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苦瓜

檳城苦瓜

出現苦瓜大、果型正、連續坐果多,產量大幅度提高。 的稀釋肥水。 結瓜期,苦瓜需水量不斷增加,則增加澆水量,保持土壤濕潤為度,即見乾見濕為好。

該品種具有抗性好,分枝力強,主蔓6-8節著生第一雌花。以後每隔3-6節著生一雌花。瓜長圓錐形,有整齊的縱溝條紋並與瘤狀突起相問。瓜長23厘米,肩寬8厘米,單瓜重400-6OO 克,皮油青色,有光澤,適應性好,耐熱性強,高結實,味微苦,品質佳,耐貯運,春夏秋均可種植,夏秋更宜,播種至初收,春播70—-90天,夏播50-70天,畝產2500公斤,是出口內銷的優良品種。 苦瓜耐肥、喜濕潤、但不耐澇。種植苦瓜應選擇土壤深厚、肥沃、能保持濕潤的地塊種植。苦瓜不僅是一種蔬菜,而且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常吃苦瓜,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檳城苦瓜檳城苦瓜

苦瓜露地栽培

苦瓜適應性廣,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露地栽培。露地栽培一般須在無霜期內進行,因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各地無霜期時間差異較大,故露地栽培季節有所不同。
我國海南、台灣兩省因夏秋颱風暴雨頻繁,且冬季氣溫偏暖,冬春為種植旺季。長江流域無霜期較長,一般以春夏栽培為主。3—5月播種,6—10月採收。北方各省市無霜期較短,露地栽培一年只有一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於溫室或大棚內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中旬定植,6月下旬始收。
1、營養土的配製 首先要選擇沒有種過瓜類作物、透氣性好、保水能力強的大田土,再加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堆肥,一般大田土占60%左右,農家肥(含草木灰)占40%左右,過篩後拌勻,然後再加入0.1%左右的過磷酸鈣(磷肥)。為防止土壤帶菌,可用40%福馬林700倍液噴霧營養土,可防治苦瓜猝倒病和立枯病。
2、浸種催芽 苦瓜種皮較堅硬,種殼厚,表面還有蠟質,出芽較困難,發芽慢。如浸種、催芽不當很容易弄壞種子。在苗床溫度達15℃以上時,可不催芽播種。其方法是:播種前用濕細沙輕輕搓擦種子,搓擦掉種殼上的蠟質,然後用清水洗淨。之後,即可把種子播於濕潤的苗床或播於營養缽。如果需要催芽後播種,一般在預定播種期前5—7天進行。
具體方法是:首先用老虎鉗破嘴,注意用力適度,只要破嘴一點點就可以了;也可以用剪刀在芽口處,剪掉一少部分種殼,注意不要傷及內部。加入30℃左右的溫水,浸泡12—24小時,待種子吸足水後取出,瀝乾種子表面的水,即可催芽。先準備一矮邊木盆或塑膠盆。盆底放5厘米厚的濕潤河沙,在河沙上蓋一層乾淨濕潤棉布,將洗淨瀝乾水的種子均勻地鋪放在棉布上,再在種子上蓋一層濕潤棉布或毛巾,最後在盆口上蓋一層薄膜。把盆放在能保持25—35℃的地方。每天把種子拿出來用30℃左右的溫水洗一次,瀝乾水後繼續催芽。經3—5天,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3、播種 將種子播於苗床或營養缽中,播種時最好在晴天上午進行。先要把苗床澆透水,待水滲下後,即苗床營養土不沾糊後,按8厘米×8厘米行株距播種,種子芽口斜向朝下。播完後,覆蓋1—2厘米已過篩的營養土,當氣溫低時,蓋拱膜;當氣溫過高時,蓋一遮陰網。
