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題永豐楊少游提點一枝堂

”③“無窮”兩句:人在宇宙,猶如一粟之在太倉,渺小之至。 ”④“一葛一裘”三句:一葛一裘,一缽一瓶,即可了此生涯。 ⑾“君欲”兩句:謂欲辯“齊物”哲理,須訪“一枝”老人楊少游。

原文

年代:【宋】
作者:【辛棄疾
體裁:【詞】
水調歌頭·題永豐楊少游提點一枝堂
萬事幾時足,日月自西東。無窮宇宙,人是一粟太倉中。一葛一裘經歲,一缽一瓶終日,老子舊家風。更著一杯酒,夢覺大槐宮。
記當年,嚇腐鼠,嘆冥鴻。衣冠神武門外,驚倒幾兒童。休說須彌芥子,看取鵾鵬斥鷃,小大若為同。君欲論齊物,須訪一枝翁。

注釋

①此閒居帶湖之作。永豐:縣名,宋屬信州,隸江南西路。楊少游:名籍事歷未詳。一枝堂:“一枝”用《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之意,極言其小,亦謂隱居之所。 此哲理詞。借友人“一枝”堂名,闡發莊子“齊物”哲理,“小大若為同”,一篇主旨所在。上片切“一枝”題意,數言其小。下片起首五句猶在題前盤鏇,“休說”兩句始轉出主旨:既無有小大,小亦自樂,則友人“一枝”何言其小,友人正可悠然心會而自樂。
②“萬事”兩句:人間萬事永遠無可滿足,一如日月恆自西東。日月西東:《釋名》:“日在樂,月在西。”
③“無窮”兩句:人在宇宙,猶如一粟之在太倉,渺小之至。太倉一粟:《莊子·秋水》:“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米之在太倉乎?”
④“一葛一裘”三句:一葛一裘,一缽一瓶,即可了此生涯。謂人生需求何微。一葛一裘:韓愈《送石處士序》:“冬一裘,夏一葛。”裘:皮衣。葛:葛布之衣。一缽一瓶:《傳燈錄》:“有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守清禪師)曰:‘一瓶兼一缽,到處是生涯。’”
⑤“更著”兩句:酒酣入夢:夢裡槐宮,虛言其大;夢醒一枝,實言其小。此用唐人李公佐《南柯太守傳》事。《傳》謂淳于棼者夢遊槐安國,招為駙馬,並出任南柯太守。夢醒尋訪,槐安國者,古槐一蟻穴;南柯郡者,一南向槐枝而已。俗稱南柯夢,即本此。
⑥嚇腐鼠:《莊子·秋水篇》載:南方有一種叫鵷鶵的鳥,從南海飛往北海途中,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吃,非甘泉不飲。時有鷂鷹逮得一隻腐爛的田鼠。見鵷鶵飛過,怕鵷鶵來搶食,向它怒喝了一聲。或謂此喻俗流之視稼軒。
⑦嘆冥鴻:揚雄《法言·問明》:“鴻飛冥冥(高遠),弋人何篡(捕捉)焉。”本意喻賢者隱處,不為小人所害。或謂此喻稼軒遭人誹謗。
⑧衣冠神武門外:用《南史·陶弘景傳》事,見前《沁園春》(“老子平生”)注④。或謂此喻稼軒之落職歸隱。
⑨“休說”句:須彌:佛教傳說中的山名。喻大。芥子:芥菜的種子。喻小。句謂芥子可納須彌,何有小大。《維摩詰經》:“以須彌之高廣,內(納)芥子中,無所增減。”
⑩“看取”句:謂鯤鵬展翅九萬里斥翱翔蓬蒿間,以小視大,小亦自樂。《莊子·逍遙遊》:“有鳥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辨也。”斥:即鵪鶉。斥,同“尺”。
⑾“君欲”兩句:謂欲辯“齊物”哲理,須訪“一枝”老人楊少游。齊物:莊子有《齊物論》。關於莊子的“齊物”觀,見後《哨遍》(“蝸角鬥爭”)注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