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話

江山話

江山話是指浙江省衢州江山市的方言,此外福建省浦城縣部分人使用屬於吳語-上麗片-上山小片(舊分區法中屬處衢片-龍衢小片)。與國語不能進行直接交流。使用人口約58萬。 江山話辭彙豐富,表現力極強,能表達許多國語難以表達的意思,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與國語、與其他方言不同的語音體系。

簡介

江山話是指 浙江省 衢州 江山市的方言,此外福建省浦城縣部分人使用,是 吳語的一種,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語言。與國語不能進行直接交流。江山話辭彙豐富,表現力極強,能表達許多國語難以表達的意思,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與國語、與其他方言不同的語音體系,這套語音體系基本接近中古漢語的語音體系,它的聲母可以說與中古漢語基本相同,韻母相同的也很多,聲調完全一樣,所保留的入聲字也基本相同。同時由於長期以來江山屬於吳地,受吳語的影響十分大,其中夾雜了許多吳音。還有,江山的人口主要遷移於北方,因此在語音上還受到不同時期漢語共同語的影響。

音系

聲母

聲母

巴[bo] 怕[pɑo] 爬[pu]


馬[mu] 夫[fe] 浮[ve]


豬[dɑo] 聽[tʰiŋ] 同[doŋ]


腦[nɐɯ] 李[li]



再[zei] 寸[tsʰuɐ̃] 茶[zho] 山[sãŋ] 事[zɿ]
朱[tɕyɛ] 唱[qiang] 傳[quan] 女[nɑŋ]/[ŋyɛ] 心[ɕiŋ] 樹[ʑyɛ]
姜[giãŋ] 氣[kʰi] 群[ɡyŋ] 我[ŋo]

曉[hiɐɯ] 雲[ɦyŋ]



無零聲母,全部濁化到[ɦ]有[ʔ]韻尾

韻母

韻母

耳[ør] 衣[ɦi] 無[vu] 雨[ɦy] 之[tsɿ]
拉[lɑ] 家[kiɑ] 瓦[ŋuɑ]

鞋[ɦæ] 也[ɦiæ] 快[khuæ]

天[thiɛ̃]
全[ʑyɛ̃]

開[khe]
會[kue]

哥[ko]



包[pɐɯ] 表[piɐɯ]


樓[lɯ] 秋[tɕhiɯ]


三[sã] 香[hiã] 關[kuã]

乾[kɔ̃] 狀[ʑiɔ̃]


盤[bɐ̃] 官[kuɐ̃]


門[moŋ] 窮[ɡioŋ]


齒[tshɿə] 魚[ŋɯə]


金[kœ̃]
森[ɕyœ̃ ]

京[kiŋ]
春[tɕhyŋ]

八[paʔ] 學[ɦiaʔ] 擴[khuaʔ]

筆[pœʔ]
十[ʑyœʔ]

日[nəʔ] 習[ʑiɛʔ]
越[ɦyɛʔ]
月[ŋoʔ] 肉[ʑioʔ]


合[kɔʔ]
肉[ŋyɔʔ]

聲調

陰平 44 天空飛山
陽平 231 南來田皮
陰上 324 紙九火口
陽上 22 坐買有被
陰去 51 菜四送去
陽去 31 備洞路硬
陰入 45 七雪踢客
陽入 12 六肉白獨

民間諺語

“春霧晴,夏霧雨,秋霧霜,冬霧雪。”

“天紅霞,嘸水泡茶”

“春寒多雨水。”

“雨天挑稻草--越挑越重”

“一九二九,汗汃雨流;

三九廿七,曰事結疙;

四九三十六,門前掛糊搭;

五九四十五,窮漢街上舞;

六九五十四,提籃討野菜;

七九六十三,搭衣掛肩擔;

八九七十二,黃狗在陰邊嬉;

九九八十一,犁耕耙糙統統出;

十九足,豁秧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