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帶

氣候帶

氣候帶(climatic zone),是根據氣候要素的緯向分布特性而劃分的帶狀氣候區。在同一氣候帶內,氣候的基本特徵相似。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氣候帶 英文名稱:climaticbelt;climaticzone;climatezone 定義1:根據氣候要素或氣候因子的帶狀分布特徵而劃分的緯向帶。套用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氣候學(二級學科) 定義2:根據氣候要素的帶狀分布特徵而劃分的帶狀氣候區域。套用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氣候學(二級學科) 定義3:根據氣候要素或氣候因子帶狀的分布特徵劃分的緯向或高度帶。套用學科:海洋科技(一級學科);海洋科學(二級學科);海洋氣象學(三級學科) 定義4:由於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相互作用使得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逐漸減少,從而出現不同氣候的帶狀分布。套用學科:生態學(一級學科);全球生態學(二級學科)定義5:根據氣候要素或氣候因子的帶狀分布特徵而劃分的緯向帶。套用學科:資源科技(一級學科);氣候資源學(二級學科)

氣候帶的形成
太陽輻射是氣候帶形成的基本因素。太陽輻射在地表的分布,主要決定於太陽高度角。太陽高度角隨緯度增高而遞減,不僅影響溫度分布,還影響氣壓、風系、降水和蒸發,使地球氣候呈現出按緯度分布的地帶性。古希臘人最早提出氣候帶的概念,並以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為界線,把全球氣候劃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5個氣候帶(或稱天文氣候帶)。這種分帶反映了地球氣候水平分布的基本規律,但是由於沒有考慮下墊面性質的差異和大氣環流對氣候形成的作用,因而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出入。隨著氣候資料的積累,人類對氣候帶的認識和劃分也逐漸完善。A.蘇潘1879年提出以年平均溫度20℃等溫線和最暖月的10℃等溫線為指標,把全球氣候劃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5個氣候帶。W.P.柯本在1900~1936年以溫度和降水量為指標,將全球氣候劃分為熱帶多雨氣候、乾旱氣候、溫暖多雨氣候、寒冷雪林氣候和冰雪氣候5種氣候帶(主要氣候型)(見柯本氣候分類)。採用溫度和降水量指標劃分的氣候帶較天文氣候帶更接近於實際。Л.С.貝爾格1925年根據氣候同自然景觀的關係,以月平均氣溫為指標,將全球低地氣候劃分為:熱帶雨林氣候、薩王納氣候、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內陸沙漠氣候、副熱帶森林氣候、地中海(型)氣候、草原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氣候、泰加林(針葉林)氣候、苔原氣候11種氣候帶(型)(見貝爾格氣候分類)。1936~1949年,Б.П.阿利索夫根據盛行氣團和氣候鋒位置及其季風變化,把全球氣候劃分為:赤道帶、熱帶、溫帶、極帶4個基本氣候帶和副赤道帶(副赤道季風帶)、副熱帶、副極帶3個過渡氣候帶,除赤道帶外,其他各帶南、北半球各有1個帶,全球共13個氣候帶(見阿利索夫氣候分類)。這種分帶既反映了太陽輻射、下墊面性質,也反映了大氣環流和洋流對熱量、水分的傳輸,比較全面地體現了氣候形成因素的綜合作用。1959~1978年A.N.斯特拉勒和A.H.斯特拉勒以氣團的源地、分布和氣候鋒的位置將全球氣候劃分為低緯度氣候帶、中緯度氣候帶和高緯度氣候帶(見斯特拉勒氣候分類)。

天文氣候帶與物理氣候帶

氣候帶是大致與緯圈平行,環繞地球呈連續帶狀分布的氣候分類單位,是地球上最大的氣候區域單位。從低緯度到高緯度,氣候帶按一定順序分布。氣候帶的劃分是由最基本的氣候形成因素??太陽輻射這一條件決定的。古代希臘亞里斯多德就曾以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把地球氣候劃分為五個氣候帶,即: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稱為天文氣候帶或數理氣候帶。這種古老的氣候帶劃分方法,只是根據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所以也稱為太陽氣候帶

