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知高麗國事

權知高麗國事是1392年高麗王朝大將和實際執政者、朝鮮王朝建立者李成桂向明王朝申請冊封時自稱的頭銜,意為“代理高麗國之事”。 公元1388年,高麗末代國王禑王由於其王族長期的親蒙古政策,意圖聯合蒙古打擊成立不久的明王朝。 當時的高麗將軍李成桂受命進攻遼東。李成桂卻因為傳統的事大政策反對出兵,並且發動兵變,1392年在高麗都城開城廢黜國王禑王,後李成桂以“權知高麗國事” 的頭銜向明朝上表,稱高麗國王長期親蒙古,有辱社稷,企圖自立為高麗王。 朱元璋則口氣冷漠,道“爾恭愍王死,稱其有子,請立之,後來又說不是。又以王瑤為王孫正派,請立之,今又去了。再三差人來,大概要自作王。我不問,教他自作,自要撫綏百姓,相通來往”。 後來李成桂改變策略,擬定兩個國號——“朝鮮”(古號)和“和寧”(李成桂父親李子春就仕之地)請朱元璋決定,朱元璋認為朝鮮乃是古代其子受封之名,因為選了朝鮮二字,但是又因為李成桂乃是造反並“頑囂狡詐”而遲遲不正式冊封賜印。當時明王朝與高麗之間還有遼金時代遺留下來的保州等領土爭端。於是李成桂的頭銜改成了 “權知朝鮮國事”。 朝鮮半島進入了“朝鮮”時代,高麗時代滅亡。 後李成桂子靖安大君李芳遠的時候才正式被明王朝冊封為朝鮮國王,權知朝鮮國事的封號就被朝鮮國王代替。 另外,高麗王朝建立者王建在被後唐明宗封為“高麗國王”之前,也自稱“權知國事”。(《新五代史》卷7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