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鵠

正鵠

正(zhèng)鵠(gǔ):正、鵠:均指箭靶子;畫在布上的叫正,畫在皮上的叫鵠。志正體直以求正鵠,此射者之所能也。” 孫中山 《北伐宣言》:“革命之目的縱未能完全達到,然不失正鵠,以日躋於光明,則有斷然者。” 蔡元培 《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只要在心理上使學生徹底明白體育的目的,是為鍛鍊自己的身體,不是在比賽爭勝上,要使他們望正鵠做去。

基本信息

詞語信息

【名】

箭靶的中心〖bull's-eye〗。如:鵠子(箭靶)

目標,目的〖target〗

此其鵠惟在於刑,其刑惟在於任威斬斷,而五官之大法無與焉。——章炳麟《商鞅》

另見hú;hè

鵠的

gǔdì

〖bull's-eye〗∶箭靶的中心;練習射擊的目標

三發連中鵠的

故射者各射己之鵠。——《禮記·射義》

〖aim〗∶目的

【名】

通“鶴”。鳥名。鶴科各種禽類的泛稱〖crane〗

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莊子·天運》

越雞不能伏鵠卵。——《莊子·庚桑楚》

王昭楚妃,千里別鵠。——嵇康《琴賦》

大儀鵠髮。——《後漢書·吳良傳贊》

另見hè;gǔ

【名】

(形聲。從鳥,告聲。本義:鳥名。指鴻鵠,又名“黃鵠”,俗稱天鵝)

同本義〖swan〗

青雀白鵠舫。——《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脫籠之鵠。——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又如:鵠卵(天鵝蛋);鵠韻鵠鵠(天鵝的鳴叫聲);鵠子(幼鵠)

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聞喜縣附近〖Hu〗

素衣朱繡,從子於鵠。——《詩·唐風》。毛傳:“鵠,曲沃邑也。”

【動】

治理象牙〖dressaphal〗

象謂之鵠。——《爾雅》。郭璞注:“鵠,治朴之名。”

佇立如鵠,引申為等候,企盼〖wait〗。如:鵠立(鵠鳥延頸而立。形容佇立盼望);鵠企(延頸企盼);鵠侍(在旁侍立)

【形】

白色〖white〗。如:鵠袍(舊時應試士子所穿的白袍);鵠髮(白髮);鵠纓(白色的垂帶);鵠鬢(白髮)

通“浩”。大〖great〗

鵠乎其羞用智慮也。——《呂氏春秋·下賢》

另見gǔ;hè

鵠候

húhòu

〖expect〗∶盼望,等候

〖awaitrespectfully〗∶期望,等待,恭候

鵠候回音

鵠立

húlì

〖eagerlylookforwardto〗如鵠延頸而立,形容盼望等待

今整勒士馬,瞻望鵠立。——《後漢書·袁紹傳》

鵠望

húwàng

〖eagerlylookforwardto〗直立而望。形容盼望等待

延頸鵠望。——成公綏《螳螂賦》

詞語解釋

(1).箭靶的中心。《禮記·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鄭玄 註:“畫布曰正,棲皮曰鵠。” 陸德明 釋文:“正、鵠皆鳥名也。一曰:正,正也;鵠,直也。大射則張 皮侯而棲鵠, 賓射張布侯而設正也。” 唐 李鹹用 《和友人喜相遇》詩之一:“且固初心希一試,箭穿正鵠豈無緣。” 王闓運 《李仁元傳》:“然子知射乎?志正體直以求正鵠,此射者之所能也。”

(2).正確的目標。 明 凌濛初 《小引》:“丁卯之 秋事, 附膚落毛,失諸正鵠,遲回 白門 ,偶戲取古今所聞一二 奇局可紀者演而成說,聊舒 胸中磊塊。” 孫中山 《北伐宣言》:“革命之目的縱未能完全達到,然不失正鵠,以日躋於光明,則有斷然者。” 蔡元培 《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只要在心理上使學生徹底明白體育的目的,是為鍛鍊自己的身體,不是在比賽爭勝上,要使他們望正鵠做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