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工程

駁岸的含義

園林駁岸在園林水體邊緣與陸地交界處,為穩定岸壁、保護河岸不被沖刷或水淹所設定的構築物(護岸),同時也屬園林水景的一部分

園林駁岸的類型

(一)、按結構形式分類
重力式、後傾式、插板式、板樁式和混合式。
1、重力式駁岸(圖7-9-1)
主要依靠牆身自重來保證岸壁的穩定,抵抗牆背土壓力。
1)混凝土重力式
目前常用MUl0塊石混凝土。
2)塊石砌重力式
用塊石及M7.5水泥砂漿作膠結材料分層砌築,使堅實成整體,臨水面砌縫用水泥砂漿勾成凸縫或凹縫。
3)磚砌重力式
用MU7.5磚和M10水泥砂漿砌築而成,臨水面用1:3水泥砂漿粉面。
構造及名稱介紹:
壓頂——駁岸之頂端結構,如蓋帽壓頂,一般用C15混凝土,常用尺寸300mmX700mm。
岸線——壓頂外邊線。
牆身一重力式駁岸主體,材料不同,名稱常不同。
基礎——駁岸的底層結構,厚度常用400mm,寬度是在高度H的0.6—0.8倍範圍內。
墊層——基礎的下層,常用材料如道渣、碎石、碎磚去整平地坪,保證基礎與土基均勻接觸作用
基礎樁——增加駁岸的穩定性,防止駁岸的滑移或倒塌的時效措施,同時也兼起加強土基的承載能力作用。
沉降縫——由於牆高不等,牆后土壓力、地基沉降不均勻等的變化差異時所必須考慮設定的斷裂縫。
伸縮縫——避免因圬工收縮結硬和濕度、溫度的變化所引起的破裂而設定的縫道。一般10—25m設定一道,寬度約20mm有時也兼作沉降縫用。
泄水孔——為排除地面滲入水或地下水在牆後的滯留,應考慮設定泄水孔,其分布可作等距離布置,@3—5m,駁岸牆後孔口處需設倒濾層,以防阻塞。
做法:常用打通毛竹管埋於牆身內,鋪設成1:5斜度泄水孔出口高度宜在低水位以上500mmo
倒濾層——為防止泄水孔人口處土顆粒的流失,又要能起到排除地下水的作用,常用細砂、粗砂、碎石等組成。
帶纜棒——埋放在壓頂內,起足夠給船隻停靠帶纜的作用。
2.後傾式駁岸
它是重力式駁岸的特殊形式,牆身後傾,較前者經濟,受力合理,造價低於前者。在岸線固定、地質情況較好處,基礎可借築河池內。它介於一般重力式駁岸和護坡之間,因此具有兩者的優點。基礎樁同樣亦可按重力式設定(圖7-9-2)。
3.插板式駁岸(圖7-9-3)
採用鋼筋混凝土(或木)樁作支墩,加插人的鋼筋混凝土板(或木板)組成,支墩靠橫拉條和錨板連線來固定。拉條一端事先配以銑M27螺母的螺紋,以便穿人錨板預留孔位內,作緊固之用。拉條安置定位後,外露面應塗紅,並用瀝青麻布包裹,以防鏽蝕。板與支墩的連線形式分兩種:
1)板插人支墩;
2)板緊靠支墩。
特點:體積小、造價低、施工快。本類型土體不高時尤宜採用。沖刷地段不宜用此。
4.板樁式駁岸(圖7-9-4)
由板樁垂直打人土中,板邊企口嵌組而成。分自由式和錨著式兩種(有壓頂連線)
共同特點:施工進度快,工序簡便,一般情況下可不築圍堰,板縫隙力求緊密,要求板樁準確就位、誤差≯15mm亦有做成企口縫的。一段離開水面高度在0.2m左右。樁頭露出地面約3—4cm。樁人土深度一般可取為水深的2倍,樁前水深H控制在60—80cm範圍。當水面離岸頂落差過大時,也可分層打樁,每層高度在30cm左右,成階梯狀為宜。
5.混合式圬工駁岸(圖7-9-7)
1)塊石護坡和後傾式混合駁岸
塊石護坡作為上部結構,下部採用重力式塊石小駁岸。
特點:既避免因全部採用重力式駁岸則施工進度慢,經濟指標較高的問題,又避免了若全用塊石護坡,不設重力駁岸,造成護坡的攤鋪面過大以致占用農田的問題,同時抗沖刷效果也可。
2)板樁重力式混合駁岸
板樁作為下部結構;重力式為上部結構,組成板樁重力式混合駁岸。
6.其它各類駁岸及設計實例
1)竹駁岸(圖7-9-8)
一些公園,由於施工和園景的要求,用φ75N90,長2000~2200mm的毛竹,下塗柏油,打人土中1000—1500mm,露出泥面500mm,採用中距@400—600mm。背面編築塗柏油的竹片笆,以防土塌落。竹笆用鉛絲與毛竹扎牢,左右竹笆搭接200mm,搭接處位於竹•樁上,即成竹駁岸。
特點:毛竹耐腐性不強,但構造簡單,施工簡便,最宜用於臨時工程。
2)木駁岸
