬元加蓋2層樓房,修復自來水和廣播電視等設施,興建黨員活動室、衛生服務中心和檔案室。當年,3個居民小區200多戶村民入住新居。2008年6月,小崗村快速通道正式通車。

因病辭世

2009年11月6日,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沈浩內去世,年僅46歲。應小崗村村民強烈請求,沈浩同志親屬同意將沈浩同志骨灰安葬在小崗村公墓。

2009年11月8日,安徽省委書記王金山、省長王三運等看望沈浩同志親屬,並轉達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批示和親切慰問。胡錦濤總書記在批示中說,沉痛悼念沈浩同志。請轉達對沈浩同志親屬和小崗村村民的親切慰問。

所獲榮譽

沈浩在小崗村工作期間,先後榮獲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特別獎、安徽省第二批選派幹部標兵、安徽省改革開放“三十人三十事”先進個人、“全國百名優秀村官”等榮譽稱號。

沈浩與小崗村

2004年,沈浩到小崗村工作以來一直為小崗村的發展兢兢業業,先後為村里修了公路、為散居的二十六戶村民集中蓋了住宅樓並在村里成立了大包乾紀念館。沈浩在小崗村住下來了,一住就是幾年。處處為村里謀規劃、辦實事,大年三十還泡在村里,幾年來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
2006年底,沈浩在小崗村任職三年屆滿,村民強烈要求把沈浩留下來,二十多年前集體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崗村發生。村民派了十個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組織部、財政廳要求沈浩留在小崗村,再帶領他們乾三年。
辦工業、興商貿 、科學種田,以市場經濟的頭腦發展種植、養殖和高效農業……六年來,沈浩為帶領著小崗村做了太多的事。農家樂生態游促進小崗村振興發展,“大包乾”紀念館每年接待各地遊客萬餘人次……
2006年,小崗村躋身2005年度“全國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崗村被授予安徽省鄉村旅遊示範點稱號,一個美麗、和諧、富裕、文明的的社會主義新小崗重新向世人展示著它獨有的魅力。
2009年11月6日,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在小崗村臨時租住的房子內去世,年僅46歲。
2009年11月8日,安徽省委書記王金山、省長王三運等看望沈浩同志親屬,並轉達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批示和親切慰問。應小崗村村民強烈請求,沈浩同志親屬同意將沈浩同志骨灰安葬在小崗村公墓。

人物評價

1、“村官不是官,當好不簡單。沈浩滿含對民眾的感情、對事業的激情,一心要把民眾領上致富路,在人民民眾心頭樹立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不朽豐碑。 ”——鳳陽縣委書記馬占文

2、“和他相處沒有所謂的等級之分,和他在一起你會感受到生活的熱情、對待工作虔誠認真的態度、對人的誠懇和做事的果斷。” ——大學生村官、小崗村黨委副書記苗娟

沈浩精神

安徽省財政廳幹部沈浩被選派到小崗村擔任黨組織書記後,始終懷著一種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始終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精氣神,把基層作為鍛鍊的平台、奉獻的舞台,踏踏實實為民眾辦實事、謀利益,被小崗村民眾視作“頂樑柱”。
實踐鍛鍊是年輕幹部成才的大熔爐、大課堂和大舞台。在小崗村艱苦的環境中,沈浩一乾就是6年。他帶領民眾轉變觀念,推動土地流轉,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旅遊業;他組織村里修路通水,修建學校、醫院和敬老院,改善民眾居住條件,讓112戶民眾住進規劃齊整的樓房新居……正是深入到民眾之中,感知民眾疾苦,傾聽民眾之聲,切實解民之憂,沈浩才贏得了民眾的信賴,譜寫出精彩的人生。向沈浩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這種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精神。
“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近年來,一些年輕幹部由於缺乏基層工作經驗,在把握大局、化解矛盾、處理複雜問題方面經驗和能力有所不足;有的長期高高在上,與民眾接觸較少,缺乏對基層的了解和對民眾的感情。
實際上,基層有人民民眾因地制宜的創新實踐,也有各種各樣的複雜矛盾和問題。年輕幹部有了基層鍛鍊的經驗,了解基層的實際情況和民眾最真實的需要和困難,才能真切體會到人民民眾的喜怒哀樂,對人民民眾產生深厚感情,才能真正“想民眾所想、急民眾所急”,並在工作中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向民眾學習、向基層學習、向實踐學習是年輕幹部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七大強調,加大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力度,鼓勵年輕幹部到基層和艱苦地區鍛鍊成長,提高年輕幹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政治素養。當前,農村發展急需沈浩這樣的優秀幹部帶領民眾發家致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人們期盼,有更多的年輕幹部能像沈浩一樣,到基層磨鍊意志,增長才幹,成為老百姓離不開的好乾部。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

沈浩 踐行信念沈浩 踐行信念

兩任村官,六載離家,總是和農民面對面,肩並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廠和農田,對不住家中嬌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紅手印,改變鄉村的命運;如今,他們再次伸出手指,鮮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

推選委員會委員 劉漢俊這樣評價

你是一粒種子,深深地埋進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幟,高高地飄揚在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裡,人民就把你舉過頭頂!站起來,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豐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