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人物的再研究與再評價

內容介紹

《民國人物的再研究與再評價》選自2011年9月召開的“民國人物的再研究與再評價”學術研討會交流發表的文稿。該次會議是為了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推進民國人物的研究,由復旦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近代中國人物與檔案文獻研究中心與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以及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共五十餘位學者與會。

作者介紹

吳景平,1990年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博士,現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復旦大學校務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上海市人大代表。主要著作、編著有《宋子文評傳》、《宋子文思想研究》、《宋子文政治生涯編年》、《宋子文與他的時代》、《中德關係(1861—1992)》、《上海金融業與國民政府關係研究》、《近代上海金融組織研究》等,發表《近代中國金融中心的區域變遷》等數十篇論文。

作品目錄

前言
超越思維定勢,全面推進民國人物歷史研究姜義華
近代中國人物研究
——編輯《近代中國人物研究》和《近代中國人名辭典》的經驗山田辰雄
綏遠抗戰與蔣介石對日政策的轉變楊天石
緩衝勢力:在華北面對日本人的宋哲元(1935-1937)邱燕凌
蔣介石三次下野比較研究金以林
苦撐待變:從南京失陷到皖南事變期間的蔣介石(1937年12月-1941年1月)賴小剛
“無可奈何花落去”
——蔣介石與“戡亂動員”汪朝光
蔣介石對美軍事“外交”之探究:白團、外島危機與同盟關係的形成(1950-1954年)林孝庭
蔣介石權威主義人格特徵的心理學分析段瑞聰
近代中國男人的“孝”與“男性特質”:以蔣介石、蔣經國父子修母墓為中心的研究陳雁
胡適與蔣介石研究論綱陳紅民
張群與蔣中正的人事布局劉維開
蔣介石與戰後國共相爭中的日本人角色鹿錫俊
從南京事件到濟南慘案
——蔣介石親英美外交政策的確定陳謙平
“內外交困”下蔣介石的對蘇外交
——從阿山事件至華萊士使團訪華前後(1944年3-7月)吉田豐子
蔣介石日記中的孫立人陳立文
蔣介石與毛澤東領導藝術的比較戴鴻超
毛澤東與東方情報局:亞洲革命領導權的轉移沈志華
陳其美和李平書馮紹霆
晚清新式教育與民國名人
——以浙江為中心戴鞍鋼
試論穆藕初在近代棉紡織業方面的貢獻朱蔭貴
同時代日本學者對中華民國的認識久保亨
一個人改變了台灣經濟:尹仲容的經濟思想與實踐郭岱君
戴笠抗日思想和實踐研究洪小夏
關於胡佛研究院檔案館藏宋子文檔案整理與研究的若干思考吳景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