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載領航設備

Airborne Equipment 對飛機飛行中的各種信息、指令和操縱進行測量、處理、傳遞、顯示和控制的設備。軍用飛機機載設備還包括:火力控制、電子對抗、偵察、預警、反潛等設備。中國機載設備工廠一般都是按照仿製生產廠的模式建立起來的,經過幾個機種機載設備的仿製,科研設計力量才逐步形成。

機載領航設備

正文

用於測算或顯示飛機位置及其他領航參數,保障飛機準確航行的各種機載設備的統稱。通常分自備式和他備式兩類。
自備式機載領航設備可獨立工作,不需要飛機以外的設備配合。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慣性領航設備,通過測量飛機的加速度和角位移來解算領航參數,其精度高,不受干擾,可供全天候、全高度使用,但誤差隨飛行時間的增加而增大;②都卜勒領航設備,利用電波的都卜勒效應來測算領航參數,其精度較高,可供全天候使用,但易受電子干擾;③雷達領航設備,利用電波的反射特性,測量飛機與地標的相關位置,從而解算領航參數,基本上不受晝夜氣象條件限制,但易受電子干擾;④天文領航設備,通過測量飛機與天體的相關位置來解算領航參數,不受電子干擾,但天體被雲層遮蔽時無法使用。
他備式機載領航設備需與地面導航台站或導航衛星配合使用。主要有以下兩種:①無線電領航設備,通過測量飛機與地面導航台站的相關位置來解算領航參數,基本上不受晝夜氣象條件限制,但易受人為或大氣放電形成的電子干擾,戰時地面導航台站易遭破壞;②衛星領航設備,通過測量飛機與導航衛星的相關位置來解算領航參數,其精度高,可在全球全天候使用,抗干擾能力較強,但全系統設備較複雜。
此外,還有與上述設備配合使用的領航儀表和顯示設備,如磁羅盤、高度表、空速表、平視顯示器和綜合顯示器等。
早期的機載領航設備是簡易磁羅盤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開始在飛機上安裝可鏇轉的環形天線,用來測量飛機相對於地面電台的方位。20年代末期,出現一種可使飛機沿預定航道飛行的無線電領航設備──四航道無線電信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雷達領航設備和無線電領航設備發展較快,天文羅盤和六分儀等天文領航設備也得到較廣泛的套用。50年代以來,自備式領航設備日益受到重視,尤其是慣性領航設備和都卜勒領航設備,已發展成為現代飛機的主要領航設備。無線電領航設備的作用距離增大,準確性和自動化程度有很大提高。為了取長補短,還採用了以慣性領航設備為主,由兩種或多種領航設備組成的組合領航系統。衛星領航設備的研製工作,也取得了顯著進展。
展望未來,慣性領航設備和衛星領航設備的發展,仍將處於優先地位。慣性領航設備將採用雷射、靜電及其他先進技術,並逐步用高速、大容量微計算機取代慣性平台。衛星領航設備將著重解決全球領航和連續提供飛機位置參數的問題。隨著分散式微計算機系統和數字多路傳輸技術的發展,領航設備將與其他機載電子設備逐步實現綜合化。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