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肝

檳榔肝

檳榔肝(nutmeg liver):慢性肝淤血時,肝小葉中央區因嚴重淤血呈暗紅色,兩個或多個肝小葉中央淤血區可相連,而肝小葉周邊部肝細胞則因脂肪變性呈黃色,致使肝臟切面肉眼呈紅(淤血區)黃(脂肪變區)相間,形似檳榔切面的條紋,故稱檳榔肝。是由慢性肝淤血常由右心衰竭引起。

基本信息

介紹

檳榔肝為慢性肝淤血時肝臟的大體標本(肉眼觀察)特徵。

檳榔肝檳榔肝

慢性肝淤血常由右心衰竭引起。

光鏡下的檳榔肝

可見肝小葉中央靜脈及其附近的肝血竇高度擴張淤血;肝細胞因缺氧和受壓而發生萎縮、甚至消失;嚴重肝淤血可引起肝細胞壞死;肝小葉周邊部的肝血竇淤血缺氧較輕,肝細胞可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變性。
肝小葉周邊部分肝細胞脂肪變性,肝細胞胞質可見多個脂肪空泡。

檳榔肝特徵

肝體積腫大,質軟,切面呈紅黃相間的條紋狀。
檳榔肝的典型病變
肝血竇擴張淤血,肝細胞脂肪變性。

臨床表現

患者可因肝腫大,包膜緊張刺激感覺神經末梢而引起肝區疼痛或觸痛。肝細胞損害重可有肝功能障礙的表現。長期慢性肝淤血,由於肝內纖維組織增生,使肝質地變硬,導致淤血性肝硬化。

保健

肝臟功能的保健

肝主疏泄與藏血功能之間是相互聯繫、協調平衡的。如果疏泄不及,肝氣鬱結,可致各種瘀血之病理變化;如果升泄太過,影響藏血功能,則可導致各種出血之症。二者在保健上也是相一致的,所以合在一起介紹。

飲食保健

肝的疏泄功能是促進脾胃運化功能的一個極重要環節,肝臟本身必需的蛋白質和糖類等,要從飲食中獲得。因此,宜食些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魚類、蛋類、乳類、動物肝臟、豆製品等,還應適當吸些糖。肝臟對維生素K、A、C的需要量較大,故適當多食些富有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之類。同時,還宜適當食用含纖維素多的食物,高纖維食物有助於保持大便通暢,有利於膽汁的分泌和排泄,這是保護肝臟疏泄功能的一項重要挫施。肝臟需要豐富的營養,但不宜給予太多的脂肪,否則,有引起“脂肪肝”的可能性。

切忌嗜酒

過量飲酒可引起食慾減退,造成蛋白質及B族維生素缺乏,發生酒精中毒,還可導致脂肪肝、肝硬化、急性中毒可引起死亡。因此,日常生活中切忌過量飲酒,以免損傷肝膽。

戒怒防郁

人的情志調暢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反覆持久或過激的情志,都會直接影響肝的疏泄功能。肝喜調達,在志為怒。抑鬱、暴怒最易傷肝,導致肝氣鬱結或肝火旺盛的病理變化。因此,要重視培養控制過極情緒和疏導不良情緒的能力,保持情緒暢達平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