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光[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

楊曉光,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農業氣象系教授、博導,中國農學會農業氣象分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分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學會立體農業分會 常務理事。

人物介紹

楊曉光,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農業氣象系教授、博導,中國農學會農業氣象分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分會常務理事。

人物經歷

1994.9-1998.7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系耕作與栽培專業,獲農學博士學位

1990.9-1993.7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氣象系農業氣象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1986.9-1990.7 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氣象系農業氣象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

2005.12-至今 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教授

2004.10-至今 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博士生導師

2000.1-2005.12 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副教授

1995.7-2000.1 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講師

1993.7-1995.7 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助教

2010.4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工業組織 土地和水研究所,學術交流

2009.12墨西哥國際小麥玉米改良中心,學術交流

2007.9 美國UC-Daweis 大學,學術交流

2005.2 訪問國際水稻研究所,學術交流

2004.11訪問國際水稻研究所,學術交流

2003.9 訪問印度國家農業研究中心,學術交流

2002.3 訪問國際水稻研究所,學術交流

1995.1 訪問日本東京農業大學,學術交流

教學工作

博士研究生學位課《氣候資源利用與農業減災研究進展》

碩士研究生學位課《氣象學研究進展》

本科生專業課《農業氣象學原理與方法》

社會兼職

中國農學會農業氣象分會 常務理事

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分會 常務理事

中國農學會立體農業分會 常務理事

研究領域

氣候變化對耕作制度、作物生產體系的影響與適應

氣候變化與農業氣象減災

農業氣候資源利用與農業系統模擬

科研項目

在研項目

全球變化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973)項目“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系統的影響機理及適應機制研究”負責“氣候變化對糧食作物種植界限與作物布局影響及適應機制(2010-2014)

國家高新技術項目(973)項目 “主要糧食作物高產栽培與資源高效利用的基礎研究”負責“華北和東北區域作物高產高效資源限制因素研究”(2009-2013)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應對技術研究”負責“種植制度對氣候變化適應性研究”(2009-2013)

科技部基礎性工作專項“農業氣候資源數位化圖籍”水分卷負責人(2008-2012)

完成課題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現代農作制模式構建與配套技術研究與示範”負責“氣候變化對種植制度影響”研究,(2008-2010)。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大項目“農業重大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調控技術研究”中“南方季節性乾旱防控技術研究”(2006-2010),課題副主持。

國家高新技術項目(863)重大課題“精準農業生產設計與管理決策模型技術研究”中負責“基於氣候背景玉米最佳化灌溉決策模型”(2006-2010)。

國家高新技術項目(863)重點課題“基於作物生命健康需水的非充分灌溉技術”中負責“華北平原作物水分-經濟-生態模型與非充分灌溉模式”專題(2006-2010)。

948項目“節水型農作制度關鍵技術引進與創新”中負責“北方節水型種植制度資源與水分利用基礎參數研究”專題(2006-2010)。

國際合作項目“Developing System of (sub-) Tropical Aerobic Rice in Asia”(2005-2007)。

863重大專項“區域節水型農作制度與節水高效旱作保護性耕作技術研究”(2003-2005)

國家科技攻關項目“華北經濟區現代化城郊農業發展模式與技術研究”(2001-2004)

跨越計畫專題“苜蓿生態適應性和區劃指標研究”(2001-2003)

北京市項目“北京市抗旱預案”(2001-2002)

國家防訊辦“國家抗旱預預案”(2003)

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河北藁城持續高效農業研究”(1998-2000)

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華北平原節水農業套用基礎研究”(1993-1997)

國家自然基金項目“農田二氧化碳濃度倍增效應與水分耗散的抑制”

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作物與水分關係研究”

學術論著

著作

楊曉光、李茂松、霍治國,《農業氣象災害及其減災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楊曉光、於滬寧,《中國氣候資源與農業》,氣象出版社,2009。

《20世紀中國自然科學回顧 農業卷》副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於滬寧、楊曉光,《珍惜自然資源》,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

論文

代姝瑋, *楊曉光, 趙孟, 李勇, 王文峰, 劉志娟. 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農業氣候資源變化Ⅱ.西南地區農業氣候資源時空變化特徵. 套用生態學報, 2011. 22(2), 442-452.

薛昌穎, *楊曉光, 陳懷亮, 馮利平, 王化琪, B.A.M Bouman. 基於ORYZA2000模型的北京地區旱稻適宜播種期分析. 生態學報, 2010. 30(24), 6970-6979.