①臨時性木駁岸:園內可利用水杉、柳樹等死樹,選取樹徑φ100—150mm作樁,打人泥土中≥1.2—2m,平面布置成梅花形前後兩排,排距700mm,樁間距@1500。樁與樁之間放上樹棍用#16—18鉛絲綁紮,在樹樁之間還可插種楊柳。
②耐久性木駁岸:
a.橋台式:前面打排樁,樁後放擋土板,但價格昂貴。
b.混合式(圖7-9-9):在離壁1m左右時,可用φlOOmm樁人土1500—2500mm,@200—400mm杉木樁,樁頂不露出低水位,以免忽乾忽濕引起木樁腐爛。樁頂之上加砌石板條石。即成臨水遊覽步徑。也適宜做成碼頭,最好加做一統長的繫船橫木於樁上,以緩衝遊船撞擊。
特點:施工簡單,不用築壩,可打樁施工。缺點是用的木材較多。
3)漿砌和乾砌塊石駁岸。
塊石駁岸系用直徑在300mm以上的塊石砌築而成。砌築上又可分為乾砌和漿砌兩種,前者往往用於斜坡式,後者用於垂直式。
①斜坡式塊石護坡駁岸(圖7-9-10)
一般採用接近土壤的自然坡,其坡度為1:1.5~1:2,厚度為25~30cm。基礎為混凝土或漿砌塊石,其厚為300N400mm,需做於河底自然傾斜線的實土以下500mm處,
否則易坍滑。同時在頂部需做壓頂,可用漿砌塊石或素混凝土代之。
②重力式漿砌塊石駁岸(圖7-9-1)
儘可能選用較大塊石,以節省水池用量,用M10水泥砂漿砌築,為使駁岸整體性加強,帶做混凝土壓頂,內放206統長鋼筋,構造基本上同擋土牆。
4)混凝土扶壁式駁岸(圖7-9-12)
一般設定在高差較大或是表面要求光滑的水池壁以及採用漿砌塊石駁岸不適宜時之處,造價較高。
5)木樁沉排(褥)駁岸(圖7-9-13)
駁岸下用木柴沉褥作墊層(即沉排),它是用樹木枝幹編成柴排,再於其上加蓋塊石等重物使之沉下,使得一旦其下土基被湖水淘沖時,沉褥也隨之下沉。土基相應也得到了保護,這對水流速度不大時尤為相宜,也起到了擴大基底面積、減少正壓力和不均勻沉陷的作用。沉褥上緣應保證浸沒在最低水位下。圖7-9-13為杭州西湖花港公園木樁沉排駁岸構造圖。
(二)、按景園造景分類
有自然式、人工式和混合式。
1.自然式駁岸
1)假山石駁岸(圖7—9—17)
為豐富岸邊景觀並與疊山理水相結合,可利用就地取材的鄉土山石(如黃石、太湖石等)於岸邊,掇砌成凹凸相間、紋理相順、顏色協調、體態各異的護岸,並在縫隙凹槽之中栽植花卉草木,主以峰石、配以劍石,點綴勾畫出婀娜窈窕的水面輪廓與對景倒影,極儘自然之美,情趣不盡。
2)石磯式駁岸(圖7—9—18)
為使遊人更能接近水面,在池岸湖邊設挑出水面山石蹬道,鄰近水面處分層次布設參差不齊的礁石,時而平臥,時而豎立以及半浸碧波的汀步石磯,讓遊人蹲坐其上,賞心悅目,戲水觀魚,怡然自得。 水位起落變化大的水體,應於最低水位線以上修砌格調統一、洞穴和諧的護岸,以免一旦水位下落後,原形畢露,有妨觀瞻。
3)乾砌大塊石護岸
不用任何膠結材料而只是利用大塊石的自然紋縫進行拼接鑲嵌、前後錯落,坐臥立豎,以造成石峰,石洞、石澗、石漳、石池、石峽,以及大小、深淺、形狀各異的空穴,基礎務必牢固運用得當,即可創造出反映當地風格特點的護岸來。
2.人工式駁岸
1)冰紋式塊石砌體駁岸
即利用具有自然紋理的毛石按重力式擋土牆砌築。砂漿要飽滿,順自然紋理按冰紋式勾成明縫。在北方凍害區,應於冰凍深度線左右高約1m處,嵌塊石混凝土層,以抵抗凍害侵蝕破壞。為隱蔽起見,可做成斬假石狀。
2)規則塊石砌體駁岸
利用人為加工成的規則塊石錯縫砌築,縫可勾成平縫或斜縫等直線形花紋,具體可視塊石乾砌或斜砌而定。還可加工成各種形狀的混凝土預製塊,如圖7—9—19為混凝土幕牆式駁岸。
3)天然山石駁岸
採用天然之山石,不經人工斧鑿就其自然凹凸砌築而成。勾暗縫,平滑密實,具有更強的空影虛實之感,真山與假山渾為一體,宛似天開。
4)板樁式駁岸
材料廣泛,可用竹木,混凝土等板樁,不宜過高。
5)平台碼頭式駁岸
結合湖岸地形,瀕臨水面,築成平台。最好平台下採用柱下獨立基礎或樁牆支承。形成懸臂式平台,前部可設多級踏步或低欄,以使遊人更安全地接近水面和適應水位的變化。
6)水廊式駁岸
結合廊榭亭橋等小品串連起來進行布局,也可藉助於扶壁式混凝土擋土牆或後傾式擋土牆來完成。
7)卵石及貝殼駁岸
將大量的卵石、礫石、砂石及貝殼按一定級配與層次堆積於斜坡式岸邊,既可適應池水漲落和沖刷,又帶上自然風采。有時還將卵石或貝殼貼於混凝土塊上,組成形形色色的花紋和圖案,倍增觀賞效果。
3、重力式駁岸的構造圖

