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柳皮

槓柳皮

槓柳皮 (Periploca sepiumBge)又叫羊奶子、北五加皮、羊角桃、羊桃等,屬蘿摩科槓柳屬纏繞灌木。其特性為喜光、耐旱、耐寒、耐鹽鹼。根系分布較深,常叢生。初期生長徑直立,後漸匍匐或纏繞。主要分布在西北、東北、華北地區及河南、四川、江蘇等省區。根櫱性強,常單株栽後不久即叢生成團。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是優良的固沙、水土保持樹種。

概述

五加皮系五加科植物五加(AcanthopanaxsPinosum Miq.)的根皮,本草備要載:五加皮能祛風濕,壯筋骨,順氣化痰。中醫常用其作為除濕藥,以治療各種風濕性疼痛。而中藥店常用價廉的槓柳皮代替五加皮,稱之為北五加皮。

槓柳皮乃幕摩科植物槓柳(periploea sePiumBunge)的根皮。國產槓柳皮的成分未見報告,但產於希臘的么種同屬植物Periploea graeea L.中含有二種強心貳Periplocin。國產槓柳皮據櫻利彬等即證明:其毒性很大。又據李章文、哭熙瑞和呂富華等[3]報告:其中含水溶性很高的強心性物質。由於槓柳皮的毒性甚強,是否有作為五加皮代用品的價值是值得研究魄故我們對此周題進行了初步藥理研究,主要是觀察對神耙系杭的影響,以便推斷其有無壯筋骨、祛風濕的作用。 材料來源及製備 本實羲所用之槓柳皮系自本市藥材公司購得,櫻青島市藥椽所鑑定為槓柳的根皮和董皮之混合物。 下列各種製劑都用槓柳皮粉製成: 1.槓柳配—用40另乙醇按滲渡法製成。

信息

中文學名: 槓柳
拉丁學名: Periploca sepium
別稱: 羊奶條,山五加皮、香加皮、北五加皮
界: 植物界
科: 蘿藦科
屬: 槓柳屬
【中藥名】香加皮

【蒙藥名】義滿一額畢日

【別名】北五加皮、羊奶條

【學名】Periploca sepium Bung. [蘿藦科]

形態特徵

蔓性藤本,長達l米,除花外全株無毛。
主根圓柱形,外皮灰棕色,片狀剝裂。葉對生,革質,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5—8厘米,寬l一2.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側脈多數;葉柄長2—5毫米。二歧聚傘花序腋生,有花數朵,花直徑1.5—2厘米;花萼5裂,裂片卵圓形,邊緣膜質;花冠輻狀,紫紅色,5裂,裂片矩圓形,長約7毫米,中央加厚部分紡錘形,裡面被長柔毛;副花冠環狀,10裂,其中5裂延伸呈絲狀,頂端彎鉤狀,被柔毛;雄蕊5,著生在副花冠裡面,花葯粘連包圍柱頭。蓇葖果雙生,長圓柱形,長8-11厘米,兩端漸細尖;種子多數,頂端具種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

生於黃土丘陵、固定或半固定沙丘。

分布

除東北北部的全國各地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區北部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南部暖帶落葉闊葉林區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

入藥部分

根皮入中藥。

莖枝入蒙藥。

採集加工 

中藥春、秋季採挖根,洗淨泥土,趁鮮用木棒敲打,剝取根皮,陰乾或曬乾,切段備用。

蒙藥春、夏季採收,除去雜質,曬乾,切段粉碎用。

藥材鑑別性狀

根皮呈捲筒狀或槽狀,少數呈不規則的塊片狀,長3-10厘米,直徑l一2厘米,厚2—4毫米。外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栓皮鬆軟常呈鱗片狀,易成片剝落;內表面淡黃色或淡黃棕色,較平滑,有細縱紋。體輕,質鬆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黃白色。有特異香氣,味苦。

莖枝呈圓柱形,灰褐色或黃褐色,有光澤,具細條紋,枝上有圓點狀突起的皮孔。質硬而脆,易折斷。氣微,味苦、澀。

根皮以皮厚、香氣濃者為佳。

鑑別

根皮粉末淡棕色。草酸鈣方晶少數,直徑9-20微米。石細胞長方形或類多角形,直徑24—70微米。乳管含無色油滴狀粒。木栓細胞棕黃色。多角形。澱粉粒甚多,單粒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3—11微米;復粒由2—6粒組成。