李勇, *楊曉光, 代姝瑋, 王文峰. 長江中下游地區農業氣候資源時空變化特徵. 套用生態學報, 2010. 21(11), 2912-2921.

李勇, *楊曉光, 王文峰, 劉志娟. 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農業氣候資源變化Ⅰ.華南地區農業氣候資源時空變化特徵. 套用生態學報, 2010. 21(10), pp 2604-2614.

曲輝輝, *楊曉光, 張曉煜, 黃晚華, 李茂松, 李金雲.基於作物需水與自然降水適配度的湖南省防旱避災種植制度最佳化. 生態學報, 2010. 30(16), pp 4257-4265.

李勇, *楊曉光, 代姝瑋, 王文峰. 氣候變化背景下貴州省倒春寒災害時空演變特徵. 套用生態學報, 2010. 21(08), 2099-2108.

黃晚華, *楊曉光, 李茂松, 張曉煜, 王明田, 代姝瑋, 馬潔華. 基於標準化降水指數的中國南方季節性乾旱近58a演變特徵. 農業工程學報, 2010. 26(07), 50-59, (EI)

馬潔華, 劉園, *楊曉光, 王文峰, 薛昌穎, 張曉煜. 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華北平原氣候資源變化趨勢. 生態學報, 2010. 30(14), 3818-3827.

李勇, *楊曉光, 王文峰, 陳阜. 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可能影響 Ⅴ.氣候變暖對中國熱帶作物種植北界和寒害風險的影響分析. 中國農業科學, 2010. 43(12),2477-2484.

劉志娟, *楊曉光, 王文峰, 趙俊芳, 張海林, 陳阜. 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可能影響Ⅳ.未來氣候變暖對東北三省春玉米種植北界的可能影響. 中國農業科學, 2010. 43(11),2280-2291.

李克南, *楊曉光, 劉志娟, 王文峰, 陳阜. 全球氣候變化對中國種植制度可能影響分析Ⅲ.中國北方地區氣候資源變化特徵及其對種植制度界限的可能影響. 中國農業科學, 2010. 43(10), 2088-2097,

趙錦, *楊曉光, 劉志娟, 成迪芳, 王文峰, 陳阜. 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可能影響Ⅱ.南方地區氣候要素變化特徵及對種植制度界限可能影響. 中國農業科學, 2010. 43(09),1860-1867.

*楊曉光, 劉志娟, 陳阜.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可能影響 Ⅰ.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北界和糧食產量可能影響的分析. 中國農業科學, 2010. 43(02), 329-336.

劉園, 王穎, *楊曉光. 華北平原參考作物蒸散量變化特徵及氣候影響因素. 生態學報,2010. 30(04), 923-932.

趙俊芳, *楊曉光, 劉志娟. 氣候變暖對東北三省春玉米嚴重低溫冷害及種植布局的影響. 生態學報, 2009. 29(12), 6544-6551.

李艷, 薛昌穎, *楊曉光, 王靖, 劉園, Enli Wang. 基於APSIM模型的灌溉降低冬小麥產量風險研究. 農業工程學報, 2009. 25(10), 35-44, (EI)

Liu, Yuan, *Wang, Enli, *Yang, Xiaoguang, Wang, Jing. Contributions of climatic and crop varietal changes to crop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since 1980s.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10. 16(8), 2287-2299. (SCI)

劉志娟, *楊曉光, 王文峰, 李克南, 張曉煜. 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東北三省農業氣候資源變化特徵. 套用生態學報, 2009. 20(09), 2199-2206.

黃晚華, *楊曉光, 曲輝輝, 馮利平, 黃彬香, 王靖, 施生錦, 武永峰, 張曉煜, 肖小平, 楊光立, 李茂松. 基於作物水分虧缺指數的春玉米季節性乾旱時空特徵分析. 農業工程學報, 2009. 25(08), 28-34.(EI)

張建平, 王春乙, *楊曉光, 趙艷霞, 劉志娟, 王靖, 陳艷英. 未來氣候變化對中國東北三省玉米需水量的影響預測. 農業工程學報, 2009. 25(07), 50-55. (EI)

黃晚華, 薛昌穎, 李忠輝, *楊曉光. 基於作物生長模擬模型的產量預報方法研究進展. 中國農業氣象, 2009. 30(S1), 140-143.

李金華, *楊曉光, 曹詩瑜, 馬忠明, 肖金香, 陳阜, 李玉義, 邱建軍, 逄煥成, 任天志. 甘肅張掖地區不同種植模式需水特徵及作物係數分析. 江西農業學報, 2009. 21(04),17-20.