根據太陽氣候帶,每個氣候帶的面積占整個地球總面積的百分比是:熱帶占40%,溫帶占52%,寒帶占8%。

溫帶處於中緯度地區,南北溫度梯度大,氣候有極大差異。溫帶如此大的面積,與實際氣候分布很不相稱。因此,溫帶一般又分為三個帶,即:亞熱帶、溫帶和冷溫帶。赤道無風帶是空氣輻合的地帶,除了全年高溫外,也全年多雨,不論氣候和植物都與熱帶其他地區有明顯不同,況且熱帶面積也太大,所以又從熱帶中劃出赤道氣候帶,熱帶就只包括赤道氣候帶與回歸線之間的地區。這樣,地球上的氣候帶就包括:赤道帶、熱帶、副熱帶、溫帶、冷溫帶和寒帶。

因為地球表面實際並不均勻,海陸分布、地形和洋流都影響氣候,上述劃分的各個副帶並沒有人們公認的界線。實際上,等溫線並不與緯圈完全平行,用回歸線和極圈劃分的氣候帶與實際氣候有很大差別,尤其是以高緯度地區最為突出;但是由於這種方法簡單,並且能大致反映地球上的生物現象分布情況,所以至今還是被人們採用。

劃分

氣候帶氣候帶

古希臘人最早提出氣候帶的概念,並以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為界線,把全球氣候劃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 5個氣候帶(或稱天文氣候帶)。這種分帶反映了地球氣候水平分布的基本規律,但是由於沒有考慮下墊面性質的差異和大氣環流對氣候形成的作用,因而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出入。
隨著氣候資料的積累,人類對氣候帶的認識和劃分也逐漸完善。A.蘇潘1879年提出以年平均溫度20℃等溫線和最暖月的10℃等溫線為指標,把全球氣候劃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 5個氣候帶。
W.P.柯本在1900~1936年以溫度和降水量為指標,將全球氣候劃分為熱帶多雨氣候、乾旱氣候、溫暖多雨氣候、寒冷雪林氣候和冰雪氣候 5種氣候帶(主要氣候型)(見柯本氣候分類)。採用溫度和降水量指標劃分的氣候帶較天文氣候帶更接近於實際。
Л.С.貝爾格1925年根據氣候同自然景觀的關係,以月平均氣溫為指標,將全球低地氣候劃分為:熱帶雨林氣候、薩王納氣候、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內陸沙漠氣候、副熱帶森林氣候、地中海(型)氣候、草原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氣候、泰加林(針葉林)氣候、苔原氣候11種氣候帶(型)。
1936~1949年,Б.П.阿利索夫根據盛行氣團氣候鋒位置及其季風變化,把全球氣候劃分為:赤道帶、熱帶、溫帶、極帶 4個基本氣候帶和副赤道帶(副赤道季風帶)、副熱帶、副極帶3個過渡氣候帶,除赤道帶外,其他各帶南、北半球各有1個帶,全球共13個氣候帶(見阿利索夫氣候分類)。這種分帶既反映了太陽輻射、下墊面性質,也反映了大氣環流和洋流對熱量、水分的傳輸,比較全面地體現了氣候形成因素的綜合作用。
1959~1978年A.N.斯特拉勒和A.H.斯特拉勒以氣團的源地、分布和氣候鋒的位置將全球氣候劃分為低緯度氣候帶、中緯度氣候帶和高緯度氣候帶(見斯特拉勒氣候分類)。
中國氣候學家對於中國氣候帶的劃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59年中國科學院自然區劃工作委員會根據溫度指標,把中國東部地區劃分為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 6個氣候帶。《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圖集》(1979)將中國東部地區劃分成南、中、北熱帶,南、中、北亞熱帶和南、中、北溫帶等 9個氣候帶。

