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殤帝

漢殤帝劉隆,字盛,生於元興元年(105年),是漢和帝劉肇的小兒子。 (105年)十二月辛未日,漢和帝在章德前殿去世,此時劉隆剛出生100餘日。

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9月21日),漢和帝劉肇少子,養於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105年—106年在位,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不久夭折,諡號孝殤皇帝。
1、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漢殤帝劉隆,字盛,生於元興元年(105年),是漢和帝劉肇的小兒子。劉隆的父親漢和帝劉肇在世的時候,生了許多皇子,大都夭折。漢和帝以為宦官、外戚在謀害他的兒子,便將剩餘的皇子留在民間撫養。

2、登基
元興元年(105年)十二月辛未日,漢和帝在章德前殿去世,此時劉隆剛出生100餘日。按照傳統,繼承皇位的應是漢和帝的長子劉勝,但劉勝自幼生有怪病,多年不愈,鄧皇后認為他不適合做皇帝。於是立劉隆為皇帝,是為漢殤帝,改年號為延平,封其兄劉勝被封為平原王,鄧皇后也升稱鄧太后,由鄧太后臨朝聽政。

3、為政舉措政治
漢殤帝即位後,由鄧太后臨朝聽政。鄧太后首先針對東漢的一些弊端採取了有力的措施。其一,對淫祀。其二,鄧太后認為治理國家應以教化為本,刑罰只能作為輔助手段。延平元年五月,即下詔大赦天下,犯法禁錮者一律釋放為平民,以“柔道”制天下。其三,東漢自開國至殤帝80多年的時間內,宮女入宮不絕如縷,以至宮女如雲,造成了“內有怨女,外有曠夫”的局面,並且加重了漢廷的財政開支。鄧太后自幼入宮,對此甚為了解,延平元年六月,一次詔免後庭宮人及羸弱老病即達五六百人。
但鄧太后畢竟是外戚勢力的總代表,在積極治國的同時,仍念念不忘鞏固加強自己的統治。延平元年四月,她將哥哥鄧騭由虎賁中郎將提升為車騎將軍,控制了擁有決策權的內朝機構。

4\軍事
漢殤帝在位的延平元年(106年)四月,鮮卑人中的遼東鮮卑突然再次攻打漁陽郡(今北京密雲西南)[9],大搶一通後滿載而歸。
漁陽太守張顯接到報告後大怒,叫上幾百個弟兄,出塞追擊撤退的鮮卑人。鮮卑人漸漸把漢軍引入危險地帶,嚴授勸張顯不要再急於追擊,以免中鮮卑人的埋伏。嚴授建議先安下營寨,派出輕騎兵去打探一下再追也不遲。嚴授的主意很穩妥,但張顯不聽,反而認為嚴授膽小,氣得幾乎當場就要斬殺嚴授。最後張顯雖然沒有陣前斬將,但終究不聽嚴授的建議,下令急速追擊,結果真的中了鮮卑人的伏擊,張顯中箭陣亡,手下士卒四散逃跑。只有那被張顯稱為“膽小鬼”的嚴授,不僅沒有逃跑,反而殺死多名敵人,自己身負十餘處傷,最後戰死。
鄧綏接到漁陽戰役的訊息後非常感慨,親自為烈士寫文章予以褒獎,又賞賜烈士家屬很多錢財,還提拔他們的子弟做官。
從此以後,鮮卑人在歷史舞台上登場的次數日益增多,逐漸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民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