Changying Xue, *Xiaoguang Yang, Bas A. M. Bouman,Wei Weng,Qiuping Zhang, Weixiong Yan, Tianyi Zhang, Aji Rouzi, Huaqi Wang, Optimizing yield, water requirements, and water productivity of aerobic rice for the North China Plain, Irrigation Science, 2008,26:459–474 (SCI).

Changying Xue, *Xiaoguang Yang, Bouman B.A.M., Wei Deng, Qiuping Zhang, Jie Yang, Weixiong Yan, Tianyi Zhang, Aji Rouzi, Huaqi Wang,Pu Wang, Effects of irrig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aerobic rice in northern Chin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08 (SCI).

Tianyi Zhang,Jiang Zhu, Xiaoguang Yang,Non-stationary thermal time accumulation reduces the predictability of climate change effects on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8,148:1412-1418 (SCI).

Tianyi Zhang, Jiang Zhu, Xiaoguang Yang, Xiaoyu Zhang, Correlation changes between rice yields in North and Northwest China and ENSO from 1960 to 2004,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8,148:1021-1033 (SCI).

崔曉軍,薛昌穎,*楊曉光,楊婕,張秋平,王化琪,B.A.M.Bouman, 不同水分處理旱稻農田蒸散特徵和水分利用效率,農業工程學報, 2008,Vol.24 (4): 49-54.

薛昌穎,*楊曉光,鄧偉,張秋平,閆偉兄,王化琪,B.A.M.Bouman, 套用ORYZA2000 模型制定北京地區旱稻最佳化灌溉制度,農業工程學報, 2008,Vol.24 (4): 76-82.

劉志娟,*楊曉光,薛昌穎,張秋平,B.A.M.Bauman,王化琪, 華北地區旱稻產量適應性及耗水特徵分析,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8,Vol.16 (5): 72-76.

Xue Changying, *Yang Xiaoguang, Deng Wei et al. Study on yield potential and water requirement of aerobic rice in Beijing area based on ORYZA2000 model.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14-16 October, 2006, Beijing, China.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pp 435-451 (ISTP).

薛昌穎,*楊曉光,鄧偉,張天一,閆偉兄,張秋平,肉孜阿基,趙俊芳,楊婕,Bouman BAM,利用ORYZA2000 模型分析北京地區旱稻產量潛力及需水特徵,作物學報,2007,Vol.33(4):625-631.

張秋平, *楊曉光, 薛昌穎, 閆偉兄楊婕,張天一, B. A. M. Baum an, 王化琪,北京地區旱稻作物需水與降水的耦合分析,農業工程學報,2007,Vol.23 (10): 51-56.

B.A.M. Bouman, Yang Xiaoguang, Wang Huaqi,Wang Zhimin, Zhao Junfang, Chen Bin, Performance of aerobic rice varieties under irrigated conditions in North China, Field Crops Research,2006,97: 53–65(SCI).

Li Ju, Liu Yunfen,Yang Xiaoguang, Li Jun, Online English edi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journal, Ec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2006,Vol.26 (8): 2449-2456.

楊曉光, B.A.M. Bouman, 張秋平, 薛昌穎,張天一,許劍勇,王璞,王化琪, 華北平原旱稻作物係數試驗研究,農業工程學報,2006,Vol.22 (2): 37-41.

Yang Xiaoguang, B.A.M.Bouman, Wang Huaqi, Wang Zhimin, Zhao Junfang, and Chen Bin, Performance of temperate aerobic rice different water regimes in North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5, 74:107-122(SCI).

薛昌穎,*楊曉光, B.A.M. Bouman,馮利平,Gon van Laar, 王化琪,王璞, 王志敏,ORYZA2000模型模擬北京地區旱稻的適應性初探. 作物學報, 2005, 31(12): 1567-1571.

張秋平, *楊曉光,楊婕,王化琪,王璞,王志敏,B.A.M. Bouman,不同灌溉處理下旱稻光合生理特徵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旱地農業研究, 2005,Vol.23 (6): 67-72.

楊婕,*楊曉光,王化琪,王璞,B.A.M.Bouman,旱稻農田土壤水分變化特徵研究,中國農業生態學報,2005.Vol.13 (3)

易鵬,*楊曉光,馮利平,肉孜阿基,胡耀高,北京地區引種國外紫花苜蓿品種生態適應性的研究,中國農業生態學報,2004. Vol.12 (4)。

趙俊芳,*楊曉光,陳斌、王化琪,王志敏,B.A.M.Bouman,不同灌溉處理對旱稻根系生長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中國農業氣象,2004.Vol.25 (4)。

Yang Xiaoguang, B.A.M.Bouman, Wang Huaqi, Wang Zhimin, Zhao Junfang, and Chen,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aerobic rice in North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itions in Agriculture for Enhancing Water Productivity, 23-25 September,2003, Tamil Nadu,India.

