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玲[廈門大學中文系戲劇戲曲學專業副教授]

楊惠玲,女,廈門大學中文系戲劇戲曲學專業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基本情況

性別:女,

籍貫:湖南省桃源縣

學歷:1993年—1996年,就讀於廈門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2001年—2004年,就讀於南京大學中文系戲劇戲曲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職稱:副教授

職務:廈門大學中文系戲劇戲曲學專業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專業領域

(一)開設課程:

本科課程:古代文學史(元明清)、中國戲曲史、戲曲欣賞、戲曲創作、

京劇欣賞 《牡丹亭》導讀

研究生課程:崑曲研究中國戲曲史

(二)科研項目:

(1)明清江南家族文化和崑曲藝術;

(2)二十世紀戲劇理論和批評史;

(3)歷代《文苑傳》箋證。

(三)研究方向:

中國古代戲曲、戲曲理論、性別研究

科研成果

(一)著作:

《戲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研究》(專著),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

《明清江南望族和崑曲藝術》(專著),廈門大學出版社,2016年;

《明史˙文苑傳箋證》(合著,本人撰寫28萬字)鳳凰出版社2012年出版;

《20世紀中國戲劇理論批評史》(合著,本人撰寫16萬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

(二)代表論文:

《我國二十世紀之初的悲劇理論》,《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6期;

《論晚班家班興盛的原因》,《南京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1期;

《從明清家班的歷史經驗看當下崑曲的保護和發展》,《戲劇》2005年第1期;

《晚明餘姚孫氏、呂氏世家戲曲活動考述》,《藝海》2005年第6期;

《未刊行的清代家班演出本〈柴桑樂〉》,《中國崑曲論壇2005》蘇州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

《明清家班的藝術思想初探》,《藝術學科:讀解與構建》(《藝術學》叢刊第2卷第1輯),學林出版社2006年1月

《晚明紹興張氏世家戲曲活動考述》,《中國戲劇:從傳統到現代”》,中華書局,2006年;

《民間話語的表述和戲曲的回歸之路》,《戲曲藝術》2007年第1期;

《建構以舞台為中心的戲曲美學體系》,《戲曲藝術》2008年第3期;

《古代昭君戲的性別文化》,《戲曲藝術》2009年第2期;

《實用主義、民族主義和“歐化主義”——晚清戲曲改良運動的三個關鍵字》,《戲曲藝術》2010年第3期;

《古代和親劇的性別文化解讀》,《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10年第3期。

《曹寅家班考論》,《紅樓夢學刊》2011年第2期

《被忽視的尊體思想——論姚華的<曲海一勺>》,《戲曲研究》第82輯,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年4月;

《明清浙江鄞縣屠氏家族戲曲活動考論》, 《中國言語文化》創刊號(韓國中國言語文化學會),2012年2月;

《明清之際家樂演出北雜劇考論》 ,嚴相翼等編《中國東南方言與中韓文化》(中國語言與文化研究系列6), 韓國文化社,2013年2月

《論抗戰時期的兩種戲曲觀》,《戲曲藝術》2013年第2期;

《論抗戰時期的舊劇改革思想——以劉念渠為例《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第九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

《明清江南宗族祭祀演劇及其文化功能》, 《戲曲研究》第九十一輯,文化藝術出版社2014年8月;

《一場由易俗社引發的討論和抗戰時期的戲曲觀》,《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第十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

《明清浙江家族祭會演劇考論》,《戲劇藝術》2015年第1期;

《論明清戲曲創作的家族性》,《戲曲藝術》2015年第1期;

《論江南家族文化與崑曲藝術的互動》,《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15年第4期;

《明清江蘇私家曲藏初探》,《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

《明清江浙“四禮”演劇活動考論》,《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第十一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