化學成分

莖皮和根皮含十餘種甙類化合物,已知結構的有強心甙槓柳毒甙(Periploca,即Glycoside G)、皂甙槓柳甙K(Glycoside K)、H、E、α-香樹酯醇(α-Amyrin),β-香樹酯醇(β-Amyrin)、α-香樹酯醇乙酸酯、β一香樹酯醇乙酸酯、4-甲氧基水楊醛、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等。

藥理作用 

槓柳皮製劑(用乙醚及乙醇提出之水溶性物質)使在位蛙心停止於收縮期,在位貓心臟收縮力增強、血壓上升,衰竭之貓心(心肺裝置)每分輸出量增加。皮的提取物乙(氯仿,乙醇提取)於在位貓心及心電圖實驗亦證明具有一般強心甙作用。槓柳酊、槓柳溶液均表現中樞興奮,此作用可能由其揮發性成分而引起。在臨床上,強心的同時尚有利尿作用。此外,槓柳皮尚有殺蟲作用。

性味功能 

中藥味辛、苦,性溫。有毒。祛風濕,強筋骨,強心利尿。

蒙藥味辛、甘,性涼。有毒。清熱解毒,祛“希日烏素”。

主治

中藥治風濕痹痛,腰膝酸軟,心悸,氣短,腳腫,小便不利。

蒙藥治毒熱,隱熱,血熱,“希日烏素”熱,陳熱。

用量用法

中藥3—9克,水煎服,或入酒、丸散劑。

蒙藥多入丸散湯劑;外用適量,作藥浴。編輯本段使用注意

該品有毒,內服不可過量和過久。

藥物用法

該品為蘿蘑科植物槓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乾燥根皮。春、秋二季採挖,剝取根皮,曬乾。

性狀

該品呈捲筒狀或槽狀,少數呈不規則的塊片狀,長3~10cm,直徑1~2cm,厚0.2~0.4cm。外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栓皮鬆軟常呈鱗片狀,易剝落。內表面淡黃色或淡黃棕色,較平滑,有細縱紋。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黃白色。有特異香氣,味苦。

鑑別

⑴該品粉末淡棕色。草酸鈣方晶少數,直徑9~20μm。石細胞長方形或類多角形,直徑24~70μm。乳管含無色油滴狀顆粒。木栓細胞棕黃色,多角形。澱粉粒甚多,單粒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3~11μm;復粒由2~6分粒組成。

⑵取該品粉末10g,置250ml燒瓶中,加水150ml,加熱蒸餾,餾出液具特異香氣,收集餾出液10ml,分置二支試管中,一管中加1%三氯化鐵溶液1滴,即顯紅棕色;另一管中加硫酸肼飽和溶液5ml與醋酸鈉結晶少量,稍加熱,放冷,生成淡黃綠色沉澱,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強烈的黃色螢光。

⑶取該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置25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搖勻,量取1ml,置2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 A)測定,在278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⑷取該品粉末2g,加甲醇3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4-甲氧基水楊醛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冰醋酸(20∶3∶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二硝基苯肼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甲醇-水-醋酸(70∶30∶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8nm。理論板數按4-甲氧基水楊醛峰計算應不低於1000。

內標溶液的製備 精密稱取對羥基苯甲酸丁酯適量,加60%甲醇製成每1ml含6mg的溶液,即得。

測定法 精密稱取4-甲氧基水楊醛對照品適量,置棕色量瓶中,加60%甲醇使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精密量取該溶液4ml、內標溶液2ml,置25ml量瓶中,加60%甲醇至刻度,搖勻,吸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另取該品粗粉250~500mg,60℃乾燥4小時,精密稱定,置50ml燒瓶中,加60%甲醇15ml,加熱回流1.5小時,濾過,濾液置25ml量瓶中,用60%甲醇洗滌容器,洗液濾入同一量瓶中,精密加入內標溶液2ml,加60%甲醇至刻度,搖勻,用微孔濾膜(0.5μm)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吸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按內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即得。

該品於60℃乾燥4小時,含4-甲氧基水楊醛(C8H8O3)不得少於0.20%。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曬乾。

性味與歸經

辛、苦,溫;有毒。歸肝、腎、心經。

功能與主治

祛風濕,強筋骨。用於風寒濕痹,腰膝酸軟,心悸氣短,下肢浮腫。

用法與用量

3~6g。

注意

該品有毒,服用不宜過量。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