Yang Xiaoguang, B.A.M.Bouman, Wang Huaqi, Wang Zhimin, Zhao Junfang, and Chen,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aerobic rice in North China plai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3,Vol.54.

劉海隆,楊曉光,王玲,重慶三峽庫區農業氣候變化研究,中國農業生態學報,2003,Vol.11(4)。

趙俊芳,*楊曉光,王志敏,王化琪,B.A.M Bouman,不同水分條件下旱稻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中國農業生態學報,2003,Vol.11(4)。

楊婕,*楊曉光,旱稻耗水特徵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進展,中國農業生態學報,2003, Vol.11(4)。

楊曉光,劉海隆,王玉林,於滬寧,華北平原夏玉米農田生態系統蒸散規律研究,中國農業生態學報,2003,Vol.11(4)。

楊曉光,劉海隆,於滬寧,夏玉米農田SPAC水分傳輸勢能及其變化規律研究,中國農業生態學報,2003,Vol.11(1)。

劉海隆,楊曉光,夏玉米水分脅迫判別指標研究,中國農業氣象,2002,Vol.23(3):22-26.

Yang Xiaoguang, B.A.M.Bouman, Wang Zhimin,Wang Huaqi, Crop-water relations in aerobic rice in North China. Water-Wise Rice Production 8-11,April,2002,Los Banos, Philippines.

B.A.M.Bouman, Yang Xiaoguang, Wang Huaqi, Aerobic rice :a new way of growing rice in water-short areas.12th International soil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 Conference, 26-31,May,Beijing,China.

Yang Xiaoguang, B.A.M.Bouman, Wang Zhimin,Wang Huaqi, Analysis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effecting factors of aerobic rice (Han Dao) under different water regimes in North China, International Rice Congress, 16-20,September,2002,Beijing,China.

B.A.M.Bouman, Peng Shaobin, Yang Xiaoguang, Wang Huaqi, The price of water-reducing water requirements in rice production through aerobic systems, International Rice Congress,16-20,September,2002,Beijing,China.

楊曉光,沈彥俊,張錄達,麥田水熱傳輸的控制效應及非線性特徵分析,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0,Vol.5(1)。

楊曉光,於滬寧,冬小麥、夏玉米水分脅迫監測系統,生態農業研究,2000,Vol.8(1)。

楊曉光,陳阜,宮飛,噴灌條件下冬小麥生理特徵及生態環境特點的試驗研究,農業工程學報,2000,Vol.16(2)。

楊曉光,陳阜,宋冬梅,華北平原農業節水實用措施試驗研究,地理科學進展,2000,Vol.18(3)。

楊曉光,李明等,夏玉米農田蒸散模型研究,持續農業理論與實踐,氣象出版社,2000。

楊曉光,李明等,華北平原最佳化灌溉決策系統研究,西北植物學報,2000,Vol.20(6)。

楊曉光,沈彥俊,於滬寧,夏玉米群體水分利用效率影響因素分析,西北植物學報,1999,Vol.19(6)。

楊曉光,於滬寧,土壤水分對夏玉米農田CO2通量和群體水分利用率的影響,農業工程學報,1999,Vol.15(3)。

楊曉光,於滬寧,夏玉米水分脅迫與反衝機制及其套用,生態農業研究,1999,Vol.7(3)。

楊曉光,沈彥俊,李俊,冬小麥農田群體水分利用率影響因素分析,旱地農業理論與實踐,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9。

楊曉光,於滬寧,農田生態系統二氧化碳通量與群體水分利用率研究,地理科學進展,1998,Vol.17(4)。

獲獎情況

2010屆 中國農業大學十佳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獎

2008屆 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百篇優秀畢業(設計)”優秀指導教師獎

2007年 中國農業大學優秀班主任標兵

2006年 中國農業大學師德標兵

2006年 中國農業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標兵

2006年 中國農業大學優秀班主任

2005年 中國農業大學優秀班主任

2004屆 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百篇優秀畢業論文(設計)”優秀指導教師獎

2004年 中國農業大學優秀班主任

2004年 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3年 中國農業大學校級優秀教師

2000年 中國農業大學優秀教師

1999年 中國農業大學教學一等獎

1998年 中國農業大學優秀班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