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人

《湘中怨解》載, 汜人 。 《瑣窗寒·玉蘭》詞:“紺縷堆雲,清顋潤玉,

詞語注音

sì rén ㄙㄧˋ ㄖㄣˊ
汜人

詞語釋義

唐 沉亞之 《湘中怨解》載, 垂拱 中,駕在 上陽宮 。太學進士 鄭生 晨發 銅駝里 ,乘曉月渡 洛 橋,遇艷女,自言養於兄,因嫂惡,欲投水。生載歸,與之同居,號曰 汜人 。 汜人 能誦善吟,其詞艷麗不凡。數年後, 汜人 自述本系蛟宮之娣,貶謫而從生,今已期滿。遂啼泣離去。 宋 范致明 《岳陽風土記》:“ 鄭子況 為 岳陽 太守,因上巳日攜家登 岳陽樓 ,下望 鄂 渚。 鄭 追想 汜人 ,俄有所見,聞 汜人 歌曰:‘泝青山兮江之湄,泳湖波兮裊綠裾,意拳拳兮心莫舒。’”後詩詞中用作鍾情艷女之典。 宋 吳文英 《瑣窗寒·玉蘭》詞:“紺縷堆雲,清顋潤玉, 汜人 初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彭西園》:“無復 湘 中見 汜人 , 西園 蘭石愴如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