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角閃石

7.發光性:無螢光或磷光。 8.比重:3.2-3.3。 9.硬度:5-6。

氧角閃石(Oxyhornblende
氧角閃石亦可稱作玄武角閃石(Basaltic hornblende),其形成可以藉由普通角閃石(Hornblende)經由熱氧化作用形成,造成部分的Fe2+轉變為Fe3+,並且讓其結構中的(OH)-,被O2-取代,以達到價數的平衡,因此其化學成分的鑑定顯示出有較高的Fe3+/Fe2+比值,與較低的(OH, F, Cl)-含量,使其在化學式NaCa2Fe42+ Fe3+ (Al,Si)7 O23(OH)中所佔的比例小於1.0。由於其鐵成分為氧化態,因此在偏光顯微鏡下呈現紅棕色,並具有很強的多色性,並且具有平行消光之特性。氧角閃石目前多產於大屯火山群的安山岩中,亦見於觀音山和基隆火山群的安山岩中,根據陳正宏教授的研究顯示可能為大陸邊緣隱沒帶附近的鈣鹼性岩漿來源之產物。
【化學成分】:矽酸鹽類礦物,化學式為NaCa2Fe42+ Fe3+ (Al,Si)7 O23(OH) 【物理性質】:
1.晶系:單斜晶系。
2.習性及礦物集合體:多為顆粒狀或柱狀巨大結晶型態,有時會以纖維狀顆粒產出。
3.顏色:棕色、綠色;或黑色。
4.條痕:灰白色。
5.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6.光澤:玻璃至珍珠光澤。
7.發光性:無螢光或磷光。
8.比重:3.2-3.3。
9.硬度:5-6。
10.斷口:貝殼狀斷口。
11.脆性或韌性:具脆性。
12.其他物性(磁性、電性或放射性):無。
【產 狀】:氧角閃石產狀與普通角閃石類似,幾乎都出現於島弧系列的安山岩中,常與紫蘇輝石及斜長石共生。
【用 途】:無特殊用途。
【產 地】:大屯火山群安山岩、基隆火山群之安山岩、觀音山的安山岩、大屯山周圍海岸重砂、台南沿海重砂、海岸山脈安山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