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益友能源化工技術學校

榆林益友能源化工技術學校

榆林益友能源化工職業學校創辦於2006年,是教育部門批准成立的一所重點學校。具有普通高中、職高、職業技術等教學資格的綜合院校。我校學生生源來自於陝西、甘肅、寧夏、山西、內蒙古等地區,為廣大學生升學、就業提供了優質保障,贏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

學校擁有十餘年辦學歷史,打破傳統“高壓灌輸”式教育理念,根據青少年心理成長軌跡,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一對一個性化教學,在校期間階段性為學生開展“學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青少年精英成長計畫”等一系列課程。以便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克服消極性格和改變不良習慣,更好的促進學習成績和就業擇業綜合能力的提升。

中文名:榆林益友能源化工學校
外文名: Yu Lin Yiyou energ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school
校訓:嚴謹求實,勤奮進取
創辦時間: 2006年10月
類別:私立
主管部門: 榆林市教育局、榆林市勞動局
所屬地區: 中國陝西 榆林
主要院系:職業技術教育培訓
地點: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金雞灘上河村210國道旁)
目錄
學校概況
榆林益友能源化工技術學校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能源重化工基地——榆林市,創建於2006年,隸屬於榆林益友教育集團,被譽為“塞上駝城明珠”、“陝北職業技術教育的後起之秀”和“榆林市就業最牛學校”。學校是榆林市教育局和勞動局批准成立的一所重點職業技術學校,地處市區北郊金雞灘西南榆神公路旁,占地126畝。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校內服務設施齊全,有整潔衛生、寬敞明亮的學生餐廳、校園網咖、學生超市、理髮部、校衛生室、洗浴中心和行動電話繳費處。目前我校長期班在冊學生1328人,短期班學員416人。
社會價值
學校堅持“重基礎、重育人、重技能”的教育理念,“為企業培養優秀學生,為學生提供優秀企業”的辦學目標和“市場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思想,突出為陝北地區乃至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服務,為求學者服務,著力培養綜合素質高,職業能力強,在生產第一線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學校教學設施先進,擁有100多台(套)實訓設備,多個校外實訓基地。現開設採礦技術、礦山機電、化工工程與工藝、機電一體化、熱能動力工程、電廠熱力設備、幼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裝載機、挖掘機、叉車、汽車駕駛等特色專業。學校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遵循“結構最佳化、特色鮮明”的原則,緊密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圍繞創建化工工程與工藝、電廠熱力設備、礦山機電等骨幹專業和省級重點職業技術學校的主題,打造自己的辦學特色與專業特色。經過多年的創新與發展,已成為陝北地區重要的能源化工類人才培養基地和人力資源基地,為榆林市和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各大企業輸送了大量優秀的適用型人才。學校短訓部已成為陝北地區最大最具實力的裝載機挖掘機教育培訓基地。學校高薪聘請名師執教,採用全程上機實踐訓練,理論貫穿於實踐的教學方式,高質量、高效率的培訓。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經過多年的發展,學校已經建立了一支品德優良、學識豐富 、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學校建校以來一直把為老師創設氛圍,搭建平台,尋找機會,助其發展作為學校的重要工作。在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加快“骨幹教師、雙師型”隊伍建設方面,學校積極為教師搭建平台,前後選派4名優秀教師參加教育部組織的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增強教學骨幹力量。學校還利用“每學期舉行教師賽講、每月舉行教學交流會和班主任交流會、每周領導聽課和評課”等機制,提高教學水平,讓老教師煥發活力,讓年輕教師快速成長。學校現有專業教師57人,其中大學學歷以上者占90%。學校立足學生渴望學好一技之長的實際,培養學生在就業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專業技能。按照“精細化管理”的思路,積極推動教學方法、手段、成績考核及教材的改革。