發展前景
氣候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帶的存在引起地理環境中動植物、土壤、水文以及自然景觀的地帶性分異,地帶性成為地理環境中基本規律之一。同時,氣候帶的形成與演變,又受其他地理因子的影響。因此,研究氣候帶的分布和變化規律,不僅對氣候學研究,而且對認識地理環境的結構和演變都有重要意義。

比較

熱帶

氣候帶 緯度 氣候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因子及氣候特點
熱帶 23.5°N---23.5°S
熱帶雨林氣候
大致在南北緯10°之間,主要位於非洲剛果河流域、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亞洲的印度尼西亞等地。 終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高溫多雨;年降水量多在2000mm以上,且全年分配較均勻。
熱帶草原氣候
大致在南北緯10°到南北回歸線之間,如非洲中部大部地區、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東部、南美洲巴西高原等地區。
受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地區,乾濕季明顯。全年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間。
熱帶季風氣候 大致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亞洲中南半島、印度半島最為顯著。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位置季節移動的影響。全年分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年降水量1500~2000mm左右。
熱帶沙漠氣候
大致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亞洲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大沙漠地區。
受副熱帶高壓或信風帶控制,氣溫高,常年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mm。

亞熱帶

氣候帶 緯度 氣候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因子及氣候特點
亞熱帶 23.5°--- 40°
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主要位於大陸東岸,如我國秦嶺以南,北美大陸、南美大陸、澳大利亞大陸東南部地區。 前者冬溫夏熱,季節變化明顯。後者冬夏溫差比前者小,年內降水分配也較前者均勻。
地中海氣候 主要位於大陸西岸,歐洲、亞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都有分布。
受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暖濕多雨。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間。

溫帶

氣候帶 緯度 氣候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因子及氣候特點
北溫帶
南溫帶
23.5N°---66.5°N
23.5S°---66.5°S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洲大陸東部,如我國華北和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和朝鮮半島。
主要是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和台灣大部
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降水量500~600mm左右。
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地形的雙重影響,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年降水量1000mm以上。
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於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
夏季炎熱,冬季嚴寒,氣候年較差大。全年乾旱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
主要分布於西歐、北美和南美大陸西海岸狹長地帶。 終年受西風帶控制,冬不冷夏不熱,氣溫年較差較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mm之間。

亞寒帶

氣候帶 緯度 氣候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因子及氣候特點
亞寒帶 極圈
附近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於歐洲、亞洲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 冬季漫長而嚴寒,暖季短促。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寒帶

氣候帶 緯度 氣候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因子及氣候特點
極地
附近
苔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冰洋沿岸地區。
全年嚴寒,皆為冬季,最熱月氣候僅1~5℃。降水少,多雲霧,蒸發弱。
冰原氣候 主要分布於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
全年酷寒,最熱月氣溫在0℃以下。

高山氣候

高山氣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區,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 隨著高度增加,氣候垂直變化明顯。

規律

由於海陸分布,海拔高度、地形和大氣環流等因素影響,實際的氣候帶界線並不完全和緯度圈平行,尤其在較高緯度上,有些同緯度地區的氣候差異較大。綜觀全球,在下墊面均勻的海洋和平原上,氣候帶表現清晰而有規律;在高山和高原地區,氣候帶雖有反映,但是不完整、不連續。
氣候帶概念還可套用到山地自然景觀上。在水分供應充分的情況下,由於氣溫的垂直變化,在熱帶赤道地區的高山上,從山麓到山頂,可出現從熱帶雨林到終年積雪,即類似於從赤道到極地的各種氣候帶。這種氣候帶結構稱為垂直氣候帶譜。 地質時期,由於冰期和間冰期的變化,氣候帶有較顯著的南北位移。

研究意義

氣候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帶的存在引起地理環境中動植物、土壤、水文以及自然景觀的地帶性分異,地帶性成為地理環境中基本規律之一。同時,氣候帶的形成與演變,又受其他地理因子的影響。因此,研究氣候帶的分布和變化規律,不僅對氣候學研究,而且對認識地理環境的結構和演變都有重要意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