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運用效率指標

汽車運用效率指標

汽車運用效率指標反映汽車在時間、速度、行程、裝載能力和拖掛能力等方面利用情況的一系列指標的統稱。

汽車運用效率指標

正文

反映汽車在時間、速度、行程、裝載能力和拖掛能力等方面利用情況的一系列指標的統稱。這些指標是評價汽車運輸組織工作的水平和質量,分析汽車運用效率和運輸成本的主要依據。各國汽車運輸業設定的汽車運用效率指標,繁簡不一,名稱各異,計算方法也不盡相同。中國現在採用的汽車運用效率指標主要有以下各項。
在時間利用方面有:①車輛工作率,是一定時期內汽車出車工作日數(即工作車日)與汽車總車日數的比值,以百分數表示。總車日數是車輛數與其在企業內保有的日曆日數的乘積。②平均每日工作車班數,是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一工作車日出車工作的車班數。③平均每日出車時間,指一定時期內工作車輛平均每日出場至回場的延續時間,其中要扣除駕駛人員在場外就餐及住宿的停車時間。④工作車班平均長度,指平均每一工作車班的出車時間。⑤出車時間利用係數,是出車時間內車輛運行時間所占的比重。⑥晝夜時間利用係數,是平均每日出車時間與一晝夜時間(24小時)的比值。
在速度方面有:①技術速度,指按車輛運行時間計算的平均每小時行駛公里數。②營運速度,指按車輛出車時間計算的平均每小時行駛公里數。它與技術速度的關係是:

汽車運用效率指標

③平均車日行程,指車輛平均每一工作車日運行的公里數。除直接用一定時期內的總車公里除以工作車日求算外,還可按下式計算:

汽車運用效率指標

在行程方面有:行程利用率,是一定時期內車輛載重(不論滿載與否)行駛里程與總行駛里程的比值,以百分數表示。與行程利用率相對應的指標是空駛率,它是車輛空駛里程與總行駛里程的比值,以百分數表示。
在裝載能力方面有:①噸位利用率,是載貨汽車實裝貨物噸數與汽車額定噸位的比值。有靜態與動態兩種計算方法。以汽車實裝貨物噸數與其額定噸位相比求得的百分數是靜態的噸位利用率。動態噸位利用率按下式計算:

汽車運用效率指標

式中重車噸位公里為汽車載重行駛里程與額定噸位的乘積。②座位利用率,是載客汽車實載旅客人數與汽車額定座位的比值,以百分數表示。也有靜態與動態兩種計算方法。靜態的座位利用率是汽車實載人數與其額定座位的比值;動態的座位利用率是旅客周轉量與重車座位公里(載重行駛里程與額定座位的乘積)的比值。③實載率,是貨物(旅客)周轉量與總車噸(座)位公里(總車公里與額定噸、座位的乘積)的比值,以百分數表示。在汽車的噸(座)位單一時,實載率是行程利用率與噸(座)位利用率的乘積;不同噸(座)位車輛綜合計算的實載率,是行程利用率與噸(座)位利用率乘積的近似值。
在拖掛能力方面有:拖運率,指汽車拖帶掛車只按汽車的裝載能力[即在額定噸(座)位中不包括掛車的額定噸(座)位]計算其噸(座)位利用率時,掛車完成的周轉量在汽車及掛車合計完成的周轉量中所占的比重,以百分數表示。
除上述各方面指標外,還有綜合反映汽車運用效率的指標:①腳踏車產量,指平均每輛汽車在一定時期(年、季、月、日)內完成的運輸工作量(見運輸量)。載貨汽車以噸、噸公里計算;載客汽車以人、人公里計算。它與有關運用效率指標的關係如下式所示:

汽車運用效率指標

②車噸(座)產量,指車輛平均每一噸(座)位在一定時期(年、季、月、日)內完成的運輸工作量。計算單位同腳踏車產量。它與有關運用效率指標的關係如下式所示:

汽車運用效率指標

③車公里產量,指汽車運輸工作量(貨物周轉量、旅客周轉量)與其行駛里程的比值,表明汽車行駛每公里所完成的周轉量。它的大小決定於汽車的額定噸(座)位和行程利用率及噸(座)位利用率的高低,在實行拖掛運輸時,還受拖運率高低的影響。其關係如下式所示:

汽車運用效率指標

在車輛工作率和平均車日行程既定,亦即行駛里程既定的情況下,周轉量與車公里產量成正比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