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府廟郊野威尼斯樂園

水府廟是截漣水、孫水而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水域面積達45平方公里,庫岸線長413公里,大小湖灣一百多處,湖中大小島嶼34個,水域清澈平靜,迂迴寬闊,兩岸青山倒映,湖光山色融為一體。庫區中部兩岸阡陌縱橫、茶林果園相間,充滿著一片恬靜、閒適、淳樸的田園詩情調。其中有石門返照、石花秋、白鷺、石碑、長虹飛渡、大埠橋、高峽平湖、幽谷驚濤等自然景觀。庫旁的陶龕學校和天籟岩為優美的自然風光抹上了濃厚的歷史文化色彩。
該景區離婁底市中心只有4公里左右,沿岸有婁底火車站和棋梓橋火車站,南面有320國道,北面有婁湘公路。根據全區“九五”規劃,這裡將建有“天國威尼斯”樂園,它以民間傳說“八仙過海”為題材,採用義大利威尼斯的風格建造。8座水上仙人別墅連成一體,並建有各具八仙特色的娛樂設施,如“鐵拐李練功房”、“張果老訓驢場”等,此外還要建設海濱浴池、露營村、南海仙山、仙人樓、水府廟廟府、大埠橋購物市場、猴山、鳥島等等。此景區是集休閒、度假、水上運動、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大型水上樂園。
陶龕國小淵源 在風景秀麗的水府廟風景區內,有一所聞名遐邇的國小,叫陶龕國小。
清朝鹹豐、同治年間,有一位詩人羅位南,隱居白道庵,以教私塾為生,清貧自序。因崇拜陶淵明先生,自號陶龕居士。羅位南先生的孫子羅輈重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成歸國後,鑒於中國積弱落後,認為欲救中國,必須從改革教育入手,毅然捐租二百四十石,將義塾改為私立陶龕國小校。
羅輈重先生以教育為己任,在親自主持校政的三十餘年中,對教育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使學校得到很大發展,為社會培養出一大批優秀人才。曾獲民國政府教育部頒發的金色二等獎章,成為當時全國有名的國小之一。享有“北有行知(陶行知),南有陶龕”的盛譽。
羅輈重認為“革命必先革心,救國必先救人”。他認為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只有把兒童教育好,將來他們能擔負起強國的重任,國家才有希望。因此,他以“血性”二字作為校訓,提倡進行“血性”教育。他認為老師教育學生要有磨血、嘔血、耗盡心血的決心;主張對兒童首先要教育他們忠誠老實,見義勇為,做一個熱愛國家、民族,表里如一的熱血青年。
羅輈重先生於1950年去世。1986年3月30日,婁底市政府正式批准並撥專款恢復陶龕學校(包括“羅輈重紀念館”)。羅輈重先生的教育思想將得到發揚光大。
天籟岩 也位於水府廟景區。牌坊橫額上的“天籟岩”三個遒勁大字,系曾國藩手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