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實驗室

比特實驗室

比特實驗室成立於2008年,是全國首家將最新的物聯網技術與國際先進的Stem教育相結合的校園實驗室,旨在培養21世紀的學生創客,成為全世界最具規模的未來教室。

基本信息

比特實驗室 比特實驗室

比特實驗室由來自歐美的高科技專家團隊和國內一流的教育專家組成,目前擁有100多項發明專利和完善的教學體系。物聯網創新教育比特實驗室是以激情(Passion),產品(Product),項目(Project)的3P教育元素,推進中國小未來教室建設。結合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及教育現狀,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跨學科、文理交融、多元並舉、個性化發展的科學教育模式。通過“物聯網+STEM”創新教育,把21世紀最先進的教育模式融入到目前的應試教育體系中,把最先進的物聯網科技與創新三維藝術緊密融合,彌補應試教育對創新人才培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把課堂和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不但普及物聯網科技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激情和夢想,在動手實踐中不僅鍛鍊學生創造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經過10年多的研發、試驗和6年多的推廣,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比特實驗室已覆蓋全國20個省市近300所學校。

比特實驗室的特點:

數位化實驗、積木化教學、個性化作業、遊戲化過程、整合化演示。

STEM 和STEAM教育:

STEA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在目前流行的STEM教育的基礎上加入藝術與設計(Art and Design)是當今世界最領先的教育。在國家實力的比較中,獲得STEAM學位的人數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創新教育水平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比特實驗室從STEAM課程理念和國際工程教育CDIO的教學模式出發,採用物聯網科技把生活與課堂結合在一起,全面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通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帶給學生求知的喜悅,探索的興奮和挑戰的刺激。

CDIO 教學模式:

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繫的方式學習工程。CDIO培養大綱將工程畢業生的能力分為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大綱要求以綜合的培養方式使學生在這四個層面達到預定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