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學科建設戰略研究

民族院校學科建設戰略研究

三、民族院校學科建設的現狀 二、民族院校學科建設面臨的基本矛盾 三、民族院校學科建設面臨的具體矛盾

基本信息

作者:陳達雲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平裝: 21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10099590
條形碼: 9787010099590
產品尺寸及重量: 22.6 x 16.4 x 1 cm ; 318 g

內容簡介

《民族院校學科建設戰略研究》內容簡介:民族院校學科建設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民族院校學科的發展直接關係著民族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本著採用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實地調查法、個案剖析法等研究方法,將民族高校學科建設納入民族高等教育發展總體範圍內來考察,納入黨在新時期民族工作的總體目標來考察,與實現西部大開發目標與任務結合起來考察,納入高等教育的範圍內進行研究,以期做到學科建設與民族高教發展相結合。
通過系統研究,本著主要探討以下五方面問題:一是分五個階段總結梳理了民族院校學科建設歷史與現狀,二是深刻剖析了民族院校學科建設面臨的矛盾,三是重點探討了民族院校學科建設的定位,四是提出並分析了跨越式發展是民族院校學科建設的戰略選擇,五是明確提出了民族院校學科建設的戰略措施。

作者簡介

陳達雲,男,彝族,1958年3月生,四川冕寧人。1985年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政治系政治專業,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歷任西南民族學院團委書記、學生處處長,1995年任西南民族學院黨委副書記,2000年10月任中南民族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正廳級),2002年12月任中南民族大學校長兼黨委副書記。2005年1月任西南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2008年7月任中南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兼任教育部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教育部教學評估專家組成員、湖北省高校黨建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高校領導科學學會副會長等職。
主要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在《民族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中國高等教育》、《高校理論戰線》等重要期刊發表論文近60篇,出版著作10部,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項目6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項。

目錄


前言
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意義
三、文獻綜述
四、研究視角與方法
五、內容與框架
六、創新與局限
第一章 民族院校學科建設的歷史與現狀
一、民族院校的發展歷史
(一)建國初期的民族院校(1949-1955年)
(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民族院校(1956-1966年)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民族院校(1966-1976年)
(四)恢復和發展時期的民族院校(1977-1991年)
(五)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時期的民族院校(1992年-今)
二、民族院校的學科發展歷程
(一)學科發展的準備時期(1949-1955年)
(二)學科發展的起步時期(1956-1966年)
(三)學科發展的曲折時期(1966-1976年)
(四)學科發展的穩步前進時期(1977-1993年)
(五)學科發展的調整最佳化時期(1994年-今)
三、民族院校學科建設的現狀
(一)學科數量上有一定的突破,學科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二)改變了單純的文理型學科結構,學科結構趨向合理
(三)建立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符合民族地區實際需要的學科群和專業
四、民族院校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學科建設缺乏總體規劃
(二)學科發展定位不準確,目標過高
(三)學科結構失衡,專業設定重複現象嚴重
(四)學科建設單兵挺進,忽視整體最佳化
(五)重點學科、特色學科建設水平偏低,優勢不明顯
(六)學科團隊建設乏力,學科隊伍整體水平不高
(七)學科環境建設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八)學科建設資金不足
第二章 民族院校學科建設面臨的矛盾
一、民族院校學科發展的基本動力
(一)“民族院校的學科”釋義
(二)影響民族院校學科發展的主要因素
二、民族院校學科建設面臨的基本矛盾
(一)外部矛盾:滿足市場需求與滿足政府規劃之間的矛盾
(二)內部矛盾:滿足人才培養需要與滿足科學研究需要的矛盾
(三)內外矛盾:滿足科學發展的內在邏輯需要與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矛盾
三、民族院校學科建設面臨的具體矛盾
(一)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矛盾
(二)優勢先行與整體最佳化的矛盾
(三)跟蹤學科主流方向與確定學科主導方向的矛盾
(四)學科帶頭人與學科創新團隊的矛盾
……
第三章 民族院校學科建設的定位
第四章 跨越式發展:民族院校許可建設的戰略選擇
第五章 民族院校學科建設的戰略措施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