培養實際動手能力,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按照“文化課分層教學,專業課實踐教學,素質課活動教學”的思路改革課程教學。在課程設定上,學校將專業課與基礎課相結合,在教學上重點開展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為主的實踐教學。在教學模式上,學校積極探索校企結合的實踐性教學,先後推行了“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模組教學法”等教學模式。特別是學校創新引入的“項目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套用,成為學校獨特的辦校風格。2009年9月我校開始的“項目教學法”進一步促進和推動了我校教學改革的深入。
學校以培訓全日制中職學生為主,兼辦成人高等教育。學校積極開展校校合作辦學,與榆林學院(中文系、能源工程學院和化學與化工學院)、山東煤炭高級技工學校山西汾西煤化技師學院和陝西省彬縣職教中心等建立合作關係,定期交流,互相借鑑,共同發展。學校與內蒙古工業大學西安科技大學陝西教育學院等省內外知名大學合作,開辦在讀大專教育。學校成人教育頗具規模,成績喜人。學校國中學歷的學生畢業時有60%拿到大專畢業證書,高中學歷的學生畢業時有92%拿到大專畢業證書,為將來的就業、升職、漲工資提供保障。學校辦學做到了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並存,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並重,全日制辦學與業餘教育、短期培訓、合作辦學並舉.
近年來,學校面對初高中畢業生減少的情況,大膽改革招生方式,在辦學形式及辦學層次上也做了相應改革。為提高學校辦學質量,學校採取了以就業帶動招生的思路,擴大宣傳招生範圍和質量,增強核心競爭力,接納儘量多生源;以同企業聯合辦學,實行“訂單”培養和工學結合的辦學形式來提高學校的辦學層次和社會影響力。學校創辦伊始,生源地以榆林地區為主,占到95%以上。隨著學校宣傳的深入和影響的擴大,這幾年生源地漸漸發生著變化,由榆林向延安發展。從2009年開始,生源地擴展到關中地區山西省呂梁地區及保德甘肅省慶陽地區,寧夏吳忠市鹽池縣,逐漸形成以榆林為中心向周邊地區輻射。學校生源地遍及“四省區”的局面基本形成,開始進軍全國。
在就業方面,學校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先後為學生提供省內外30多家就業企業。學校每年定期召開一至二次就業研討會,每年都引進10多家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舉行校園專場招聘會,安排學生上崗實習、就業。學生就業安置率連年保持在95%以上。學校還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辦學,與晉陝蒙寧地區16家大型企業實行校企合作,定向培養員工,直接為企業培養人才,80%的學生均提前一年就業,月薪2600—6800元,就業學生滿意,企業反映良好,得到社會一致好評。合作企業有國企中煙臨礦集團、內蒙古世林化工鄂爾多斯羊絨集團、鄂爾多斯電力集團、鄂爾多斯化工集團、內蒙億利資源集團、內蒙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內蒙伊東集團、山西凌志集團、麻黃梁工業區基泰陽光、神木錦界天元化工等,其中幼師委培協定有榆林市婦聯幼稚園、東升幼稚園、七巧板幼稚園等幾家大型幼稚園。近年來,我校為鄂爾多斯羊絨集團輸送了不少優秀人才。為進一步促進校企合作機制,以人才培養的實際成效來實現校企雙方的互利共贏模式。2010年10月鄂爾多斯羊絨集團人力資源處處長張慧平代表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向我校捐贈了180萬元的設備,在我校建立樣板工廠,目前實習工廠已經完成全面的安裝調試,具備實習生產條件,實現校企合作的無縫結合。這是我校辦學歷史上的一件大事,開啟我校校辦工廠的歷史,意義重大。學生不出校園,就可以親身體驗工作的環境及操作的流程,對部分家庭困難的學生提供了勤工儉學的機會,既能鍛鍊自己,提高動手能力和協調能力,又可以拿到勞動報酬,貼補自己的生活所需。我校已經成立項目辦,專門負責校辦工廠業務,將來還要再建設幾個,探索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學校校企合作典範——央企國企強強聯手合力打造的現代化內蒙古上海礦區首批定向委培學生105人於2010年9月正式上班,一線採掘年薪94000元,二線輔助工年薪52000——66000元,繳納五險一金;2011年我校與山西凌志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定,凌志集團委託我校定向培養120名學生,並且學費由凌志集團承擔。這是我校就業新思路的成功實踐,即“企業交學費,就業有保障”。近年來,幫助兄弟學校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截止2011年6月份,我校先後為兄弟學校就業學生達到3200多人次。2011年4月,我校被榆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評為“2010年度就業培訓先進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