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山人沂者故伯玉司馬宗人也年七十九矣而詩不衰貌又不衰其游又不衰將之趙魏間依穆考功而老焉乞余詩為贈得二絕句

《汪山人沂者故伯玉司馬宗人也年七十九矣而詩不衰貌又不衰其游又不衰將之趙魏間依穆考功而老焉乞余詩為贈得二絕句》是明代詩人王世貞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汪山人沂者故伯玉司馬宗人也年七十九矣而詩不衰貌又不衰其游又不衰將之趙魏間依穆考功而老焉乞余詩為贈得二絕句》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姓名】王世貞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汪山人沂者故伯玉司馬宗人也年七十九矣而詩不衰貌又不衰其游又不衰將之趙魏間依穆考功而老焉乞余詩為贈得二絕句
【其一】
三輔游成鬢已銀,蹇驢猶自踏紅塵。
明年試斬淇園竹,西入鹹關把釣綸。
【其二】
司馬盟壇眾所宗,為愁年少不相容。
穆生學得王家醞,三尺糟丘擬葬儂。

作品注釋

汪山人沂者:汪山人名沂,山人,古代學者士人的雅號。
伯玉司馬:《明史·文苑》:汪道昆,字伯玉,晚年官兵部左侍郎(兵部左侍郎,通稱“司馬”、“左司馬”)。
宗人:同族之人。
三輔:泛稱京城附近地區。
蹇驢:跛蹇駑弱的驢子,常比喻駑鈍的人。
紅塵:鬧市的飛塵,借指繁華的社會。
釣綸(diàolún):釣竿上的線。
糟丘:積糟成丘。極言釀酒之多沉湎之甚。

作者簡介

明朝中葉“後七子”主要代表人物,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著述甚豐。有《弇州史料》100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