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空無別:甘丹耳傳上師瑜伽法之不共導引口傳訣要

樂空無別:甘丹耳傳上師瑜伽法之不共導引口傳訣要

戊一、觀修處所 戊二、供養上師本尊法 戊一、共道修心法

圖書信息

作 者:欽則·阿旺索巴嘉措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宗教文化出版社ISBN:9787802542334 出版時間:2010-02-01 版 次:1 頁 數:828 裝 幀:精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宗教 > 佛教

內容簡介

《樂空無別:甘丹耳傳上師瑜伽法之不共導引口傳訣要》共分三篇和附篇:上篇“上師無上樂空無別供養法導引”、中篇“兜率上師相應法”和下篇“六座上師瑜伽”,介紹三種上師瑜伽法,詳、略、側重各有不同,歸類合冊能起到互補參照的作用,方便掌握修行扼要;附篇為“漢藏對照儀軌集珍”。

目錄

自序
上篇:溫薩耳傳《深道上師無上供養法》之不共口授導引
第一章 導論
甲一、本法之作者與源流
乙一、本法之撰造者
乙二、經教遠傳
乙三、不共近傳
甲二、本法之殊勝
甲三、實修備要
乙一、不離聞思
乙二、成辦順緣
乙三、明觀修總、別次第
丙一、觀緣之總綱
丙二、與道次第依師法相屬之事理
丙三、與本尊法合修次第
丙四、詳略差別
丙五、觀修差別
第二章 正說實修教授
甲一、各段之體性(共性)如何作
乙一、前行
丙一、總體前行
丁一、修正等起(動機)
丁二、皈依發心
戊一、觀皈依境
戊二、憶念皈依因而皈依
戊三、“以果為道”發心
戊四、觀修四無量
戊五、觀修差別發心法
丙二、特別前行
丁一、自生本尊
戊一、收攝皈依境
戊二、剎那生起本尊
丁二、淨治情器法
丁三、供物加持
戊一、內供加持
戊二、外供加持
乙二、正行法
丙一、觀資糧田上師諸尊法
丁一、明顯觀上師本尊法
戊一、觀修處所
戊二、觀主尊
戊三、觀眷屬諸神
丁二、迎請智尊融人無別法
丙二、供養七支曼茶羅
丁一、供養上師之意義
丁二、供養上師本尊法
戊一、獻沐浴
戊二、頂禮
戊二、供養上師本尊法
戊三、懺悔等支分
丙三、以虔誠之信心祈請
丁一、由思惟功德與過患生起敬信心,並由名咒策勵其相續之祈白法
丁二、由思惟功德並隨念恩惠而作祈白
戊一、由憶念功德修根本淨信
戊二、由憶念恩德而祈白
丁三、由稱頌外、內,密及真實性功德作祈白
戊一、由稱頌外功德作祈白
戊二、由稱頌內功德作祈白
戊三、由稱頌秘密功德作祈白
戊四、由稱頌真實性功德作祈白
丁四、由“安橛祈請”而受三摩地四灌頂法
丙四、以速修法於顯密圓滿道體次第持誦修心並祈求加持
丁一、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法
丁二、依止後如何修心
戊一、共道修心法
戊二、不共金剛乘修學法
乙三、結行
甲二、各段界限(座間)如何作
中篇:《兜率上師相應法》明晰導引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兜率上師相應法》導引正文
第三章·彌子瑪閉關修法導釋
下篇:《六座上師瑜伽法》略釋
附篇:藏漢對照儀軌集珍

前言

拙著將結集之際,弟子詢以何名冠於書首?我思考良久,示以“樂空無別”四字。有疑問者謂,坊間“樂空”二字之著作多矣,可否另換書名?衲意則認為無妨,藏文論著中“迭東耶美”四字俯拾皆是,似已成甘丹法流在描述無上部妙旨時之專用、貼切用詞,而本論亦為闡述自宗意趣之作,循例用之當極合理。又如寂天菩薩所云:“昔未曾說此中無,聲律善巧吾非能。”上師瑜伽法於漢地已得到普遍重視,諸多善識作有註解,我所作者,無非是應請依教而說,並無任何新奇之論點,僅為對近年授課講義所作之小結而已。
然則,“樂空無別”之大意云何?差強以喻引申言之曰:世法之變幻,如海面波濤,洶湧澎湃;真如之法性,如無垠深海,恆久澄寂。筆者此刻之思緒,亦如海潮般難以平靜,回首歲月,雖有幸尚能僭稱佛徒,於善法亦稍有覺受,然師佛、眾生之恩,無刻不思酬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