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執政與民主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政治建設

民主執政與民主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政治建設

一、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特色 一、國外民主政治與政黨政治關係的發展歷史 二、國外民主政治與政黨政治關係的現狀

簡介

作 者:韓玉芳 等 著


出 版 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ISBN:9787802474949
出版時間:2012-01-01
版 次:1
頁 數:359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民主執政與民主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政治建設》著眼於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力圖探討黨的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相互關係,探討政黨政治推動民主政治發展的一般規律和中國特色,重點圍繞推進黨的領導方式與執政方式的改革與完善、提高黨領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能力進行對策研究。《民主執政與民主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分為“上篇理論概述”和“下篇實踐探索”兩個部分,上篇“理論概述”,從一般理論的高度和角度闡述和分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若干重大問題;下篇“實踐探索”,從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若干重要實踐層面,探索黨的領導方式與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關係、歷史發展、現狀與問題及其原因,提出了改革完善黨的領導方式、提高黨領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能力的對策建議。

作者簡介

林泉,湖北武昌人,華中師大科社所博士,現任北京市委黨校政治學教研部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作品有《城市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流芳萬世的偉業--當代中國精神文明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主編之一),參編著作和教材7本,在《光明日報》,《北京日報》、《人民論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領導科學》,《新視野》、《決策》等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並獨立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1個,主持的北京市社科基金資助重點項目“北京市中青年領導幹部的心理健康狀況與心理調適能力研究”獲匿名評審專家一致好評,參與國家和北京市社科基金資助項目4個,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2次,獲全國黨校優秀成果二等獎1次。
韓玉芳,女,1953年出生,北京人,1990年獲法學碩士學位;北京市委黨校教授,1993年至1995年擔任北京市委黨校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副主任,1995年至2008年擔任北京市委黨校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政治學教研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化。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2項,北京市社科規劃重大招標項目1項、北京市社科規劃項目1項、北京市部委委託項目3項。出版專著《論理論學習--歷史與現實的理性思考》(紅旗出版社2001年版),在《人民日報》、《紅旗文稿》、《人民論壇》等報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餘篇。學術成果曾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目錄

導言
上篇 理論概述
第一章 中國民主政治建設與中國共產黨
一、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特色
二、改革開放後中國共產黨民主執政的歷史進程
三、改革開放後中國共產黨民主執政的基本經驗
四、進一步提高中國共產黨民主執政能力的若干思考
第二章 國外民主政治與政黨政治
一、國外民主政治與政黨政治關係的發展歷史
二、國外民主政治與政黨政治關係的現狀
三、國外民主政治與政黨政治關係的啟示
第三章 構建和諧社會與加強民主政治建設
一、社會和諧需要政治和諧
二、民主政治建設保障社會和諧的現狀與問題
三、以民主政治制度建設保障社會和諧
第四章 貫徹科學發展觀與加強民主政治建設
一、科學發展觀視閾下政治發展的重要意義
二、科學發展觀對民主政治建設的理論貢獻
三、堅持科學發展觀,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下篇 實踐探索
第五章 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提高黨的民主執政能力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民主政治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黨的領導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關係的歷史發展
三、在黨的領導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關係上存在的問題
四、改革完善黨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領導方式,切實保障人民當家做主
第六章 完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提高黨的民主執政能力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二、黨的領導與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關係特點及其歷史發展
三、黨的領導與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關係的現狀與問題
四、改革完善黨對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領導方式,積極發展協商民主
第七章 擴大城鄉基層民主,提高黨的民主執政能力
一、城鄉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
二、歷史和現狀:黨的領導與城鄉基層民主
三、基層民主建設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問題
四、改革完善黨對基層民主的領導方式,擴大城鄉基層民主
第八章 推進民間組織發展提高黨的民主執政能力
一、民間組織的充分發展是現代社會民主政治成熟的重要標誌
二、新中國民間組織的歷史發展
三、我國民間組織發展現狀、問題及原因
四、改革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充分發揮民間組織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第九章 加強改進宣傳思想工作,提高黨的民主執政能力
一、加強改進宣傳思想工作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和保證
二、改革開放後宣傳思想工作推動民主政治發展的歷史、現狀與經驗
三、當前宣傳思想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問題
四、加強改進宣傳思想工作,不斷提高黨的民主執政能力
第十章 加強黨內民主建設,提高黨的民主執政能力
一、黨內民主是提高黨的民主執政能力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二、黨內民主建設的歷史發展
三、黨內民主建設的現狀與問題
四、以黨內民主為先導,提高黨的民主執政能力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針對這些問題,首先,必須理順黨與法的關係。應該說,黨與法的關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黨領導人民(通過其代議機關人大)制定憲法和法律,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執行:另一方面,是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如果黨包辦的事情過多,人大的地位就虛化,權威就弱化,就導致整個政治制度權威下降,就影響了人民當家做主權利的實現。在人大與黨的領導的問題上,如何處理好“執政”和“依法”的關係?這就要按照“人民當家做主”的要求,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各項要素進行梳理,並形成一系列可操作的機制。要改革和完善選舉制度,選舉是民主政治的基礎環節。選舉制度的核心是公眾或民意代表有選擇的機會。在這方面,有許多值得研究和改進的地方。在選舉的問題上,不在於政黨要不要控制選舉,而在於如何科學地處理好黨管幹部和人民選擇之間的關係。其次,必須理順黨與政的關係。這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健全法制,實行黨對國家(包括政權機關、行政機關以及企事群等組織)的依法領導,也就是黨的領導法治化,使黨的領導進一步得到改善和加強,更具有合法性和權威性;二是把黨組織包攬的政、企、事、群的權力和職能歸還給他們,不再干涉他們的具體事務,使他們能夠確實依法獨立行使其權力,充分發揮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對於實踐中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問題,鄧小平曾稱之為“以黨治國、黨權高於一切”。早在20世紀40年代他就尖銳地指出,“以黨治國”是“國民黨惡劣傳統反映到我們黨內的具體表現”。“我們反對國民黨一黨治國的一黨專政,我們尤要反對國民黨的遺毒傳播到我們黨內來。”O要看到,黨對於國家政權在政治上是領導的關係,但不是組織上的上下隸屬關係,因而黨不能凌駕於國家之上。對此,彭真這樣說過:“黨一定要加強對政權的領導。”“問題是黨委怎樣領導政權?在政治上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從組織關係上說,那就有所不同,政權機關並沒有義務服從黨委。”“政權機關對黨委不是組織上的隸屬關係。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