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琳[湖北省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楊曉琳[湖北省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楊曉琳[湖北省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曉琳,女,祖籍山東。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本科,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供職於湖北省襄陽市書畫院任副院長兼黨支部書記。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湖北省作協會員,湖北省書協主席團委員、理事、評審委員,湖北省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襄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襄陽印社副社長,省青聯委員,第九、十、十一、十二屆政協委員,襄陽市十大傑出青年。

基本信息

藝術簡介

楊曉琳,女,祖籍山東,湖北省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楊曉琳藝術風采和書法作品 楊曉琳藝術風采和書法作品

書法作品曾入展全國第四屆書法篆刻展,三、四、 六、七、八屆中青展、

首屆行草書大展,全國婦女書展,中日婦女書展,中韓書法作品展,中國新加坡百花書展、 首屆台灣大陸名家書法邀請展、中國書協成立十周年書法作品展、 二000年全國書畫家新作大展、首屆國際青年書展、全國篆刻印社聯展等。榮獲中國敦煌書法精品獎、中國書協主辦的首屆國家書聖杯大獎賽銀獎、僑鄉杯書畫大賽一等獎。榮獲中國文聯、中國書協百傑書法家稱號,曾在《中國書法》、《書法》等專業報刊作專題介紹,《書法之友》雜誌曾舉辦楊曉琳書法作品高級研討會,傳略被收入《中國書法年鑑》等辭書,還撰寫了近二十多萬字的藝術散文,書法作品被中外二十多個國家美術館收藏,1996--1998年隨中國書協女書法家代表團出訪日本、新加坡進行書藝學術交流。2004年4月應韓國書藝家協會邀請參加韓-中名家青年書法展開幕式以及學術研討會。

藝術評論

聶成華評楊曉琳:

楊曉琳的功夫都在帖上,優美、壯美兼收,學王羲之、顏真卿、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王鐸等等,試圖放縱與嫻雅並修,雄健與清秀互動,但欣賞她的作品,還是在骨子裡現出了清新文雅。

楊曉琳臨王羲之書法比較成功,細部勾勒很巧妙,她是個有耐心、細緻的人,對王書的優美也較敏感。相比之下,她臨寫顏真卿《祭侄稿》則乏蒼茫、樸厚之質。明人湛若水認為:“不難於華而難於朴,不難於巧而難於拙”,楊曉琳可以把字寫得很漂亮,但樸質一路者她就顯得難以勝任。明人袁宏道稱:“物之傳者必以質,文之不傳,非曰不工,質不至也”。其書法文多而質少。

潔淨是楊曉琳書法作品中的一大特點。用筆乾淨利落,清麗俊朗,造型亦求美觀大方,不效顛倒淋漓狀。其中以黃庭堅、米芾體的創作為優,長線條的牽連使使轉暢快,卻又不失清潔簡淨。從筆調上來看,是不如孫曉雲、胡秋萍老練痛快,顯得稚嫩,有時還不那么到位,把握不那么準。但是從頭至尾行筆的從容自如,如蝶穿花,優遊自在。她嘗試將黃、米二家融合,還未見成功。有的純然黃體筆調,有的則米家體勢,從單字看都甚可觀,合於一篇就有湊合之嫌了。曉琳還需要長久地磨合之功,增損調節,才可能協調和睦起來。

楊曉琳的小字行草要比大字精到,寫大字總有些勉強的味道而顯得虛弱。小字顯示了書寫時的定力、定心,特別是字數繁多的篇章,在她筆下平穩地構成,沒有緊迫和急切。她很注意篇幅內部的留白,不論字多字少,都有充分的餘留。但是小楷卻流露出不少弊病,以多取勝這是小楷的通例,但不受看。小楷似乎走趙孟 一路,結體欠缺較多,筆畫一味伸長而不計斂約,舉個例子,在《青在堂畫蘭淺說》中,有“枝以及叢枝各以類從”字樣,一溜下來的捺筆都是只伸不斂,極大的雷同就了無韻致,只是許多字的堆砌。從小楷至行草都有一種求正的風氣,奇態較少,跌宕不足。情調控制得多了,筆下就有一些受制。清人潘德輿稱:“任舉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托出毫素,百世之下,如在目前,此‘達’之妙也”,曉琳之書,還是情、意未“達”,顯得單薄一些。

楊曉琳在書寫過程中,還是以求穩為主,無論是速度或筆墨,大多如此,因此看一篇作品尚覺不錯,賞心悅目,再多讀幾篇,就有過於平坦、不振的感受。究其原因,就是墨氣、速度、提按許多方面都過於均勻所致。這么書寫容易寫好、寫完整,但是波瀾不興過於持平就缺乏動感。金聖歎稱:“於一幅之中,而一險初平,驟起一險,一險未定,又加一險,真絕世之奇筆”。文如看山不喜平,書法也是如此,應該在速度的快慢上、提按的輕重上、墨色的潤枯上,提高它們的比例,使之比照更為鮮明一些,鮮明使差異加大了,差異的出現,在視覺上有如漣漪泛起,通篇便有相激互動之美。

楊曉琳在通篇的運動中顯得不溫不火,看起來是一個優點,即敗筆少,不狂野雜亂,卻也應該根據不同內容、幅式多些變化,當溫則溫,當火則火,都溫溫吞吞就難以傳達不同的意緒。司空圖稱:“登彼太行,翠繞羊腸,杳靄流玉,悠悠花香”,他說的是寫詩的委曲。曉琳的書法有一種直白,什麼都展開坦露了,應該多一些曲折,曲徑通幽,引起觀者探究的興趣,有形更需有味支撐方能長久。

如果有人問:“楊曉琳的書法風格為何”?還真是難以回答。所涉甚廣,琳琅滿目,吸收能力強,多體皆能臨寫,卻還未能整合融會。以後理應在文質的追求上更加重視質的吸收與體驗,儲存和沉澱。

書畫賞析

楊曉琳作品欣賞 楊曉琳作品欣賞

選錄

楊曉琳書畫作品 楊曉琳書畫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