4、苗床管理 當幼苗出土後,應及時揭膜;高溫季節,遮陰網蓋15-20天。同時,間隔7天左右澆稀釋的清淡肥水1次,噴葉面噴肥1次,以複方金葉肥為好,磷酸二氫鉀也可以,濃度以0.2%-0.4%為宜。苦瓜苗定植前一周要進行煉苗,白天要充分利用太陽光照,晚上不再覆蓋防寒物,使幼苗逐漸適應外界自然環境,增強抗逆能力。幼苗經過一周的煉苗,新根發生,葉片變大、加厚,葉色深綠。
5、整地施基肥 苦瓜喜肥,較耐旱,但不能耐澇,因此在生產上深翻整地,施足基肥,輪作換茬,以保持土壤疏鬆,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病蟲害發生。一般每畝加施複合肥50—100公斤。各地作壟方式有所不同,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多採用壟高20—30厘米,以利於梅雨季節排水,使土壤通氣良好,增強植株抗病能力。華北各地壟高10厘米左右。
6、定植 當苦瓜小苗長至2—3片真葉時即可定植。苦瓜的定植密度各地不一。長江流域一般搭棚架或人字架,畦面寬2—2.5米包溝,每畦2行,株距120厘米,畝栽500-60株,天下一號、天下二號畝栽200株左右。夏季栽培,密度適當加大。定植前先開定植穴,擺正幼苗,然後培土,定植不宜過深。邊栽邊澆定根水。
7、搭架、整枝 當幼苗抽出主蔓時,要及時搭架、及時引蔓上架。當幼苗長至4—5葉時,對主蔓打頂摘心,迫使養分分流,產生健壯子蔓,選留2條健壯子蔓爬架,代替主蔓生長,基部的其它子蔓剪除。要儘量使藤蔓在架上分布均勻,讓葉片充分進行光合作用。注意及時摘除基部的第1雌花,因為此時植株弱小,供給果實的養分不足,第1個瓜長不大,還會影響植株生長及後續果的形成,所以要從第2雌花或第3雌花開始留果。
特別提示:中國功夫、胖妞均屬於座果率很高的品種,特別是到了後期,如果沒有加強整枝,會出現座瓜太多,瓜變小,畸型瓜增多,原因是植株後期生理老化,座瓜太多,造成養分不足,所以應加強後期的整枝,對弱枝、老葉、病葉及時剪除,只保留粗壯新蔓,保持植株良好的通風透光,並加強肥水供應。對畸型瓜在整枝時要及時摘除,並疏減弱小瓜,減少植株的養分浪費,確保果型正常的瓜快速發育,提高苦瓜的商品性和產量。天下一號、天下二號苦瓜最好搭平架棚,或利用大棚架爬蔓;如果採用“人”字架棚,應加強整枝,因其生長勢強,座果多。
8、大田肥水管理 開花坐果前追肥水3—5次。開始開花時,停止肥水供應,噴1次複方金葉肥,為葉片提供全面的養分,起到保花、保果的作用。在坐果期每10天左右噴1次複方金葉肥或濃度為0.2%-0.4%的磷酸二氫鉀,與百菌清等殺菌劑合用,效果最佳。第1批苦瓜上市前重追肥1次,每畝澆1000公斤腐熟人畜糞尿或尿素15公斤,為後續瓜提供充足的養分。之後,每採摘一批瓜追肥水1次。如大田能保持見乾見濕的濕潤狀態,會
出現苦瓜大、果型正、連續坐果多,產量大幅度提高。如遇陰雨天時間長,苗勢生長過旺時,停止肥水供應,並噴2—3次多效唑,要注意多效唑的濃度,一般用含量15%多效唑15克兌水15公斤的比例噴霧。高溫乾旱時,結合追肥澆水抗旱;陰雨天,及時排水,防漬水漚根