4、護坡的種類及構造(塊石)
園林中的河岸湖邊,有時為了順其自然不做駁岸,而是改用斜坡伸向水中,這就要求能就地取材,採用各種材料做成的護坡。同時應防止土坡滑動,抵抗水和風浪的沖刷,確保斜坡的穩定。

將土坡表層修整夯平至滿足設計岸坡要求,再由塊石鋪砌其上,成為有規則的交錯接縫(但不能通縫),然後用小片石塞縫。一般分為漿砌和平砌兩種,但兩者均套用砂漿勾縫(平縫寬度)40mm,凸縫寬度≯25mm,厚度8~lOmm)。

名詞解釋

護坡---由塊石和墊層構成的斜面,是保護土坡不受雨水或湖水沖刷的有效措施。
坡度——護坡高度H與水平投影長度L之比:
墊層——在塊石下鋪墊約lOOmm厚碎石層,便於塊石墊平,同時也起保護土坡作用。
下嵌一護坡的最低一端保護坡腳。常用塊石混凝土和漿砌塊石。
平縫——在砌面竣工前,將砂漿所砌的灰縫補滿刮平,然後用灰壓實抹光。
凸縫——在塊石灰縫處只刮深20mm左右,用水潤濕,砂漿補平,並用灰刀劃成粗糙面,待初凝後,抹上第二層砂漿厚lOmm,用寬20mm勾縫工具拉平後,再用灰刀壓實抹光。
2.土坡
為防滑移塌方,一般坡度採用1:2或1:3即可。
臨時式土坡——常用草包疊成1:1.5—1:2的坡度。
3.土坡塌方的加固
1)削坡控制坡度i≮1:2。
2)土坡基礎已被水淘刷處,可用草包砌疊或拋塊石。
①砌疊草包:先把塌方上部挖成階梯形,防止土坡再塌落,坡腳處淤泥清除,挖到硬土層為止,用1:1.5~1:2斜坡砌疊草包。
②拋石:選用直徑較大的塊石拋下,以保護土坡基礎,塊石坡度應≮1:1。
3)打樁:加強土坡的抗沖刷滑移能力,沿護腳線排樁一行,樁人土深度2—3m,樁距0.5~lm。樁頂上面用樹枝編結成整體或澆搗混凝土聯繫底板來保證整體的穩固。
4.園林綠地護坡
1)草皮護坡:坡度視土質而定,一般控制在30‘左右。
2)花壇式磚砌護坡:圓弧式、台階式(圖7-1l-lb)。
3)混凝土台階式護坡(圖7-1l-lc)。

噴泉的水力計算

各種噴頭因流速、流量不同,噴出的花型會有很大差別,達不到預定的流速和流量則不能形成設汁的花型。
1、嘴流量基本計算公式
q=εφf(2gH) 1/2*10-3=μf(2gH) 1/2*10-3
式中 q——出流量(L/s)
ε——斷面收縮係數,與噴嘴形式有關;
μ——流量係數(一般在o.62一o.94)
μ=εφ
φ——流速係數,與噴嘴形式有關;
f——噴嘴斷面積<mm)2;
g——重力加速度(m/s2)
H--噴頭入口水壓(mH20)。流量可從噴泉廠家提供的噴嘴技術參數表中查得.
2、噴泉總流量的計算(Q)
計算一個噴泉噴水的總流量,是指在某一時間內,同時工作的各個噴頭,噴出的流量之和的最大值。即Q=q1十q2十…十Qn
3、計算管徑
式中 D——管徑;
Q——總流量;
π——圓周率;
v——流速,通常選用o.5~o.6m/s。
4、求總揚程H
總揚程=淨揚程十損失揚程 H=Hl+H2+H3+H4(mH20)
式中 H——總壓力(mH20);
Hl——水泵和進水管之間的高差(m);
H2——進水管與噴頭的高差(m);
H3——噴頭所需的工作水頭(mH20);
H4——沿程水頭損失局部水頭損失之和(mH2O)
淨揚程二吸水高度十壓力高度
損失揚程——一般噴泉可粗略地取淨揚程的l0%~30%。
噴泉設計中影響的因素較多,有些因素不易考慮.因此設計出來的噴泉不可能全部符合預計要求。為此特別對於複雜結構的噴泉,為了達到預期的藝術效果,應通過試驗加以校正.最後運轉時還必須經過一系列的調整.甚至局部修改,以達目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