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寒三友圖

潔淨的扇面上,作者繪松、竹、梅折枝,以墨筆畫上一株飽結花朵、苞蕾的梅枝,繼而交錯、繞夾著如星芒般的松針與墨影般的竹葉,將它們橫斜置於畫面中央,以松針的灰和墨竹的黑來襯托出梅花的白。

歲寒三友圖

趙孟堅(1199—1264,一作1199—1267),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孫。字子固,號彝齋居士,海燕(今屬浙江湖州)人。理宗寶慶二年(1226)中進士,曾任湖州掾、轉運司幕、諸暨知縣,嗣為御史所劾,罷歸。工詩善書。擅畫白描水仙和水墨梅、蘭、竹、石,尤擅墨蘭、白描水仙。傳世作品有《水仙圖卷》、《墨蘭圖》等。著有《彝齋文編》、《梅譜》。

(圖)歲寒三友圖歲寒三友圖

歲寒三友

南宋繪畫可以用“雲乍起,遠山遮盡,晚風還作”一句詞來概括。南宋花鳥畫仍延續傳統繪畫樣式,但在風格上與北宋花鳥畫刻意追求富麗華貴、精工典雅有所不同。南宋花鳥畫家常用“折枝碎葉”來營造一種蒼涼蕭瑟的氛圍。此時,文人、士大夫的繪畫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體系。他們主張狀物抒情、托物言志,多表現“四君子”、“歲寒三友”之類的內容,以寄託自己高潔的秉性或高尚的民族氣節。

簡介

經歷了喪國之痛後,集文人、士夫、畫家三種身份於一身的趙孟堅就常以梅、蘭、水仙等素材入畫,表達自己對清高堅貞的品格的追求。上海博物館所藏《歲寒三友圖》(見右圖),即是趙孟堅的代表作。此作為絹本,縱24.3厘米,橫23.3厘米。作品無收藏印,只有“子固”白文印。畫家在潔淨的絹面上截取松樹、竹子、梅枝的一部分進行表現。這些物象從畫幅的左下角斜伸入畫面。星芒般的松枝隨寒風搖曳;梅枝從下而上斜伸至畫面,梅花朵朵,惹人喜愛;幾片竹葉,映襯其後。由這三株折枝植物組合而成的《歲寒三友圖》,既是一幅寫生佳構,又是對畫家高尚品格的寫照。松、竹、梅被古人視為花木中的“至清者”。宋代林景熙在《五雲梅舍記》中寫道:“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修篁為歲友。”元雜劇《漁樵閒話》中又云:“那松柏、翠竹皆比歲寒君子。到深秋之後,百花皆謝,惟有松、竹、梅花歲寒三友。”趙孟堅也以“歲寒三友”自喻,故創作了這幅《歲寒三友圖》。

梅枝用筆簡潔

在《歲寒三友圖》中,松針用淡墨撇出,筆法蕭散淡逸、松秀明快;梅枝用筆簡潔、挺勁,疏落的梅花用圈瓣法繪出,花蕊、花萼及花蕾則隨意點簇;數片竹葉以中鋒行筆,濃墨闊筆,豐腴飽滿,可見趙孟堅繪畫技巧的高超。他很好地表現了松、竹、梅在歲寒之際的神采,體現了傳統文人畫的審美意趣。不論是勾,還是撇,他都以抒寫的率意來達到“形”的準確生動。描繪物象時,他重情態而不重形質,信筆揮灑,其審美情趣自然流露出來。他的用線也已趨向寫意,且純以墨筆表現物象,不同於南宋一般的院體畫家。

趙孟堅畫墨梅取法釋仲仁和揚補之。他的族弟趙孟源在《梅竹詩譜》跋語中寫道:“余幼年隨彝齋兄游,見其得逃禪(揚補之)小軸及閒庵(湯正仲)橫卷,卷舒坐臥,未嘗去手,是以盡得揚、湯之妙。”在《歲寒三友圖》中,趙孟堅所繪的墨梅與松針基本取法揚補之。只不過,趙又用方筆對其稍做撇出、剔出與勾圈的處理,體現了趙的用筆風格。觀此畫,梅在前,用筆稍實,用一筆寫出的梅枝,在個別處又添加了一筆;松在後,用筆稍虛,松枝用乾筆繪出,多處出現飛白;松針用水較少,極為乾蒼,襯托出梅花的潤澤。作為映襯的幾片竹葉取法趙佶。史載趙佶畫墨竹“焦墨叢中微露白道”。此語是說,趙佶用濃重的焦墨畫出前後相交的竹葉,在交疊處留出一隙白道,使完整的葉片在前,被遮擋的葉片在後。顯然,這種畫法不是雙勾後的渲染。因為雙勾後的渲染只需在渲染時分出前後葉片墨色的濃淡,即可表現出交疊葉片的前後關係。然而,趙佶畫竹葉只用濃重的焦墨。如果只用焦墨,那么不僅不能表現出竹葉的前後關係,而且連單片竹葉的體面也不能很好地表現出來,所以趙佶並不是以雙勾後的渲染表現墨竹的。另外,他也不是以撇出法表現墨竹的。採用撇出法時,由於後面葉片對前面葉片要加以避讓,因此畫家是不可能恰好留出一白道的。趙佶通過塗染來描繪竹葉的方法,在南宋是一種創新。由此圖可以看出,趙孟堅對此法運用得靈活自如。不過,從整幅作品來看,竹的筆意與松、梅的松靈相比,略顯僵滯。

趙孟堅的作品脫盡脂粉氣,既不失“狀物”的準確,又流露出清逸逼人的情韻。夏文彥《圖繪寶鑑》評其作品“清而不凡,秀而雅淡”。由《歲寒三友圖》來看,此言不虛。

縱觀《歲寒三友圖》,松、竹、梅畫法各異,筆墨清新,極具韻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