9、病蟲防治 苦瓜有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枯萎病發生。防治方法:不要與瓜類作物連作,實行輪作制;高壟栽培,雨季及時排水,防水漬。藥劑防治:白粉病用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3—5天噴1次,連續噴2次,霜霉病用50%百菌清500倍液;炭疽病用50%百菌清500倍液或抗黴菌素200倍液交替使用;枯萎病用20%甲基立枯靈1000倍液灌根。發現蟲害時,用功夫2000倍液或敵殺死2000倍液防治。
苦瓜保護地栽培技術
冬春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而苦瓜是一種喜溫蔬菜,在我國長江流域和北方地區,要使苦瓜冬春季正常生長,並開花結果,必須利用設施栽培條件,即保護地栽培,如在我國北方地區可在日光溫室或塑膠大棚里栽培。一般10月上旬就開始育苗。11月中下旬開始定植,1月或2月份開始採收。由於這一時期苦瓜上市量少,又歷經元旦、春節,價格高,經濟效益好。是值得大力推廣的一種栽培模式。
1、浸種催芽 見苦瓜露地栽培。
2、育苗 苗床設在塑膠大棚內,用釀熱溫床或電熱溫床育苗。床坑深0.5米、寬1.2米,坑內填0.3米厚的廄肥,然後鋪上5厘米厚的園土,在園土上緊密排列營養缽,缽內裝好營養土並壓實。播前澆透水,每缽放一粒發芽的種子,蓋1.5厘米厚濕潤細土,蓋上塑膠小拱棚,關好大棚門。
出苗前棚內溫度保持在30℃左右為宜,出苗後注意通風換氣,並將溫度
控制在25—28℃為宜,苗齊後噴灑一次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苗床見乾時在晴天上午可適當灑水,以濕潤為度,切勿水分過多,並結合施1次濃度10%左右的腐熟人糞尿肥水。待苗長到3—4片真葉時定植。
3、定植、吊蔓 定植前結合翻耕整地施足基肥,有機肥充足為好,每畝加施複合肥50—100公斤,然後作成小高壟,壟寬1.8米左右。目前生產上使用吊蔓栽培最多,利用主蔓結瓜,蔓長30厘米開始吊蔓,以後每隔4-5節綁蔓1次。1米以下子蔓全部剪除,1米以上子蔓留2-3條繼續吊蔓,保持適量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採用這種方式,種植密度一般為畝栽800株左右。
定植時先穴澆50℃左右溫水提高地溫,定植後3-5天澆一次充分腐熟
的稀釋肥水。
4、溫度管理 定植後2—3天閉棚,提高棚溫,促進緩苗。緩苗後至開花前,棚溫維持在白天20—25℃,高於30℃時放頂風,夜間12-15℃。如遇到嚴寒天氣,棚內夜溫低於10℃時應採用地熱線或空氣加熱等措施增
溫。同時,使用抗寒劑,方法是每100毫升抗寒劑兌水10—15公斤,於緩苗期、花期、果期各噴1—2次。
5、肥水管理 由於大棚內水分不易散發,需控制棚內濕度。苦瓜生長前期對水分要求量較少,一般以保持土壤不裂為原則,缺水時只澆小壟。
結瓜期,苦瓜需水量不斷增加,則增加澆水量,保持土壤濕潤為度,即見乾見濕為好。
6、人工授粉 苦瓜花為單性花,由於前期氣溫低,棚門開啟較少,幾乎沒有傳粉昆蟲活動。所以要進行人工授粉。方法是在晴天上午7-9時,採集當天開放的雄花花粉,用毛筆塗在雌花柱頭上,也可採用棚內放蜜蜂授粉,或採用防落素保花保果。
7、病蟲害防治 見露地栽培技術
8、苦瓜後期管理 至5月份,氣溫升高,逐漸去掉棚膜,利用外界
條件生長結瓜。苦瓜的生長勢強,在7-8月高溫季節照樣生長良好,因此只要市場行情好,又不急於倒茬,就可以繼續加強肥水管理,促進生長結瓜。要注意及時除掉老葉、病葉,剪去過密的側枝,保證通風透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